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憐與梁發—馬禮遜的兩位得力助手

黃錫培

馬禮遜牧師隻身漂洋過海來華宣教,第七年終獲兩位得力助手。一位是比他小三歲同來自英國之宣教士米憐牧師;另一位是米憐的屬靈兒子,後獲馬禮遜按立為中國教會史上第一位中國牧師的梁發。

米憐牧師(William Milne, 1785-1822)

米憐於1785年生於蘇格蘭,六歲喪父,由母撫養。米憐年幼時需出外牧羊,習染了用粗言穢語驅趕羊群,然而此時神為他安排了三位良師,不但教他織筐與理麻謀生之技,也教曉他祈禱及上帝之道。他16歲蒙恩歸主。信主後常在月下徹夜禱告,更立志永遠奉獻靈魂與身體給上帝。

24歲那年(1809年),米憐要為主到遠方傳教,遂向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申請。與傳道會委員見面時,身穿牧羊裝的他,被委員評為「不能勝任」,說他去做機械工人比做傳教士更適合,米憐隨即回答說:「無論甚麼工作,只要是有關傳教的服事,我都願意去幹。我願為上帝伐木、挑水。」後來米憐便被傳道會接納,受訓後,於1812年按立為牧師,同年8月與柯氏(Rachel Cowie, 1783-1819)成婚,個多月後便帶著新婚妻子登船赴華。

無法棲身華境

米憐夫婦於1813年7月4日抵澳門,成為第二位來華宣教士。馬禮遜夫婦帶著興奮心情迎之。在華孤軍作戰多年的馬禮遜在當日的日記中說:七年來渴求有同工的願望,終於此日得以實現。

可惜,當時的澳門葡國政府不許米憐居留,故米憐在澳門逗留16天後,便要乘船往廣州,秘密學中文四個月。馬禮遜鼓勵米憐要把中文學好,以便日後能一起翻譯舊約聖經為中文。但中文對米憐來說並不易學,他說:「一個人想學好中文,必須具有銅的軀體、鐵的肺腑、橡樹的頭、彈簧的手、麻鷹的眼、使徒的心、天使一樣的記憶和馬土撒拉的壽數!」留在澳門馬家的米憐夫人,於1813年10月14日誕下一女(Rachel Amelia)。

由於米憐不像馬禮遜可以傳譯員身份在廣州立足,天主教背景的葡國政府又不歡迎新教傳教士留在澳門,馬禮遜便派米憐到馬來半島一帶觀察,以便尋覓適合地點設宣教站。七個月後,米憐返廣州向馬禮遜匯報,二人商討後,均認為馬六甲是設立宣教基地的理想地點。

藉文宣衝破障礙

1815年4月,米憐攜眷前往馬六甲,並聘得馬禮遜推薦的刻板匠梁發同行。在這次往馬六甲航程中,米憐夫人誕下雙胞胎男嬰。為解決清廷政府嚴禁傳教及禁印中文福音刊物的法令,米憐便在馬六甲開設印刷所,在梁發幫助之下印刷大量中文聖經、佈道書及福音單張,更出版中國第一份中文雜誌《察世俗每月統紀傳》月刊,也同時出版英文刊物。米憐說:「當一個人不能親身向人傳講福音時,他的責任就是分派最方便的代表(福音書刊)出去。誰能說這些平安使者不會先把主的道路鋪直,不會先把一個民族為主預備好?」梁發因工作關係常有機會看聖經及米憐寫的福音書,在受感動之下決志信主,更於1816年11月3日接受米憐的施洗。

馬禮遜與米憐一起籌辦的馬六甲英華書院(Anglo Chinese College)於1818年委任米憐為首任校長。1819年,米憐妻子於1月再誕下一男嬰,惟產後未幾,來華僅六年的米夫人染上熱病及痢疾,於3月20日病逝,年35歲。遺下四名年幼子女。米憐悲痛萬分,此間的日記常淚跡斑斑。米憐本人亦體弱多病,現要兼負母職,照顧幼兒稚女,可見其艱難。

喪偶後的米憐仍忠心事主,埋頭處理英華書院於1820年開課後之校務。此學院不僅為來華傳教士提供學中文的機會,也為當地華僑子弟開創高等中西教育的機會。創校之初,學生僅七名。其後梁發、屈昂、馬儒翰、何進善(即何福堂,中國基督教史上第二位牧師)、袁德輝(林則徐總督之首席英文秘書)等,均是該校最早期的校友。此外,米憐也協助馬禮遜翻譯舊約聖經中的約伯記等13卷舊約歷史書。因各方面有出色的成就,榮獲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頒贈榮譽神學博士學位,當時有私人大機構欲以高薪聘請他過去幫忙,惟他清楚自己來華的目的乃為福音緣故,故婉拒邀請,專心留守在馬六甲的崗位。後因積勞成疾,於1822年6月2日在崗位上逝世,死時才37歲。

