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关系—心理学家克雷布(Larry Crabb)一席话

冯尔正丶余铭志译

克雷布多年任临床心理学家和辅导学教授,到了二○○一年忽改辕换辙,成立“新路服侍”(New Way Ministries),强调人类心灵里最需要的不是别的,而是与上帝有密切的关系。他长於处理“破碎的梦”,指导基督徒如何彼此关怀及如何触及他人生命,导致生命成长和有意义的人生。以下是《抉择》月刊(Decision)记者与他的一席话。

(问--记者,答--克雷布)

问:你数年前改变事业的方向,原因何在?

答:我根据两个神学观念改变我的事业。一是“三一神”观,二是“新约”观。首先,我反省过去所做的心理治疗,并没充分运用“关系”的力量。我相信促使一个人改头换面的力量,不是来自我们替他做甚麽,而是必须有人与他肩并肩站在一起。“治疗”一词含优越感,彷佛说:“我知道怎样处理你的问题。我来帮助你。”就如牙医和医生替人治病一样。可是我不把自己看作医生,我将自己看作他们的朋友。我想,上帝(三位一体)也存在着相互关系,那麽祂自然期望我们看重人际互动关系。因此我就放下心理治疗,转向着重灵性问题。

其次,在“新约”的大前提下,我相信上帝已经将渴慕祂的心赐给信祂的人,因此,不是我来医治某某人,而是我去把上帝已经放在他里头的东西释放出来。这样一来,我对心理治疗和辅导的理解,便大不一样。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放弃了心理治疗,成立“新路服侍”。这名字来自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的话,他说:“我们既然在捆我们的律法上死了,现今就脱离了律法,叫我们服事主,要按着心灵(心灵:或作圣灵)的新样,不按着仪文的旧样。”(罗马书七6)我想:“假如真有『新样』,有从上帝而来新的生活方式,不是老墨守成规,那麽我绝不想错过。我希望上帝的灵在我身上作工。”

问:那麽你的新方法是否比旧方法有效?

答:若你问是否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答案是否定的。但若你问,是否因为更接近上帝,随着日子而逐渐得着更彻底的医治,答案是肯定的,新的方法更有效。

我并不否定很多人看了精神科医生丶心理学家或辅导员後,婚姻有所改善,厌食症或抑郁症减轻。那麽,这些方法岂不都有效吗?对。但我仍不禁问:“若以上帝为轴心,情况将如何?”

上帝当然乐见厌食病人进食丶性暴力受害者抬起头来做人;但这不是终极目的。上帝的终极心意是让我们与基督耶稣更亲近,这样我们便得到不同形式的医治。心中的焦虑丶厌食症和抑郁症,以及纵欲等等问题,无形中得着改善。但是,治疗的核心是与上帝建立更深关系,不是重建自我形象和思维,让自己感觉好些。

问:有些人经常失足,他们想:“上帝仍爱我吗?我落到这个地步,难道仍可与上帝建立深入的关系吗?”你对这些人有甚麽话说?

答:一位属灵长者对我说,基督徒不论处於任何光景,都能感恩。当上帝在你身上作工,或透过你工作,你因为祂的能力丶信实与同在,献上感恩。你跌倒时,仍可称谢祂的恩典。

当你的心灵被上帝深深吸引,你必察觉到,你和基督有若云泥,你太不像基督了。但同时,你也看到自己渐渐成长,你会为此献上感恩。是的,你会成长。我举个例,有人二十年来都做色欲的奴隶,这个问题他必须严肃处理。假如他对上帝的赞美感恩是有内涵的话,那麽,色情的力量便无法辖制他。他有力量重新做人,有力量过圣洁道德的生活。但假如他仍旧不住挣扎呢?我不会揍他,但希望他明白“破碎”的意义。希望他明白上帝的恩是何等深,以致他的生命有所变化。不过,无论怎样变化,仍不能完全。

问:现在市面上流行教人自助的书,大家用很多方法来改善自己。你觉得这些书有甚麽问题?

答:这些书最大的问题是忽视破碎。它们将焦点放在“改进”。信息是:“你可以表现得更好。你可以更幸福。”这些书多提供一二个程式,说:“你如此如此,便收这般这般果效。”

你不禁问,那麽自我成长是为了甚麽?目的不外乎满足自己。我们希望自我感觉更好;希望照镜子时能说:“干得好!我比从前进步了,幸福了!”

