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宗教革命下的「新使徒教會」
慕賢思
第二次的宗教改革
1980 年代末,宣教學家觀察到三個現象:第一是非洲獨立教會不尋常的快速增長。到如今,單在南非就有 16,000個獨立宗派。而今日在撒哈拉以南地區近50%人口是基督徒。第二是中國大陸,過去30年在種種政治與社會條件限制下,增長極快。第三是拉丁美洲的「草根教會」亦急促發展。他們中間很多大型教會的牧者均是在本土成長,全沒受外國差會或神 學訓練的影響。
但另一方面,在北美洲本身,美國的傳統宗派正處於危機。衛理公會、信義會、聖公會、長老會等在過去二、三十年裡會眾都不約而同地流失(註1)。這種此消彼長的情況,揭示出一個現象:我們處於歷史的門檻。自宗教改革以來,教會面對一個變遷最激烈的時代(註2)!教會必須有所更新、轉變,才能適應時代的變遷,不致被歷史洪流摒棄。我們預備好迎接變遷、跨越這歷史的門檻了嗎?
魏彼得(Peter Wagner)牧師綜合一群教會更新研究者的體會認為,這正是歷史中「第二次的宗教改革」!魏彼得認為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主要是神學上的;而目前的革新,不是信仰、神學原則上的改變,而是實務上的改變。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源於對腐敗了的教會的反動,而目前的革新運動,是對教會無法與現世社會文化產生關聯的反動。(註3)
在這運動下,一批新的教會產生。魏彼得曾想過不同名稱來稱呼他們,例如「後宗派教會」、「獨立教會」、「靈恩教會」等,但都不能有效地涵蓋他們所有特點。最後他參考《網絡雜誌》對教會 歷 史時期的劃分,把這世代獨特的教會增長運動,稱為「新使徒教會」運動(The New Apostolic Movement)。(註4)
新使徒教會的例子
「新使徒教會」有三項重要的特質:
- 這些教會比較能接近、反映新約教會的形態,把新約原則技巧地融入當地文化。
- 以向未信者傳福音為第一優先。
- 承認使徒時代的恩賜與職事在今天仍然活躍。
雖然到目前為止,參與這類新模式教會的人數無法確定,但1996年《世界基督 教百科全書》的編輯巴大衛(David Barrett),根據資料估計,那時全世界約有一億信徒參與這些教會。
這些增長迅速的教會,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巴西的「神國宇宙教會」(Universal Church of God),約有300多萬人。在歐洲,最大的三個教會為葡萄牙的「嗎哪教會」,由 1985年開始至今在國 內 開拓了 20多個教會,共約有 75,000人。倫敦的「坎興頓會堂」( KensingtonTemple),由 110個族群組成,約有 6,000人。匈牙利的「信心教會」,會友有 4,500人, 參加者則有 15,000人。 (註5)
在奈及利亞,從前是流體力學教授的阿迪部牧師( E. A. Adeboye),帶領「救贖教會網絡」。他在一條高速公路旁邊,建了一座四面通風、只有屋頂及柱子的建築物,長一公 里、寬半公里。 每月第一個星期五, 讓 50 萬人在那兒聚會!而在阿根廷,估計有15萬會友的「平安愛之波教會」買下一間有 2,500座位的戲院,每週五天, 每天有18小時舉行聚會。周末更達 23小時之多!而在哥倫比亞波哥大的「國際靈恩宣教 中心」, 1996年有 10,000個家庭小組,1997年初更增至30,000個!
