谈信心
张宇理

本期我想跟大家谈谈信心。信心是甚麽呢?会不会一个人没有信心,却以为自己信心十足?

凡肉眼看不见的,人们觉得抽象的东西,就会使人容易自欺欺人。着名的童话故事《国王的新衣》里有两个大骗子,就是看准了这点,便玩弄心理把戏,要为国王缝制一件普通人不能看见的「新衣」,把国王和全国臣民,都玩弄在股掌之中。

信心是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有和没有,看起来好像一样。一个没有信心的人,很可能和故事里的国王一样,自以为大有信心。而旁人,因为听说他有信心,就像故事里的大臣民众,没把握说他有或没有,所以只好信以为真。

看不见的东西,叫人最没有把握。可是这些东西,如爱情丶亲情丶爱心丶仇恨丶贪心丶自私丶慷慨丶富牺牲精神丶邪恶丶阴险丶善意丶愚蠢丶智慧丶真理丶谎言等,都无时无刻不包围我们,伴着我们——不是只有灵界才看不见丶摸不着,换而言之,我们随时随地都有自欺欺人及被骗的可能。

圣经很着重看不见的事,但天父熟知人的心理,所以圣经里多次提醒我们慎勿自欺。例如:

自欺欺人可引起极严重的後果。世界大战丶文革十年浩劫丶自由世界今天的道德败坏丶治安不宁等,都起於误信谎言。然而,祸不止此,主耶稣说,有些自欺欺人,还会祸延死後。祂说:「凡称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阿,主阿,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麽?』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马太福音七21至23)为甚麽有这种情形呢?因为这些人一生都活在自欺欺人之中。更累事的是:瞎子领瞎子,一同掉在坑里,他们把人领进了地狱。(马太福音廿三14,十五14)

何谓信心?

究竟信心是甚麽?许多不明白信心的人,以为信心是迷信丶愚蠢,所以凡有信心的都是愚人。是这样吗呢?又有人以为信心是懒惰的代名词,所以信心就是不尽本分,守株待兔,坐着等候天降鸿福。是不是这样呢?还有人以为性格强丶和人争辩或向上帝祷告,都坚持己见的,就是大有信心的人。所以那些主观强丶执着多的人,都自动成了大有信心的人,是这样吗?

显然这不是圣经的教导。圣经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藉上帝(的)话造成的。」(希伯来书十一1至3)意思就是说:

第一,信心是基於真理,不是乱来,不是谎言胡言,乱信一通。信心是基於真理,和上帝的规律丶法则和旨意吻合,所以是可以成事的,即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肯定的,不会幻想成空,不会好像希特拉或自由主义者等,本来一片好心,希望为本国或人类带来幸福快乐,结果却适得其反,酿成巨祸。

第二,信心是越信越有把握,越信,越研究下去,就越发现所信的真实可靠,好比拿到了证据在手,所以「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假如你越信,越觉空泛,越信越不对劲,觉得怎麽不切实际,与事实不符?那你应当首先高兴感谢上帝,因为你现在发觉自己错了,还来得及改过,总好过走毕全程,才发觉自己一生都在自欺欺人那麽後悔莫及。现在碰壁,现在可以学习丶改过。不住碰壁,就不住反省丶学习丶更正。即使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你没有错,也一定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不然你怎麽会惊奇呢?不应当觉得「早在意料中」才是吗?现我们惊奇,即表示我们不知道,还可求知。

很多人常把复杂的人生过分简化,以为世事尽可归纳在「有神无神」丶「祂灵不灵验」丶「肯不肯帮忙」丶「能不能帮忙」,及「若不帮忙,必是残忍或不存在」等几句话内。但人生并不这麽简单。「有神」情况更形复杂。因为上帝主宰万有,伟大无比。宇宙间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规律,加上我们渺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无知,对上帝丶对宇宙,对整个人生和人际关系的结构运作,虽非一无所知,却是所知极少,远不若盲人摸象。何况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有可能误把冯京作马凉——即好像知道了一些甚麽,好像很接近真理了,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根本不是那麽回事。我们也可能「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加拉太书六3)。就是说,情况非常复杂,各种可能都有,并不是我们小小脑袋所想象的那麽简单。所以谦卑学习非常要紧。「知己」已不容易,要「知」这麽复杂的「彼」更没可能。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省丶改过。倘若从一个错误,跑到另一个错误(譬如从当初百分之一百坚信上帝一定会怎麽怎麽应允你的祷告,然後等到梦想成空,便来个大急转弯,百分之百肯定「上帝不可靠」或「不存在」),那便是一错再错,越错越远。

