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的福音需要

黃宇奇

阿根廷及當地華人

阿根廷(Argentina)是一個以踢足球聞名的國家,位於南美洲的南端,西接智利,北連玻利維亞及巴拉圭,東臨巴西,面積約278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八大國家,在南美則居第二,僅次於巴西,總人口為四千一百萬,其國家語言是西班牙語。「阿根廷」一詞是從「白銀」演變而來,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的意思是「好空氣」,城市中充滿歐洲文化色彩。阿根廷早期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16年7月9日宣佈獨立。她地方廣大,資源豐富,還沒有開發的土地很多,人口主要集中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Cordoba和Rosario;單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及其周邊城市就有一千三百萬人居住。

阿根廷是一個移民國家,早期移民主要來自拉丁美洲及西班牙、法國等歐洲國家。七十年代因為台灣的政治因素和阿根廷經濟發展的吸引力,大量台灣移民來到這裡,除了從事餐飲業和開雜貨店外,他們更在畜牧、耕種及各專業性的服務行業發展,並在各行各業中都建立了卓越的成績。1980-90年代,因為阿根廷的政治不穩定,經濟大幅下滑,年輕一代及專業人士都選擇離開,轉居相對穩定的西方國家,其中美國和加拿大成為首選。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自1990年初,阿根廷已經開始有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近年中國政府協助阿根廷進行基礎建設發展和金融經濟的開拓,加上阿根廷政府對中國的投資移民政策比北美寬鬆,因此吸引了大量中國人前往,並從起初的學者移民為主,到現在的經濟投資移民為主,華人在阿根廷的地位和對主流社會的參與也相對提高。根據美國華福中心研究的數據,在2003至2015年期間,阿根廷的華人人數從七萬五千激增到20萬。

早期的台灣移民潮和現在的中國內地移民潮都對阿根廷的華人社區文化起了一定的衝擊。早期的台灣移民,有的因阿根廷經濟不穩定而選擇了離開,留在當地的,就以阿根廷為家、在這裡落地生根、養兒育女成了阿根廷人,生活已經安定下來。而新一批的中國大陸移民,年紀較輕,正為生活打拼,為當地華人圈的單一台灣文化注入了中國內地的文化色彩,商家店鋪也從清一式繁體字招牌加進了不少簡體字,食肆、日常用品發生了很大變化,就連星期六的中文學校,在文字、拼音上的選擇不單讓學生受到衝擊,老師及家長也都要面對很大的挑戰。除了台灣、大陸華人外,在當中也有少數的香港移民,真是兩岸三地,各自精彩。

當地的華人教會

當華人文化在演變的時候,當地教會也避免不了文化上的變化。阿根廷的第一間華人教會是位於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阿京中華基督教會,創立於1969年;1978年後,台灣基督長老會阿根廷教會、新興教會、福音教會、慕義教會等相繼成立,華人教會就在這群牧師、領袖的帶領之下成長起來。早期的教會由台灣傳道人牧養,以台語及國語為主,台灣色彩濃厚,福音對象主要是台華僑胞,但是近20年則轉而以中國內地移民為主了。

阿根廷的華人教會人數不到一千,但是卻有20萬華人聚居,是一個很大的禾場。新移民大部分來自福建省,以經營超級市場的福清及莆田人居多。原有的阿根廷教會及傳道人因是台灣背景,免不了與中國內地同胞有文化上的差異。福建人剛移民到阿根廷,生活單調,為生計拼搏,在中國時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福音,信奉一般民間信仰的較多,不太覺得自己需要福音。但他們鄉土情很深,同鄉經常守望相助,在有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若肯為他們多走一步,往往就成為福音的橋樑。

福建移民當中也有不少基督徒,因沒有合適的中文教會而很難投入,加上大多數教會的聚會時間都在早上,而從事超市及餐飲業往往星期天下午才有休息時間,故更難參與聚會,慢慢就有了不去教會的習慣。感謝神,祂感動了一部分教會開始了週日下午的華語聚會。成立於2010年的阿根廷海外華人基督教會,現在就有100位中國背景的華人聚會,牧師是福建人,1995年移民到阿根廷並在同年信主,2003年在當地神學院接受裝備。

因早年華人移民大多聚居於首都,故教會也是集中在首都,阿根廷的教會總數從2005年時的七間,增至現在的15間,不過只有三間在首都以外的城市。由於首都的競爭比在外圍城市高,有些新移民會選擇住在首都以外的地方,例如Cordoba、Rosario、La Plata和Mar del Plata等,這些城市都有二千多華人居住。Rosario有一福音站,建立不到兩年,由一位70歲剛從神學院畢業的台灣老華僑傳道人夫婦負責,每星期天早上八點,他們從首都開五小時車去照顧20多位福建信徒。Mar del Plata離首都四小時車程,由一對40多歲的台灣傳道人牧養,他們帶著三名年幼子女,住在教會內,牧養20多名中國華人。另外La Plata 離首都約一小時車程,也有二千多福建人,當中有幾位信徒,但沒有教會照顧。有些基督徒因為沒有華人教會的牧養,也分不清楚基督教和耶和華見證人的分別,就參加了他們的聚會。

阿根廷福音事工的契機

早於1990年,中信曾差派宣教士在當地設立福音中心,服事當時的台灣僑胞。現在的教會牧師及領袖就是當年閱讀《中信》月刊、幫忙派發《中信》月刊的年輕小伙子,與中信有著深厚的情誼。今年年初神感動我們重訪當地,探望這些老朋友。他們說,偶爾有一些北美教會差短宣隊前往幫助他們,但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他們十分期待北美的教牧及弟兄姊妹能夠前往協助他們,在首都教會舉辦一些培靈、佈道、奮興會等,也希望與北美第二代華人青年人有交流,在首都以外城市的華人福音事工上得到協助。

北美華人教會的發展也曾經歷過類似阿根廷現在的情況,60-80年代的港台移民潮構成了以港台人為主的華人教會。90年代開始,中國內地移民漸漸增加,以大陸華人背景為主的教會就相應成立。這些年間,在北美以中國大陸移民為主的教會一直受神的保守、看顧和祝福,現在無論在屬靈狀況、教會人數以至經濟能力上,都已經相當成熟穩定,該是對海外華人福音需要有負擔的時候了。

神的手掌管世界歷史的進程,也掌管個人的生活居處,神帶領我們從東南亞移民到北美,我們在移民北美過程中所經歷的掙扎,在艱苦中遇見神大能的拯救,以至今天能夠安居樂業,經濟穩定甚至豐盛有餘,還能自由接觸福音,都絕非偶然。舊約聖經記載,省長尼希米見到第一次回歸的以色列人已經歷了90多年時間,但城牆還是荒涼。因為耶路撒冷的需要,同胞們所受的苦,他們就鼓勵新一代的以色列人回去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我(尼希米)對他們說:『我們所遭的難,耶路撒冷怎樣荒涼,城門被火焚燒,你們都看見了。來吧,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免得再受凌辱!』……他們就說:『我們起來建造吧!』於是他們奮勇做這善工。」(尼二17至18)為神作見證。海外華人鄉土情濃,我們被神帶到異國他鄉,絕非巧合。若北美洲的華人教會聽到阿根廷福建移民的景況,能夠像當年以色列人一樣,看到同胞們的需要,把關愛鼓勵之情,以及對神福音大能拯救的見證與他們分享,實是極美的事。我們起來建造吧!

(作者為本會海外差傳部部長。若您或您的教會對阿根廷的福音工作有感動,請與美國中信海外差傳部聯繫。)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50606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63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