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卻的懷念—追記王永信牧師的事奉人生
馮文莊 錢志群
王永信牧師於2018年1月4日走完了他在世上最後的旅程,歸回天家,享年92歲。轉眼之間,這位神的忠僕安息主懷已過半年了。他雖息了地上的勞苦,但他做工的果效隨著他,他事奉的精神仍在激勵我們。
年少就有的還債情懷
1925年王牧師出生在中國北京,原名天惠,是家庭中第三代基督徒,從小受到很好的屬靈薰陶。他那生長在河北省保定鄉下的祖父祖母,在極力排斥西方宣教士、極力排斥基督教的社會環境中,衝破重重阻礙,成為當地當時分別在兩個村莊唯一信了主耶穌的人,後來組成家庭,傳承信仰。王牧師九歲時隨父母到教會,11歲那年在宋尚節博士的佈道會上重生得救。其後他開始在王明道先生所牧養、他母親擔任執事的北京基督徒會堂參加禮拜,靈命得以健康成長。15歲時他便被主呼召,立志奉獻。
高中畢業後,他先後在北京輔仁大學和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外文,學業因受中日戰爭的影響而斷斷續續。1949年王牧師舉家南下香港,次年轉居台灣。1953年他在台北及台南衛理公會開始為期四年的全時間事奉,1955年植立台南衛理公會,並就讀台南長老會神學院。1957年,他遠赴希臘、法國及北歐諸國旅行佈道,在瑞典事奉期間得神特別呼召:「要為本國之民大發熱心」。1958年他與家人移民美國,翌年在美國中央神學院進一步裝備。畢業後,他為主重用,創辦了美國「中國信徒佈道會」(中信,Chinese Christian Mission)、香港
「世界華人福音聯絡中心」(華福)、美國「大使命中心」等具有廣泛影響的福音機構;也是10/40之窗的共同提出者、洛桑及主後2000福音遍傳運動的召聚和領導者。他創辦了《中信》、《今日華人教會》、《大使命》等期刊。
王牧師擅長文字寫作,中英文俱佳,出版數十本書冊,如《真道手冊》、《將來必成的事》、《中華民族的最後轉折點》、《從永遠到永遠》等,文章廣見於《中信》、《大使命》等刊物上。
王牧師的福音足跡遍及世界五大洲,一生不停地走著一條不折不扣的還債之路。他時刻不忘主恩,時常懷揣對來中國拓荒而全然擺上和犧牲的西方宣教士們的感激。知恩圖報、欠債還債的心態成為王永信牧師一生宣教的不竭的動力。
以文宣道的中信情緣
1958年王牧師移民美國後,正趕上美國華人查經班開始雨後春筍般興起。神讓他看到,要福音廣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莫如辦刊物。1961年神學院畢業後,懷揣僅有的一百美元來到密西根州底特律市,憑信心租了一個月租25元的車庫作辦公室,自己住在上層。從前在台灣青年團契認識的有文筆功底的樓鎧弟兄,在聽了王牧師所得的異象後,也熱心支持,於是開始了有四人參加的禱告會。1961年10月「中國信徒佈道會」正式在美國成立,成為一間超宗派的福音機構,旨在將福音傳給萬民,傳遍地極。
為辦刊,王牧師先到印刷廠當了約三週時間的學徒,學習印刷和造版。神感動一些弟兄姊妹奉獻買了一部二手平版印刷機並幫忙裝訂和郵寄。在神的恩領下,1962年2月,他們印了兩天兩夜,第一期英文版《中國信徒月刊》(Chinese Christian Today)面世,印量五百份。沒想到,讀者們反應很好,並強烈建議改為中文版。3月份,期刊便迅速以中文面世,索閱者眾,第二、三期已發行至四千多份,當年達到了七千份。
王牧師的未婚妻、從台灣來美國讀護士的張茀迪趕來會面。一進那間車房,看到他辦公和生活的情形心裡涼了半截,她根本沒想到在美國辦公和生活會有這種困窘狀況,窄小的屋內除了一張能折疊的辦公桌、一張舊床,剩下都是些裝物品的硬紙盒箱子。自來水管被冰凍住,就挖一些外面的雪回來溶水洗臉。幸好那時街對面的老姊妹李伯母熱心照顧王永信的起居飲食,每天給他做飯、洗衣。張茀迪與王牧師結婚,從學煮飯開始,幫助王牧師。為應付各地日漸增加的訂閱量,王師母毅然以全部嫁妝費六百美金,購置了一部地址打印機,以解決發行量不斷上升的需要。此後,王師母作護士的薪金便成了中信開銷的主要來源。神感動周約彼加入中信,成為中信的第一位全職同工。同工、義工們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天亮。有時,中信拮据得連寄刊物的郵費也沒有;但神讓王永信每次都堅信神及時的供應。50多年來《中信》月刊不僅從未脫期,後來又增辦了Challenger(前為通讀月報)季刊和《傳》雙月刊。
1972年9月,中信從底特律西遷加州三藩市以北的柏城(Petaluma),購買一個佔地四畝多、有六間小房子的雞場。後來再蒙神恩典,藉弟兄姊妹們的奉獻和支持,有了更具規模的辦公場地,中信事工也有了更快的發展。
在王牧師推動下,中信從一開始就致力於在華人聚居的世界各地設立事工。1961年11月,緊接著美國中信成立後一個月,台灣中信成立。1965年,香港中信成立;其後歷屆總幹事和各地同工合作,相繼成立新加坡中信(1977年)、加拿大中信(1979年)、馬來西亞中信(1991年)、澳門中信(1993年)、澳洲中信(1993年)、新西蘭中信(1997年)、泰國中信(2001年)和哥斯達黎加中信(2001年)。
經過幾代總幹事的薪火相傳、經過眾多同工和義工的辛勞,神帶領《中信》月刊已發行到世界101個國家四十多萬份。中信事工也從文字擴展到福音廣播、大城市的福音中心、很多國家的宣教差傳及門訓等多領域、多元化。「福音傳華民、恩澤遍萬邦」是今天中信傳福音的主要異象。
王牧師雖於1976年轉身其他事工,但一直關注中信。在2016年中信55週年感恩慶典上,90多歲高齡的王牧師攜師母趕來慶祝,並給中信提出三個V的鼓勵:繼續持守國度異象(Vision),作先鋒(Vanguard),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為主打美好的勝仗(Victory)!