第三,就是信心是可以实践的,不是空话丶假话丶大话,不是行不通的理论。因为「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我们已有了许多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希伯来书十二1)

第四,就是信心使我们知道丶体验许多以前不能知道的事。例如:人怎能知道世界是怎麽造成的?那时我们都不在啊!但是藉着信,我们的知识领域便得以开拓,我们的视野丶时空,以致整个生命,都得着扩充丶丰富。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超越了原来的限制,超越了单靠五官感觉和头脑理性得来的知识,超越了物质界;我们心灵的眼睛被上帝开启,渐渐看到和体验好些从前看不见丶摸不着的世界里的事实真相和道理。

倘若你的信心没有叫你这样,没叫你长进,反倒让你好像一头困兽,觉得失去自由,很多束缚丶很大压力丶很痛苦,那麽,显然你的「信心」是死的。就如我刚才说过的,你应该高兴感谢上帝才是,因为你现在知道错了,就有机会反省丶学习和更正,不必一生自欺欺人。你应该全盘检讨自己的信仰。到底你信甚麽?为甚麽耶稣说:「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你却感到失去了自由?甚麽地方出了乱子?是不是你没有真的知罪悔改?(譬如「罪」真的这麽好,你悔改甚麽?)你所认识的上帝,是怎样的上帝?会不会误把冯京作马凉了?会不会盲人摸象,一知半解,却自以为知?会不会「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我们越碰壁,越证明需要学习。碰壁多了,越生气,越不耐烦,就证明不但需要学习真理知识,而且还需学习谦卑和忍耐!

亚伯拉罕的信心

圣经称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罗马书四11),他的信心很值得我们参考:

第一,「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上帝。」因此,「他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因信仍有指望」。「他将近百岁的时候,虽然想到自己的身体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经断绝,他的信心还是不软弱,并且仰望上帝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上帝。且满心相信上帝所应许的必能作成。」(罗马书四17至21)

为甚麽他能在事与愿违时仍信上帝呢?因为他知道他所信的是谁。约伯也是一样,他受了极大的苦,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但他不弃绝上帝,因为,据他自己说:「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我这皮肉灭绝之後,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上帝。我自己要见祂,亲眼要看祂,并不像外人。」(约伯记十九25丶26)

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为上帝受了许多苦,却不以为耻,他说:「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提摩太後书一12)这就是许多圣徒在大难和极大的伤痛後,仍坚信上帝的秘诀——因为他们信的是上帝,不是「灵验」,不是「意顺」。很多人以为自己相信上帝,其实没有信,只是相信「灵验」,相信「意顺」;等到不「灵验」,不「意顺」,便大失所望,信不下去。这是把灵验丶意顺,当作了上帝,误把冯京作马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第二,是亚伯拉罕信的,是上帝的诺言,不是自己的愿望。从「离开本地丶本族丶父家」,往上帝所「指示的地方去」,到万族因他得福,整个内容,都是上帝的应许。

很多人以为,信心是一个愿望,所以愿望有一个赐福保佑自己的神,即等於相信上帝。愿望越多,祈求越多,即表示信心越大;等到希望成为泡影,信心便也同时成了泡影。

亚伯拉罕好像并不是这麽执着己意,没有孩子吗?那生在他家中的,也可以成为他的後嗣(创世记十五3)。等到上帝说,不,「这人必不成为你的後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你的後嗣。」他和妻子便又再信再等。直等到夫妻俩都老了,老妻过了生育的岁数,他们仍不生气,没见有甚麽大反应,一点没显得「受不起这麽大的剌激」的样子。他们仍旧与上帝关系良好,仍旧心平气和,安息在上帝的计划中,没对上帝心如死灰。即使他们曾放弃了由老妻撒拉生育的念头,也没有不信,只想也许上帝要藉一个年轻的婢女给他们後裔——他们仍信,只猜错了上帝的方法而已。

