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先哲奧古斯丁的影響

沛恩

超越時代的貢獻

奧古斯丁就任主教後,在教會服侍近35年,在這麼長時期的主教任內,他建立了豐功偉業,對後世影響巨大:首先,他發展了一種將修道士和教士生活結合的修道院──把繁重的教會事務與安靜退修的靈性追求結合。他把主教住宅變為修道院,與教士共同生活,凡物公用,訓練了許多教會人才,後來他的學生和朋友中就有十個作了主教。這種新的修道方式,影響北非各處他的許多學生仿效,後來且發展到歐洲。改教家馬丁路德,也是奧古斯丁派的修道士。奧氏也為婦女建立同樣的信仰團體,其中一個便由他的姊妹主持。

奧古斯丁另一項最大的貢獻,是辯明真道,戰勝諸般異端邪說,為後世教會建立了長久、穩固的基礎。他首先極力駁斥摩尼教,使之消聲匿跡。其後又與當時遍佈北非的多納徒教派對抗。多納徒教派認為聖禮的功效,會因施行聖禮教士的信德受影響,因此施行聖禮者必須無罪。但大公教會認為人皆有罪,教士也不例外,因著上帝所賜的恩典,聖禮藉著有罪的教士施行,依然是有效的。另一個他面對的主要異端是伯拉糾主義。伯拉糾等人否認人有原罪,認為人靠自己的意志的主動和努力,可以得救。奧氏極力與他們對抗,維護人全然靠恩典得救的真理。

最後,他在蠻族入侵、羅馬文化正被摧毀的情況下,牧養了在患難中的教會,並為教會揭示出盼望的遠象,人類歷史在上帝計劃中永恆的圖畫。他就任教會的聖職後,便變賣所有,分給窮人,又自甘貧窮地生活,把圖書全贈與教會,不再保留屬世財產。卻為教會留下無比豐富的屬靈遺產。

一些作品的信息

他的作品中,《論三位一體》確立了三一的教義。雖然他不是首先倡導這教義的人,但他對這方面的討論,影響力超越前人。特別他主張聖靈出於聖父和聖子,是為「和子」(filioque)的理論,後來被尼西亞信經採立,成為了東、西方教會的分野。他另一本作品《論自由意志》,則同時處理邪惡的來源;奧氏堅持上帝是全然美善的,邪惡是來自自由意志的誤用,成為對善的反叛。《論本性與恩典》則強而有力地反駁伯拉糾主義對人性錯誤的判斷,催促人回歸恩典之中,指出恩典能解放並駕馭人的本性。他的《教義手冊》則是對使徒信經和主禱文的註釋,一方面駁斥異端,另一方面顯示出他許多對人生的觀察。

神學及文化上的影響

總括而言,奧古斯丁幫助基督教從早期教會/希臘化的典範(paradigm),轉向拉丁/中世紀的典範,他是一個新典範的開創者;是最後一位古代基督教作家,又是中世紀神學的先驅者。古代主要的基督教思想流派匯合在他身上,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從他身上發展出來的,不僅是中世紀的經院主義,還有十六世紀的新教神學。要了解西方基督教思想,奧氏是不能略過的人物。

若從文化角度來看,奧氏雖然並非第一個把猶太/基督教信仰與希臘哲學揉合的教父,但其成就卻是巨大和深遠的,對後來的西方文化和哲學發展極有影響,即使近代的笛卡兒、史賓諾沙等思想,仍能找到其影子;透過他,猶太基督教信仰成為了西方文化和哲學不能割離的元素。

對今日教會及信徒的啟迪

思想奧古斯丁的生平及工作,給我們今日的教會及信徒一些重要啟迪:讀奧氏的生平及作品,讓人會感受到神學的研究與教會生活息息相關。奧古斯丁寫下五百萬言的作品,大部份都是在出任希坡聖職後,回應教會不同的處境而寫的,而且當中很多是講章、書信,就像保羅及使徒的書信,總是因為教會面對各種不同的問題和處境,有特殊的關懷而寫成,從來不是抽象地、冷靜地在書房中探究一些神學的命題。

奧氏對時代的觀察亦是深刻敏銳的。他的服侍並非躲在教會的四壁,也沒因為重視內在的靈性追求、看重修道生活,而忽略時代的問題和處境。對於羅馬文明的衰敗,他有深刻反思;對蠻族入侵,也絕非遁世隱逸,無動於衷,反而與教會、與受苦的人同歷患難。並從信仰整理出對人類的文化、歷史深刻的批判,建立從信仰而來的歷史觀,讓往後世俗的政權也深受影響。(據說查理曼很愛讀《上帝之城》,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便深受這書影響。)

最後,他能平衡地處理深刻的屬靈經驗和對信仰穩固的邏輯思考,從《懺悔錄》中,我們明顯可見奧氏有很多深刻的心理描寫,甚至近代一些心理學家也談及其影響。明顯他對於與神的關係,有極深刻、內在的追尋,但卻沒有陷入神秘主義的窠臼。反而在教義的探索上,為後世教會奠下穩固根基。對於21世紀的教會,追求復興、追求超然的能力和經驗誠然重要,但回望前人,能在兩者間有穩固的平衡,實值得我們深思與效法。

參考資料:

《奧古斯丁選集》,奧古斯丁著,湯清、楊懋春、湯毅仁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6年8月第五版。

《山道期刊》總13期,鄧紹光之「簡介奧古斯丁的生平、著作、研究文獻並其《論靈魂的起源》和《論基督教教義》」,2004年6月,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建道神學院期刊,百週年紀念刊》,香港:建道,2003年,153- 168頁。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070307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12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