撫今追昔,飲水思源,中信同工們不忘王牧師等前人艱辛創業的初衷初心,效法榜樣,忠心做工。
放眼神國的普世福音
王牧師一直強調,神的國度是超越個人、宗派的大國度,華人教會的領袖們都應有廣大之心,致力於普世宣教。
王牧師1970年參加Urbana宣教大會時,和數位華人牧師同有一個負擔,用了兩年時間籌備了「北美華人福音會議」(NACOCE),旨在加強北美華人教會之間的交通與合作。1972年北美華人福音第一次會議召開,有380位華人教會領袖出席。此後15年共開了四次會議,並於1987年與世界華福合併。
世界華福的誕生也因著神給王牧師等領袖的負擔而醞釀誕生。1974年在瑞士舉行的第一屆洛桑會議上,有70餘位華人代表。會上,王牧師等在分享討論時有了世界華福大會的構想。1976年8月18至25日,世界華人福音會議在香港召開。1,600多位華人代表來自世界各地。大會以「華人教會,天下一心,廣傳福音,直到主臨」為大目標,正式成立了華福中心,旨在促進華人教會之合一及增長、預備華人教會向大陸、向普世傳福音。1976年王牧師將中信事工轉交鄭果牧師後,任華福聯絡中心總幹事達十年之久。
1985年,王牧師接受世界洛桑福音事工委員會(LCWE)之邀擔任副主席之職,1987年他出任葛培理牧師創立的「洛桑普世福音事工執行委員會」的國際主任,籌辦第二屆洛桑會議並任大會總幹事。
1989年他推動「公元二千福音遍傳運動」(AD2000 and Beyond Movement),擔任董事會主席,而且帶出未得之民的10/40之窗的宣教視野。透過這些事奉,他不但有機會與各國教會的領袖共商天國事工,也為華人教會樹立榜樣,不分種族,投身普世宣教。此運動根據創起的規定,按時於2001年4月正式結束。主後二千運動在12年短短的時間內,在全世界各地獲得肯定與合作。
王牧師在1989年,因深覺宣教工場上的工人們神學訓練的重要,還成立了大使命神學院。之後,在1993年,神學院演進為大使命中心,以「深化靈命,邁步差傳」為大目標。
1996年開始,王牧師在北美發起「中國大陸學人培訓」事工。
總之,王牧師所投入的事工超越地域種族及文化,旨在推動我們放眼神的國度。
親力親為的福音腳蹤
王牧師不光竭力推動和領導普世福音,而且自始至終親力親為傳福音。
在中信文字宣教的同時,他也推動環遊全美的福音佈道。1964年,他一個人開車環遊全美。他在車頂上放了一個大牌子,寫著:「世界末日近了,快悔改,信耶穌!」他穿著福音背心走到人群當中,派發自己印製的單張,做街頭佈道, 全程一萬公里,歷時一個多月。
多年後,他仍記得一些不受歡迎的細節。當他開車進了波士頓城時,旁邊開過來一輛車,車裡坐著兩個青年人。其中一個向他喊:「祂真的要再來嗎?祂甚麼時候再來?」因車在運行,王牧師只向他喊了一句:「比你所想的還要快!趕快悔改吧!」那二人聽了大笑並疾駛而去。繼續開到一個交通紅燈前停下時,在路邊看見他車上牌子的一個彪形大漢,邊罵邊奔向他的車子。但感謝主,那人的手剛要碰到王牧師的車門時,綠燈亮了,王牧師立即啟動車子離開了。車子開入一條較狹窄的街道,又有一個青年人看他車上那塊牌子,邊笑邊罵,還向他的車子吐唾沫。
1965年,王牧師領了中信的周約彼、游宏湘等環美佈道。行程四、五千公里,穿州過省。每到一地,就聯絡當地年輕人們,一起派發福音單張。
1966年,佈道隊增至八隊,每隊二至四人。王牧師還召集了一些信主的留學生,組織「暑期福音佈道隊」和「中華聖樂合唱團」,在美加各地的校園、唐人埠等華人聚居的地方撒種開荒。
中信董事羅裕康說,他1968年結婚時,和妻子的蜜月旅行就是參加中信的環美佈道。