圣经并不是这样教我们;圣经教我们更看重讨上帝喜悦。所以我对这些自助的书颇有抗拒。上帝在人身上的目标非经“破碎”不能达成。这些自助的书对於破碎只字不提,反教人把自足当作基石。

很多辅导——包括不少基督教辅导——都只是将情欲社会化。举例说,某人有婚外情,我们都同意这是罪,不当继续下去。但是,不也有很多人砍断婚外情吗?若不悔改,若不经破碎,灵性丝毫没进步。

问:大作《破碎的梦》谈到,当一个人饱受打击之时,当如何自处。请问当怎样自处?

答:我认为人非经心碎绝望,就无法比平常更深认识上帝。当我听说你心碎时,我为你难过叹息,与你同哭,但同时,这也是个更深刻认识上帝的良机。

有一位女士,她两个儿子都患了绝症。一个一年多前去世,一个性命垂危。这女士在上周对我说:“我的心很痛很痛,但我不求减少痛苦,因为痛苦迫使我更亲近上帝。我从来不知道我能与上帝如此接近。”

我诚心希望有别的方法催迫我们更亲近上帝,但是苦难由不得我们做主。上帝容许苦难,我们只能把握机会信靠上帝,信祂自有主张。

要知道,上帝并没答应我们风调雨顺;假如答应,祂当然能做到。因为祂有能力。那时,我们也可给祂提点意见。但是上帝并没采纳我的意见。因此我只能相信上帝有更高的目标。也许上帝无能,也许我们必须重新界定祂“好处”的定义。显然,正确的选择是後者。

我的弟弟十四年前因飞机失事丧生,那时,父亲收到一个属灵长者的来信说:“你可以永远相信那位为你而死的主。”他的意思是,在我们最痛苦最黑暗的时刻,上帝的爱仍涌流不息。

Oswald Chambers 说,罪的根源在怀疑上帝不怀好意。上帝容许我遭难,还能说祂好吗?答案是我们必须明白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旨意不是叫你生活舒适,祂是叫你因为祂而心灵得着满足。

问:我们遇难时,总想是魔鬼在捣鬼,或者上帝试验我们的信心,这两种看法有问题吗?

答:有问题。基本上两种看法都无非为了解决难题。假如是魔鬼捣鬼,那麽我们只要打倒魔鬼,便平安大吉。若上帝要我们学功课,言下之意是:“我得加紧学习,早点毕业,这样便早点离开困境,得以喘气。”

其实我们当了解,患难有更深层的意义。在我们最倒楣的时刻,上帝仍有美意。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与魔鬼作战,或赶快学习功课,好让时来运转。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放下自己,愿上帝的旨意成就——最终就是更接近上帝。

问:有些人并未因为挫折而更接近上帝,反更灰心失意?

答:我认为我们对上帝的应许有太多假设。我做了五十二年基督徒,并不是每天都感觉与上帝关系好得不得了。我不是说我没感觉。我有感觉;但是,现在的问题往往是好多人用音乐,用气氛,用甚麽甚麽制造感觉,不是真的被上帝的圣灵摸着。

我看,我们对信仰失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迈向成熟必经之路。使徒保罗在罗马书第八章提到“叹息”。倘若我们遇见他,他可能对我们说:“是的,耶稣基督的能力显在我身上,可我并没从此一帆风顺。我见过复活的救主,可现实是:我被囚在狱中,孤单,冷清,吃尽苦头。不过,无论在甚麽景况,我都知足。”

“知足”不等於“感觉好”,这字在原文希腊文中,不是一个感性的字。它的意义是:“无论发生甚麽事,我里面有足够的力量坚持下去。”一个不叹息的人是一个不面对现实的人,因为圣经说所有的受造物都一同叹息劳苦。(参罗马书八22)

路易斯(C. S. Lewis)说得好,他说:“上帝在我们回天家的途中,筑了不少休息站,但祂不要我们误会世界是我们的家。”也许有人想:“我信耶稣二十年了,仍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我的想法是,这是理所当然的,不值得大惊小怪。重点是:我们要把握机会,不要逃避,要将苦难看作是你更深信靠上帝的大好机会。

(This article was taken from Decision magazine, by Bob Paulson, October 2005; 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 used by permis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原作者允准请勿转载。)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060303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527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