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拯救

远志明

关於道对人的拯救,老子谈了四点:

第一,世人沉沦在罪与死中,极需拯救。

老子说最大的罪,就是贪婪。人们一味追求享乐,人心诡诈,恃强凌弱,世上没有美善,只有争斗丶盗贼丶淫乱,当权者是犯罪头子…。1以此形容今日,也不过分吧?

罪的代价是死。老子说,罪使人“出生入死”:一生出来,就进入死亡。为甚麽?世人太贪婪今生了,不慈不爱丶不俭不洁,只顾争竞不已,着实离死不远。世人背离大道,自恃其能,极尽聪明,偏行己路,早已注定灭亡。2

第二,人凭自己的智慧和道德不能自救。

圣经将亚当夏娃吃智慧果归为“原罪”。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人的智慧诡诈多端,必然祸国殃民,最好拒绝人间学问,保持无忧无虑的心。他感叹说:“谁能明白通达到超越人智丶摆脱知识的境界呢?”3

圣经认为人间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4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人间的仁丶义丶礼丶法虚弱不堪:“失了道,才强调德;失了德,才强调仁;失了仁,才强调义;失了义,才强调礼法;所谓礼法,其实是祸乱的端倪了。大丈夫立身於丰满,不要浅薄;立身於朴实,不要虚华。”5犹太人“十诫”虽好,却行不出来。直到圣者耶稣给人新心,成就“新约”,圣灵的果子就超越了一切律法。老子也期待圣人普化大道,使人进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境界。

第三,拯救的内涵,是悔改丶回头,进入永生。老子用“止”丶“反”丶“复归”丶“久”等概念,说明了这一内涵。

止:人类必须停止贪婪追逐,方能免除危险,得享长久的生命。“止”的更深含义是人不僭越上帝,谦卑持守人的本分。老子说:“名声与生命,哪一样与你更密切呢?生命与财富,哪一样对你更重要呢?得世界与丧生命,哪一样是病态呢?知道止息才能免去危险,得享长久生命。”6这岂不像耶稣的话麽:“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麽益处呢?人还拿甚麽换生命呢?”7

反:“反者,道之动”。得救不是靠有为进取,乃是靠无为顺道;不是为学日益,乃是为道日损;不是追求享乐丶刚强和荣华,乃是甘守纯朴丶柔弱和屈辱。8“因为人所尊贵的,是上帝看为所憎恶的,”耶稣这样说。9

复归:“复归其根,复守其母,复归其明,复归於无极,复归於朴”等等。10止住追逐,反於世界,就是为了回到生命本根丶天地之母,即道。“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你们得救在於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於平静安稳。”11

久:老子大讲永生不死之道,以致有後人误解,练起长生不死术来。其实老子讲的不是肉身,乃是信仰,是得道与背道的不同结局:背道者“出生入死”,得道者“无死地”;背道者“不道早已”,得道者“死而不亡”,又有“没身不殆”丶“无遗身殃”等等。12

试读第六十二章:“道为万物之主,是善人的宝贝,罪人的中保。美好的言词固然可以换得尊位,美好的行为固然使人得到尊重,然而人的不善岂能除去呢?所以,就是立为天子,封为三公,财宝无数,荣华加身,也不如住在大道里。古时候为甚麽重视道呢?不就是因为在道里面,寻求就能得着,有罪能得赦免吗?所以道是天下最宝贵的啊!”13

第四,拯救的盼望,在於“道的化身”圣人。老子说,圣人承袭上天之光来拯救世人,世人藉着这光,复归於光明之道,承受永生。老子笔下这位“道的化身”圣人,酷似“道成肉身”的以色列圣者耶稣,稍後详谈。14(神光之下话老子之四)

注:
1. 《老子》46章:罪莫大於欲得。又12丶25丶75丶19丶53丶3丶67丶29丶18丶77丶2丶20丶58章。
2. 《老子》50章:出生入死。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67章。又76丶42丶30丶52丶55章。
3. 《老子》18丶65丶19丶10章:以智治国,国之贼。见素抱朴,绝学无忧。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4. 圣经以赛亚书六四6。
5. 《老子》38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乱之首。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6. 《老子》9丶32丶44章:知止,可以不殆。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7. 圣经马太福音十六26。
8. 《老子》40丶65丶48丶28章: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守其雌,守其黑,守其辱。
9. 圣经路加福音十六15。
10.《老子》16丶28丶52丶64丶80章。
11. 圣经以赛亚书三十15。
12. 《老子》50、33、16、44、33、52章。
13.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有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14. 《老子》27丶52章:圣人常善救人,是谓袭明。用其光,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19981206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440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