不光環美,王牧師也足至五大洲佈道傳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蘇聯解體時,百姓的心靈非常空虛,對福音開放。王牧師是第一位受邀前往那裡主領佈道會的華籍傳道人。之後,他又多次去那裡傳福音。1994年那一次,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近70歲高齡的王牧師也同樣通宵坐夜車。一週之中三次往返於兩地之間,風塵僕僕,不顧當地危險的社會治安,奮力主領佈道會、奮興會,帶領年輕的同工們在莫斯科的商場裡傳福音。有一天王牧師在地鐵裡,帶領一位華人接受了主,那位華人接著把王牧師帶到他經營的小旅館去傳福音,住在裡面的四五十位華人都接受了主。
雖然不遠萬里傳福音,王牧師也不忘記左鄰右舍,甚至在他居住的車房小區,也推動有關活動,向老人們傳福音。
審時度勢的福音先機
神賜給王牧師在宣教方面洞察先機的恩賜。他總能審時度勢,在每一個時期看需要,因勢而動。
60年代初期,他看到了文字事奉的意義而創立中信,還組建「中華聖樂合唱團」,租車巡唱佈道,灌錄了幾張唱片,大大蒙主使用。
60年代中期,地球同步衛星剛試驗成功。王牧師已看到電視越洋傳福音的潛力,介紹這新興大眾傳播媒介,提醒教會需要電視專業人才。他是華人基督徒中最早拍攝福音電影的先驅,中信製作的第一部電影,便由王牧師策劃,改編於雙目失明卻用美好見證感動無數人的蔡蘇娟女士的同名傳記故事《暗室之后》。王牧師為此曾去賓州拜訪她多次。影片拍好後,他帶著影片到處講道、呼召了很多人歸主和奉獻。後來中信也陸續自製和合製了一些影片及DVD。
80年代王明道先生剛出獄,王牧師就帶著攝影機趕到上海,拍下王明道夫婦的音容相貌,這珍貴影片已成為海內孤本。
90年代,共產主義在一些國家骨牌式崩潰,東歐門戶開放,加上中國六四事件引致知識份子的出國熱,正是傳福音的大好機會。王牧師在美國與海外校園合作,推動大陸學人事工,出版《中國學人培訓材料》系列。同時,透過大使命中心的事工,十多年來帶領短宣隊在新東歐、獨聯體、喜瑪拉雅山區、巴爾幹半島、太平洋島嶼以及波斯灣等地開拓福音工場,並將工埸交給華人教會及機構繼續跟進,實踐「夥伴式宣教」。
2009年初,84歲高齡的王牧師在大使命中心召開第一屆網絡宣教論壇籌備會議,並在8月親自主導召開了第一屆網絡宣教論壇,推動新媒體時代的福音運動。他還倡導為教會和神學院開設一門「網絡宣教」的課程。在「普世佳音」和「海外校園機構」聯合製作一套課程時,王牧師為此寫了序言。
毫不妥協地持守真道
目睹世俗敗壞、世風日下,很多教會不敢發聲責備的情況,王牧師深感擔憂,並旗幟鮮明地站出來呼籲。2006年,他發起「美國回歸真神運動」,推動維護傳統婚姻、反對同性戀、維護聖經無誤等。看到美國人在道德、精神上的敗落,跟他們的信仰有很大的關係,美國教會也在不斷向社會讓步。王牧師為此寫了一本書America Return to God《美國歸向真神》,印了50萬本,廣泛寄發給美國參議會、眾議會、大學校長等,受到了不少漫罵,但他毫不妥協。
王牧師於2013年夏天以「美國之死」為題,上書二千多位各界領袖,呼籲美國人悔改,回歸真神。
王牧師曾在加拿大參加一個紀念王明道先生的特會,在最後一堂,他臨時換了講題。因為那時剛好發生美國最高法院裁決同性婚姻法案。他更換的講題是:「假如今天王明道先生在美國,他會怎麼說?」他說王明道先生絕不會不聞不問,沉默無聲。現在有多少教會敢站出來反對呢?他認為膽量是今天教會所缺少的,教會躲在四壁裡面追求屬靈,是不盡責任的態度。
王永信牧師的一生,是為主鞠躬盡瘁的一生。他留給了我們很多寶貴的屬靈遺產,願主親自記念他和他的家人,也願主加添我們的能力,為主的事工盡心竭力。
(本文借用了中信兩刊及網絡上一些親歷親聞資料,謹致謝意,願主親自記念。榮耀歸主名!)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80401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79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