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比梦更美好

Scott Schaefer

我8岁时父亲因心脏病第二次发作而去世。他第一次心脏病发是在母亲怀我的时候,幸好转危为安,让我能有对父亲的记忆。9岁那年,母亲再嫁。上大学后,我选择了金融专业,梦想着将来能成为一名成功的银行家。

有一次,同学们组织了一个学圣经的聚会,邀请我参加。虽然我有一本圣经,但我是既不看它,更不懂它。我不知道要不要去这个聚会,於是便问那些非基督徒同学。没想到,那些同学反倒建议我去看一看,以便了解基督徒同学们到底在做些甚麽。

那次学的是“创世记”和“约翰福音”。在带领人的解释下,我觉得上帝说的话很有道理,圣经其实很有意思。从此以后,我就坚持去学圣经。

不久,也就是1997年10月的一个星期六,聚会的同学们要去参加一个夏令营。他们邀请我参加。那天本来有一场全国大学生美式足球决赛,这是我最爱看的运动,而且其中一队是我最喜欢的球队。我已买了昂贵的门票,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去了夏令营。

那次夏令营大约有1,000人参加。我们集体唱诗和听道后,开始分组活动。我首先参加“上帝在我身上究竟有甚麽旨意”那小组,大家都能从圣经中找到对自己生命有意义的经句,来见证上帝在自己身上的作为。可是,我不懂多少圣经,也不知道上帝到底对我说了甚麽,实在感到一头雾水。

接着我选了“永生的天堂”小组。我走进那房间,只有老师一人坐在那里。我坐下等了一会,仍没有人来,我感到紧张起来。我一个人面对老师,会不知如何问问题和回答问题。我真想离开,但又不好意思。我想着要以甚麽藉口溜走。如说去厕所,又不好带上圣经和笔记本;我只好硬着头皮呆在那里。

这时,对面学习小组的老师过来,和我这边的老师说话,我仍没找好理由,更不好就这样打个招呼离开。上课时间到了,对面的老师走后只剩下老师和我。老师告诉我,第一堂学习,这个组来了30多人。即是说,对这课题感兴趣的人第一堂已来了;於是,老师便单独给我上起课来。

他那天给我边画图边引用圣经的经句解说。他先画了一个地平线,两端写上人和上帝两个字,人和造他的上帝和谐相处。一天,人违背了上帝的诫命,偷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而使“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马书三23),人与上帝之间的地平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鸿沟。这个鸿沟老师画了一个很宽很深的U字形,人与上帝分隔两边。因为“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上帝隔绝”(以赛亚书五十九2)。

这个分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分离,而是死罪,“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六23),原本不死的始祖因为受到定罪,从此人的肉身有一天都要“归於尘土”(创世记三19)。可是,死却不是一了百了,死后还有审判,审判后再进地狱。“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马可福音九48)因此,人就想方设法要与上帝和好,比如做好事行善,到教会奉献金钱,以动物来祭天等等。虽然这些行为丶动机都为接近神,由此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宗教信仰,但都跨不过这道鸿沟。后来父神上帝派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用十字架跨在那鸿沟之上,使信祂是上帝儿子的人能以此为桥,来到父神面前,罪才得被赦免。

老师不断带着我翻看圣经的出处,如约翰福音三章16节:“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一章12节:“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罗马书十章9节:“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祂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等等。总之,信耶稣就能罪被赦免,将来死后也能远离地狱,复活进入天堂。

老师画了一个大十字架正好跨在鸿沟之上,如一座天桥,人终於能藉着它渡到上帝的那一边。

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救恩的基要真理就这样被勾勒出来,让我一下开了窍。特别是他让我背约翰壹书五章11至13节,其中有一句说:“人有了上帝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上帝的儿子就没有生命。”这对我帮助很大。人都有一死,原来都是罪的原因。而人死后的结局又如此不同,这个结局不是自己拼命努力能改变的,只要真心认耶稣为救主就有永生。

老师最后很郑重地问我,这些道理我是否明白了?我相信多少?是二分之一,还是五分之三,还是百分之百?我当时脱口而出:百分之百相信。於是,他领着我做了决志祷告。那一刻,我真正成了基督徒。

从此,我爱上学习圣经,并乐意与人分享圣经真理。第2年2月开始学习带领查经,4月在佛罗里达州海边的一个大学生基督教布道会上,领了一个与会者信耶稣。他很兴奋,我也特别高兴。夏天,我随大学生讲道组到不同教会讲道。

这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怎麽也睡不着,不住祷告,心中有感动要服事上帝。之后,在上帝的呼召下,又得教会领袖们和同学鼓励,我大学毕业后,就放弃作银行家的梦想,走进了神学院,后来成了牧师。多少年来,我一直为这抉择心中充满感恩。 (天仆采访)

(作者是Winfield Evangelical Free Church 的主任牧师)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100203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574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