新使徒教會的特點
洛杉磯南加州大學的米唐納(Donald Miller),曾主持一個針對「葡萄園團契」、「加略山會堂」及「希望教堂」所作的研究。他列出了12項這些「新模式教會」的特點,並在《重新再創美國更正基督教》一書中發表:
- 1960年中期以後建立。
- 會友大多生於1945年之後。
- 神職人員不一定要受神學教育。
- 以現代形式敬拜。
- 十分看重平信徒的領導。
- 擁有廣大的小組事工。
- 神職人員與會眾多半穿便服。
- 看重對不同個人風格的包容。
- 牧者們多半謙卑、透明、不高 抬自己。
- 用身體語言來敬拜,不單以知性來敬拜。
- 肯定聖靈的恩賜。
- 以聖經為中心的教導。(註6)
米唐納又補充,「除了這些特點,還有一股喜樂與歡慶的靈在他們當中,與嚴厲的更正教傳統(特別是清教徒式的),形成強烈對比。」
此外,肯塔基州阿司伯特利神學 院的韓喬治(George G. Hunter Ⅲ)亦提出他看到「十個使徒會眾的特徵 」:
- 強烈的聖經內容。
- 熱切的禱告。
- 對失喪靈魂的憐憫。
- 對大使命的順服。
- 對人們的潛能有異象。
- 能適應福音對象的文化。
- 重視小組。
- 強固的平信徒事工。
- 每個會友與慕道友也從平信徒處得到牧養。
- 有許多針對未加入教會者的事工。(註7)
而魏彼得本人則列出九項新使徒運動的顯著特徵:新的名字、新的權力結構、新的領袖訓練、新的事工焦點、新的敬拜風格、新的禱告形式、新的財務系統、新的福音策略、新的優先次序。(註8)
對於教會復興,魏彼得又說 :「我聽到不少有關復興的說法都是在懷舊。集中於阿蘇撒街或威爾斯的復興,或艾德華茲、芬尼所帶領的復興運動。但事實上,很多當代復興的火種,都是今天聖靈工作之見證所點燃的,極少數是因為回顧昨天發生之事而引發的。」對於前人的榜樣,他認為「我們最好效法使用他們的原則,而不是仿效他們的程序。」(註9)
以異象和價值為導向
新使徒教會另一個重要特點,是以異象和價 值為導向。他們有幾項共通的、作為定向的價值觀(Compasspoint Values):
1. 有絕對規範的神學觀
就如凱丁(Dean Kelly)在Why Conservative Churches are Growing? 一書中指出,嚴謹的教會比寬鬆的教會增長得更快。原因是他們能更有效地向人解釋終極生命的意義。對事物、行為的價值標準,有更明顯的規範,以致對他們所信的對象、目標、信條有高度的委身,甚至願意為之受苦、犧牲。那些淡化其神學及倫理之絕對性的教會,起初似乎助人脫離了嚴謹的教條桎梏,因而沾沾自喜,但至終卻因不能承載人們真實的經驗,而逐漸被撇棄。
雖然很多新使徒教會都不會背誦使徒信經,但卻認同其核心信仰。綜合他們一致認同的神學觀,大致有三點:
承認聖經是絕對的真理和生活的準則。在信仰及生活行為上,是絕對的權威。
承認耶穌基督是神、是主。
確信一個人與耶穌基督的個人關係,決定他上天堂或下地獄(關係生命的終極意義)。在倫理道德上,也有三點共通的基本信念:人的生命始於受孕;同性戀是叛逆神的罪;婚姻以外的異性戀也是罪。和很多主流教會相反,是新模式的教會非常強調生命的改變。而且深信福音能給人改變的力量!這確信可能源於不少事奉者、牧者,過去也曾有吸毒或陷於不同罪惡困境的經驗,因而更深體會福音的大能!
2. 向外展望的教會觀
由於深信接受福音與否,決定一 個人永恆的命運,新使徒教會有熾熱的心志為基督贏取失喪的人。許多傳統教會的存在,只為服侍會友,缺少 向外的動力。但新模式的教會以傳福音為教會存在、服侍的焦點。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在遠處、近處,務求引領更多人歸主。
3. 具異象的末世觀
新使徒教會普遍具備一種具異象的末世觀(Visionary Eschatology)。他們對過去很多關乎末世論神學觀點的分歧,例如前千禧年派、後千禧年派,或災前、災中、災後被提等爭論都淡化了,卻把末世觀的重點放在神 國度的得勝、推展。他們強烈地相信得救的人會前所未有地加增,撒但的營壘會被推翻,黑暗的勢力至終會崩潰,神國度的進展是無法抗拒的。
4. 授權與信任新的領袖
新使徒教會的組織架構往往是較為個人化,重視溝通,建立互信關係,擺脫傳統宗派單向地由上而下的治理方式。並著意授權、信任新興的領袖,讓他們能放膽地工作,釋放新的動力和創造力。
以聖經教導為中心
這些新模式的教會,並不止於第三世界地區或者具靈恩背景的教會;又或者必須自立門戶,方能改革。北美好些具備更新模式的教會,並不是走靈恩路線的,柳溪社區教會(Willow Creek Community)及豐收基督徒團契(Harvest Christian Fellowship)都是其中的例子。而澳洲的神召會,則是在其宗派內進行革新而走上復興,並未「另起爐灶」。