後繼有人

「上帝埋葬了祂的工人,但祂的工作仍繼續。」米憐被上帝埋葬了,但他向中國人傳福音的熱心,深深感染著他的屬靈兒子梁發。梁發後來不但成為馬禮遜在華傳道的好助手,也成為不同宗派來華宣教士的福音伙伴,成為當代中國人得聞福音的好器皿。而米憐其中一個兒子美魏茶(William Charles Milne)(註一)(1815年在往馬六甲航程中出生的雙胞胎之一),長大後步其父後塵,於1839年加入倫敦傳道會來華宣教,至1856年才自倫敦傳道會引退。

梁發牧師(1789-1855)

自馬禮遜帶領中國第一位信徒蔡高信耶穌後,梁發在米憐夫婦悉心栽培下,成為第二位中國信徒,後來更獲馬禮遜按立成為中國教會史上第一位華人牧師。

1789年生於廣東省高明縣的梁發,出身貧農,11歲方入村塾,讀三字經、四書和詩經等。四年後赴廣州謀生,初學製筆,不久改學刻印木板。公餘常自修文學,為日後著作打下根基。

21歲那年(1810年),梁發在離十三行頗近的一間印刷所工作,該所承印馬禮遜所譯之聖經,梁發在工作中認識了馬禮遜。1813年,米憐剛抵廣州之際,正趕上監印整本新約全書,在合作中認識了梁發,遂聘梁發一起去馬六甲開設福音印刷廠。1815年,到馬六甲後的梁發,公餘仍喜與三教九流之人來往,但經多時替米憐刻印佈道書、福音單張後,梁發漸生慕道之心,且常參加米憐之家庭聚會,米憐夫婦又為他編寫了一本簡要問答小書,囑他逐一仔細思想,在米憐夫婦諄諄的教導與生命影響下,於1816年11月3日主日受洗。

要領全家歸主

與米憐夫婦一起生活的日子,梁發認識到基督徒家庭生活的和諧與愉快,遂渴望自己也能有一個這樣的家。米憐師母便常教導他領全家歸主。因此,當摯友米憐師母於1819年3月病逝後,梁發即決定回鄉娶妻,渴望把家人都帶到主跟前。只是回到鄉間,見鄉人沉迷拜偶像,遂寫了《救世錄撮要略解》一書,為我國文宣首本佈道書。他把書帶回廣州請馬禮遜過目,備受稱許,便刻印200本,分贈親友。不料,官廳獲報,拘捕了梁發,經馬禮遜託中商求情,仍被打30大板,皮開肉綻,另罰款70元,才予釋放。梁發成為第一個為主受苦的中國信徒。

重返馬六甲後,梁發不但不以福音為恥,反更努力協助米憐完成部份舊約翻譯,及刻板已譯妥之部份。1820年,得悉一年前所娶之妻黎氏即將臨盆,便再回鄉,勸妻子信主成功,以飯碗盛水為妻施洗,十日後又替頭生兒子進德施洗。

梁發全家歸主後,再回馬六甲協助米憐刻印聖經。1822年,來華只九年的米憐病逝,梁發痛失恩師之際決定延續恩師的心志,返中國向自己的同胞傳福音。1823年11月20日,馬禮遜替梁發長子德進施洗後在日記寫下一個願望:「今天,我們的中國同工梁發,帶他的兒子梁進德來這裡,讓他的兒子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受洗。哦!但願這個小小的基督教家庭,能在中國成為傳揚主真理的器皿。」事實上,梁發也真如馬禮遜所期望的,從不畏懼清廷禁令,冒生命之險傳福音。傳福音期間,梁發感到自己聖經知識仍貧乏,便常到馬禮遜那裡研讀神學。

離開祖家已16年的馬禮遜,趁著中文新舊約聖經印刷大功告成返英探望子女,臨行前,為讓廣州、澳門兩地有人接替他的宣教工作,於1823年12月在澳門按立梁發為倫敦會宣教士。返英差不多三年後回華,對梁發忠心盡責的事奉態度十分欣喜,梁發也因可再度與馬禮遜一起研讀聖經而開心。1827年,馬禮遜按立梁發任講道之職,使之成為我國首位華人牧師。自此,梁發成為馬禮遜的主要同工,直至1834年馬氏離世。

著書領人歸主

1828年1月,梁發為同鄉青年古天青施洗。二人隨即在本鄉合辦一所私塾,藉以傳道,可惜在村民大力反對下,遭官府查封,梁發因而逃到澳門,古天青則從此失去消息。

雖然當時的中國乍看還不是傳福音的好時機,但梁發不理會是不是傳福音的好時機,仍堅持要為福音大發熱心。特別當讀到羅馬書說:「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十14至15)梁發就更認為這是他作中國基督徒的本份。為了能引領同胞認識主道,梁發殷勤研讀聖經,經多年的勤奮,受教育不多的梁發,在不許傳福音的環境下藉文字傳道(這正是恩師米憐的教導,要在不許可的環境繼續以福音刊物傳福音),梁發就在這使命感驅使下寫了不少著作和翻譯作品。最著名的是1832年寫的《勸世良言》。

