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單中經歷主的恩典
爾彥
歸回故土
2019年,由於自身健康問題以及需要照顧年長生病的父親,我從跨文化工場退返創啟地區,轉眼已經五年多了。雖然是回歸故土,但由於母會不在這裡,我除了經歷一般轉換工場時常見的文化衝擊外,還面臨了更多複雜的挑戰和困難。
教會轉型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地封禁,大部分時間都只能在室內活動。我參與了一些線上課程的培訓和教學。同年,我老家的拆遷安置房在爛尾了六七年之後,傳來了可以收房的消息。終於能有屬於自己的住處,也可以離日漸衰老、體弱的父親更近一些(當時他與我大姊住在隔壁縣城)。2021年初,我回到了闊別35年的老家。這裡是我出生的地方,但因為幼年時僅隨外祖父母在此短暫居住,認識的人寥寥無幾,所以一切都需要從頭開始,重新建立人際關係。
然而,這也是神奇妙的帶領。我的老家是一個福音貧瘠的地方,信徒比例低,不到0.1%。而且因為資源少,當地信徒一直沒有得到好的牧養教導,同工也沒受過甚麼裝備,整體屬靈生命非常幼小,跟不信者沒多少差別,有的甚至更差。我因為是在國外留學時信主,後來又參與跨文化工場的服事,對老家的福音債一直甚感虧欠。恰逢當地一間二三十人的小型教會受到衝擊而分散聚會,我憑著多年來在宣教工場的學習與思考,向他們建議了初代教會的簡單教會復合網絡模式。在兩位負責同工的首肯下,我開始帶領他們在新的環境與形勢下進行轉型。就這樣,2022年我開始了在老家的教會服事,一晃已接近三年。
屬靈爭戰
雖然有讀過神學,但我之前並沒有太多教會牧養的經驗,現在突然接手了一個「問題多多」的教會,又面對特殊環境下的新模式探索,挑戰可謂層出不窮,屬靈爭戰也特別激烈。尤其是第一年,各種攻擊和攪擾一個接一個,讓我應接不暇,身心俱疲。一方面,弟兄姊妹的生命仍然幼小懵懂,日常大小事務和各種細節都需要我親自操心勞力,導致我常常透支自己的身體和休息時間。另一方面,教會領袖層也出現分歧,原本達成一致的共識與決定被推翻。轉型進行至五個月時,有一個小組長退出了,而且是以一種非常撕裂的方式離開。接下來的半年裡,我遭受了一波又一波的誹謗、攻擊和誤解,幾乎被批得體無完膚,猶如打成了篩子一樣。
最嚴重的一次,是遭到一位信任的同工毫無預警的背後傷害。他聯合眾人召集了一場針對我的「批鬥大會」。感恩蒙聖靈的提醒保守,我沒有出席那場聚會。據說場面就像以弗所的騷亂一樣,如果我當時在場,他們恨不得把我撕成碎片。這件事對我的衝擊很大,我感覺好像掉進了「土匪窩」,又像進入了狼群而不是羊群。面對如此潮水般的詆毀與中傷,我感到孤立無援,百口莫辯,只能默默承受。在憂愁悲憤中,我知道這一切的背後,其實是魔鬼的作為。牠試圖通過製造教會內亂與內耗,把我們新轉型的教會扼殺在搖籃中,而我首當其衝,成了箭靶子。
在我最灰心受挫的時候,聖靈安慰並提醒我,我所經歷的不正是我們的主曾經歷過的嗎?被人拒絕、厭棄、背叛、毀謗……相比主所受的,我所承受的實在微不足道。能夠經歷與主同走苦路,是我的榮幸和恩典,因為這樣能使我更加貼近祂。如此一想,我心裡豁然開朗,不再憤憤不平,也不再為自己感到委屈。我明白,這些弟兄姊妹之所以如此對待我,正如主所說:「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b)感謝主的保守,魔鬼的計謀最終未能得逞。雖然風暴猛烈,主卻使其平息了。事後,為首的肇事者也來向我道歉,我也接納了他。
靠主得勝