豐收基督徒團契的創立者勞瑞(GregLaurie),1970年17 歲半時信主,19 歲 便開始牧養工作。他學設計出身,參與加利利會堂(Calvary Chapel),信主後花上很多時間研經,更替查克史密斯(Chuck Smith)牧師的講道小冊配製漫畫。20 歲那年,他被教會派往Riverside一所聖公會協助 他們帶領年輕人的查經班,這查經班便迅速增長到300人,原來的禮堂也容不下。最後他們決定另覓地方建立教會。 史密斯牧師為他們覓得一個地方,付了首期。下一個主日他們進去聚會時,已經有500多人。
一個才 20 歲的年輕人,沒受過正式的神學訓練,怎能開始一間教會?他們在主日晚上聚會,週三晚也有聚會,由勞瑞負責。主日崇拜則邀請一位50來歲,較有資歷弟兄負責。勞瑞決心學習加利利會堂,在聖經教導上下工夫,從以弗所書開始,逐卷講解。起初,他只在週三 晚 的聚會 查 考聖經,主日晚上拜的效果遠不如週三晚的查經聚會。他遂深深體會到只有紮實、穩固的聖經教導,才能餵養羊群。而健康的羊亦自然會繁殖。
過了一段日子,主日早上崇拜平均人數保持在 60人左右,而晚間崇拜則已接近1,000人!這時勞瑞仍有感於自己太年輕,不敢向較年長、成熟的人講道,直到一次負責日間聚會的弟兄心臟病發,他才接替他。後來那位弟兄蒙召到中國事奉,勞瑞便繼續負責主日崇拜,往後人數漸增,成為教會最主要的聚會。
避免製造「屬靈消費者」
勞瑞回顧,多年來他們並無刻意追求成為大教會,卻努力成為一間堅固、健康的教會。勞瑞注意到,教會單追求人數的增長,很易落入製造一群「屬靈消費者」的陷阱,滿足會眾 的需求,多於成為合神心意的教會。
他說:「今天許多傳統教會之所以變成當代文化的局外人,是因忽略了人的需要??基督徒找到許多服侍的新管道,是因看到周圍人真正的需要。不但看到,而且關心??但對用心良苦、非常吸引人的方式也要小心──不要讓那些方式轉移了我們的焦點、時間和精力,不再注意使徒行傳中所顯示的,神對教會起初的心意。」(註10)
勞瑞以穩固的聖經教導為基礎,並根據使徒行傳二章42至47 節,總結出四項教會維持健康成長的基本要素:1.是敬拜的教會。2.是傳福音的教會。3.是不斷學習的教會。4.是充滿愛的教會。豐收基督徒團契至今是全美國十間最大的教會之一。
附註:
- 從1968至1994年,美國主流宗派的會友數目不斷下降。聖公會從 300萬降至 250萬。衛理公會從 1,100萬減至 860萬。 長老會從 420萬減至 370萬。聯合基督 教會從 200萬減至 150萬。(《教會大地震》,15頁)
- 社會學家巴喬治(George Barna 說:「社會學家??都同意今天社會的變化速度比任 何時候都快。我們的文化 每 三到五年便重新再創;我們的行為模式 每十年改變二到三次。因此我們的教會 也必須不斷地更新。」(《教會大地震》, 21頁)
- 魏彼得參考的作者有謝萊(Lyle Schaller)、米唐納(Donald Miller)等(《教會大地震》,40-41頁)。
- 1995年9月4日《網絡雜誌》,這樣劃分教會 歷史:「使徒模式」(第一至三世紀)、「基督國度模式」(第四至二十世紀中葉)、「新使徒模式」(二十世紀末到廿一世紀)(《教會大地震》,42-47頁)。
- 《教會大地震》,51-52頁。
- Donald Miller, Reinventing American Protestantism , P.20。
- George G. Hunter Ⅲ, in Leadership Network Forum, 1996.
- 《教會大地震》,64-65頁。
- 同上。
- 《顛覆世界的教會》,57-58頁。
參考資料:
- 《教會大地震》(Church Quake!)魏彼得(PeterWagner)著,余國亮、高俐理譯。
- 《顛覆世界的教會》(TheUpside-Down Church)葛列格.勞瑞(Greg Laurie)著,劉如菁譯。
- 《山道》(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期刊),黃厚基:「舊瓶新酒:新使徒教會運動初探和複雜領導模式的挑戰」,香港:浸信會神學院,2004年12月,145-168頁。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060301
轉載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0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