梁發於1830年帶領其印刷學徒屈昂信主,此新葡後來更成為他的傳道助手。由於梁發感到自己才疏學淺,深信要改變中國人便須從教育開始,故每屆鄉試期間,梁發便與同工到考試場門外,將聖經及他寫的《勸世良言》贈給考生(註二)。一次,在分發期間,遭知府追查,捕數人入獄。後靠美國傳教士裨治文(Elijah C. Bridgman)和馬禮遜之子馬儒翰 (John R. Morrison)託人向知府求情,繳800元贖金始放人,但仍追緝梁發,再得裨治文之助,把他及其子進德藏於伶仃島一船上,送回馬六甲。

1835年,倫敦傳道會宣教士戴耳(Samuel Dyer)從檳榔嶼轉至馬六甲,他是採用鋼沖壓技術製作中文字模之發明者,亦是中國內地會創辨人戴德生之岳父。梁發、屈昂與戴耳牧師同工,大大發展印書和傳道工作。當時信徒多集中於馬六甲,1837年,一年內有30人受洗,是當時教會最興旺時期。1838年,梁發還到新加坡傳道,翌年,梁發再度不懼禁令,於1839年回廣州傳道。

留下福音火種

梁發返廣州傳道之時,正值中英鴉片戰爭前夕。當時馬禮遜之子馬儒翰已升任為英國駐廣州領事,梁發欲制止這場戰爭,走訪馬儒翰,指出如英國派兵侵華,殺害華人,此後便再沒有華人接受聖經,也不會有人再聽英國宣教士傳道,請他為基督教著想,盡力阻止戰爭爆發。只是,馬儒翰當時僅為小小外交官,焉能阻止殖民主義的龐大勢力?

南京條約簽署後,英華書院於1843年從馬六甲遷往香港,在馬六甲主持校務的理雅各 (James Legge)成了香港英華書院的首任校長。他自馬六甲帶來一位青年傳道人,名叫何福堂,是英華畢業生,中英文均優。何福堂後來在香港被按立為中國教會史上第二位牧師。1843年,梁發往香港與何福堂同工,創辦佈道事工。因仍受清廷追捕,故再回馬六甲、新加坡等地傳揚福音。1848年潛回廣州,不屈不撓,繼續建福音堂、宣揚主道。1852年,他為青年信徒周學(即周勵堂)施洗,留他協助宣教工作。後來周勵堂為循道會名牧,事主45年之久,為梁發一生最後所結之佳果。

梁發晚年期間,美國教會在馬禮遜影響下,開始派大量傳教士來華,正填補了逐漸從英國來華宣教士數字的減少,因此,仍不辭勞苦的梁發,便常到美國宣教士開辦的醫院慰問病人,宣講福音。1854年,其子梁進德見父親不像從前康健,曾勸他不要過勞,只是梁發說:「我信道已40年,外國弟兄尚且不遠萬里而來傳福音給中國人,我是中國人,怎忍放棄不為?到最後一分鐘我也要傳福音給人。」1855年4月10日,66歲的梁發,還在醫院和家中講道,兩天後安息主懷(註三)。

附註:

(註一)米憐之子的中文姓名,是根據《中國基督教史綱》和《中國基督教百年史》所用的。

(註二)其中一位考生為洪秀全(1814-1864)。他收到《勸世良言》十年後才翻閱,後受感要信耶穌,只是信得偏差了,竟宣稱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穌是他的天兄,並成立「拜上帝會」,於1851年建「太平天國」。

(註三)梁發去世後,安葬於廣州市郊鳳凰岡的祖墳。基督教嶺南大學後來遷至鳳凰岡附近,為擴充校址收購了他的祖墳,並在校園內保留梁發的墓園。

參考資料:

《梁發─中國最早的宣教師》麥沾思著,朱心然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8年初版。

《中國基督教百年史》湯清著,道聲出版社,1987年初版。

《中國基督教人物小傳》查時傑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1983年初版。

《傳教士與近代中國》顧長聲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傳教偉人馬禮遜》海恩波著,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87年第三版。

《香港基督教會史》劉粵聲主編,香港浸信教會出版,1996年第二版。

“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 1807-1907” by D. MacGillivray, 1907, pp. 2-17, 251, 554。

中國內地會月刊英倫版《億萬華民》(“China's Millions”London Edition)1934年第143至144頁。

北美版《億萬華民》(“China's Millions”North American Edition)1930年第19頁;1935年第185頁。

《中國基督教史綱》王治心著,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59年初版,1998年五版。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060602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09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