這只是其中的一樁。於老家教會服事所承受的身心靈壓力異常巨大。類似上述這種公然或背地裡的攻擊與中傷,我多次遭遇。魔鬼透過不同的肢體輪番上陣,使我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有些人在教會內推銷直銷產品,有些宣揚靈恩,有些散播「恩典福音」,還有些因自身生命中未處理的原生家庭傷害,將其情感投射到我的身上。憑我自己的力量,實在難以承受,我不得不禱告求神憐憫,賜下平靜與安穩。感謝神聽禱告,2023年沒有再經歷大風浪,雖仍有一波又一波的暗流湧動,但相比第一年的衝擊,教會的整體狀況逐漸進入爬坡期。雖然偶爾仍有個別肢體帶來困擾,但情況已不再如過去那般激烈。在這過程中,我經歷到神的同在。每一次為教會的需要尋求指引的時候,神都給予了及時清晰的帶領和供應。
效法主愛
隨著對羊群的漸深了解,我意識到這些弟兄姊妹的屬靈基礎非常薄弱。他們在婚姻家庭、親子養育、原生家庭等方面亟需補課,甚至連最基本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認知能力都需要大幅提升。坦白說,這過程充滿了艱辛,也極大地考驗了我的耐性。我不得不一再放慢速度,反反覆覆地教導,從最基礎的地方重新開始。
在這些日子裡,我無數次感到挫敗,也不斷反思自己。如果我的接納是基於他們的表現,那麼我的接納便不是無條件的,而我的愛也顯得極為有限。這也讓我這個單身的人,深深體會到為人父母在養育兒女時的心情和挑戰。回頭看,我深感這一切都是恩典。神藉服事這群弟兄姊妹來操練我,擴張我的境界,迫使我不斷放下自己的標準,學習依靠神的愛去愛和接納這些仍在軟弱中的肢體。
漸入佳境
感謝神,2024年教會逐漸進入一個成長期。我們找到合適的網絡資源,幫助弟兄姊妹每日更有系統地接受神話語的餵養,這成為目前情況下的一條新出路。在分散聚會、缺乏能帶領的同工,以及弟兄姊妹忙於工作和照顧孩子、沒有時間學習的現狀中,這樣的資源顯得尤為重要。今年,我們加強了新同工的培養訓練,但同工之間的同心合一仍是最大的挑戰之一。
此外,我們的會友及其家人中,有不少人患有憂鬱症、精神疾病、酗酒的、孩子躺平不上學及患有腦癱等問題,這些情況常令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目前能參與事工的人手極少,裝備也不足,這些挑戰時常令我感到困擾,只能仰望主的恩典與帶領。感恩的是,經過兩三年的試煉,教會沒有垮掉,而是挺了過來,並且弟兄姊妹的生命都較前有了長進。有些人的改變和進步甚至非常明顯,令人欣慰。正如經上所說:「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參詩126:5;林前3:7)教會在福音使命上也有所成長,2022年有16人做決志禱告,2023年增加到28人,而2024年到發文時已有52人,有望年底累積總數突破一百位。但教會仍需在跟進栽培初信者方面下更多功夫,現在的困難在於大部分接受福音者分散各區,真正委身參與聚會的人相對較少,這是我們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前瞻盼望
回首來路,我在難處中最主要的挑戰是缺乏同工和團隊的支持,幾乎是孤身一人面對所有壓力與困難。一方面,因創啟地區互聯網絡的限制監管,以及安全社交軟體的限用和頻繁更新,我與所有同路人失去聯繫;另一方面,因種種原因及考量,我與機構同工的聯繫也極其有限。我在重壓下難得的一個釋放出口,就是偶爾與一位督導進行語音通話,了解近況並代禱。今年,我的健康出現許多問題,我感覺到神藉此提醒我要多休息和安靜。感恩後方的肢體為我持續代禱,以及今年參加的退修會也讓我重新充電。然而,我仍期盼能得到更多的代禱與關顧支持,並渴望有同工能來到這裡,攜手推動神國的拓展。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250408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221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