终於等到了亚伯拉罕一百岁,上帝的时间到了,他们生下了一个儿子以撒,真个老蚌生珠;许多人听到这里,便要说:「哎嗳!我才不要这麽老生孩子。」接着就会告诉你,老来得子有甚麽甚麽不好……所以哩,一定要年轻生子。就是说:一定要照人的意见办事,人的看法就是最好的丶唯一好的——比上帝的安排更好,所以很怕上帝不照我们的主意办事,最怕上帝要我们依从祂的计划。这不是相信上帝哩!是信自己,是自大狂!不符合真理(实际)。所以,在这本来已崎岖的人生路上,我们心里又常添上许多烦恼挣扎,老觉意难平,老觉得「命不好」。

第三,亚伯拉罕的信,不是魔鬼式的「你走你的阳关路,我过我的独木桥」那种与上帝漠不相干的信(请参雅各书二19;马可福音五7)。他的信影响他整个人生──只因为上帝的承诺,此後亚伯拉罕的馀生就在异乡作客,支搭帐棚。连他的儿子丶孙子丶後人,世世代代都等候上帝把地赐予他们。圣经形容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希伯来书十一13至16)海枯石烂,他们的信心不死,不断影响他们整个人生的方向和生活方式,使他们不断经得起时间和难处的考验。

第四,就是他们的信,体现了「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这话。他们的信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可以实现的。虽然亚伯拉罕只得了一个儿子,他不能活到几百岁,眼看着子子孙孙开枝散叶,成为大族大国;但是,他这一个儿子不比寻常,是「从一个彷佛已死的人」生下来的,他不仅是一个儿子而已,他是上帝给亚伯拉罕的证据,让他知道上帝无所不能。即使日後他死了,看不见他的後裔,上帝还能实践祂的承诺。

第五,就是从亚伯拉罕的经验,我们发现,固然上帝可信,亚伯拉罕也有信心,但是即使大信如亚伯拉罕,也无法掌握上帝做事的方法和时间表。当初上帝答应亚伯拉罕,要使他的後裔成为大国,那麽——按人的想法,上帝该趁他妻子还年轻时,赶快让她多产,不然便来不及。可是上帝没这样做,等到撒拉渐老,机会日趋渺茫,他们就接受那生在他们家中的人,便是他们的後嗣。上帝说不,祂要给他亲生的。於是他们又推想上帝是让他们纳妾立後。谁知又猜错了。最後等到撒拉绝经,一切都太迟了,上帝的应许才忽然来临。

然後孩子渐长,满以为上帝整个诺言之实现,都系於这个宝贝儿子一身,上帝却忽然又叫亚伯拉罕把儿子献上。这是极令人吃惊的事。但是亚伯拉罕经得起考验——他知道他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的上帝。他信得没错,但他又猜错了,上帝没有照他的想法叫死人复活,当他正准备把儿子杀了献祭时,上帝差遣天使及时从天上制止,嘱他千万别杀害儿子。【也许上帝用这方法教育亚伯拉罕和他的後裔,让他们世世代代印像深刻牢记,即使献上最心爱的东西给上帝时,仍不可杀害儿子。因为从前有不少异教徒焚烧儿女献祭给假神,圣经多次记载,这事是上帝极为憎恶的。上帝严禁祂的子民染上这种邪风败俗。(请参希伯来书十一17至19;创世记廿二9至14;利末记十八21;申命记十二30至31,十八10;列王记下十六3,十七17,廿一6;耶利米书七31;以西结书十六20,廿26丶31;廿三37。)】无论亚伯拉罕和上帝关系多好,信得多正确,他仍无法测度上帝的方法和时间表。等到後来,亚伯拉罕的後裔终於成了大族,由约书亚领进应许地,成为大国,那时跟当初上帝向亚伯拉罕许诺的时间,已相距了四百多年!四百多年,真是不可思议!我们哪里能活着等?上帝诚然看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祂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就是说,祂是亚伯拉罕和他後代世世代代的神,祂是历史的主。

深哉,上帝丰富的智慧和知识,祂的判断何其难测,祂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祂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祂,使祂後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归於祂。(罗马书十一33至36)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viewpoint/viewpoint.aspx?id=smvp437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437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