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基督教自說自話

黃昆寧/張宇理

黃昆寧

感謝貴刊,讓我有機會進一步認識神。可是我還有許多解決不了的問題。

恕我直言,我覺得基督教有點兒自說自話。例如,一個患有絕症的病人,若他最後能僥倖生存,這可說是上帝對他的恩典,若他最後不治,這又可以說是上帝另有更好的安排。那麼,信仰上帝真的純粹是倚靠自己的信心?

有些人信仰上帝,因為他們感到上帝給他們恩典,但為甚麼我感受不到呢?那些所謂“恩典”,例如一份稱心的工作,可能在沒有信仰的情況下,仍然會出現的,為甚麼要把它歸功於信仰呢?

有人認為宇宙、大自然,以至於人體的結構,實在太過精妙了,一定是由創造而成的。我可以接受這個說法。

但是,當我不斷的思索的時候,我又會想,人們把這位創造者歸結為神,那麼這位創造者又是從何而來的呢?人們不能相信宇宙是自然而有,為甚麼又能相信那位創造者是萬物之始?

也許由於我是一個理實感很強的人,而信仰畢竟有點兒和現實有距離。不是我不願意去a

我觉得基督教自说自话

黄昆宁/张宇理

黄昆宁

感谢贵刊,让我有机会进一步认识神。可是我还有许多解决不了的问题。

恕我直言,我觉得基督教有点儿自说自话。例如,一个患有绝症的病人,若他最後能侥幸生存,这可说是上帝对他的恩典,若他最後不治,这又可以说是上帝另有更好的安排。那麽,信仰上帝真的纯粹是倚靠自己的信心?

有些人信仰上帝,因为他们感到上帝给他们恩典,但为甚麽我感受不到呢?那些所谓“恩典”,例如一份称心的工作,可能在没有信仰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的,为甚麽要把它归功於信仰呢?

有人认为宇宙丶大自然,以至於人体的结构,实在太过精妙了,一定是由创造而成的。我可以接受这个说法。

但是,当我不断的思索的时候,我又会想,人们把这位创造者归结为神,那麽这位创造者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人们不能相信宇宙是自然而有,为甚麽又能相信那位创造者是万物之始?

也许由於我是一个理实感很强的人,而信仰毕竟有点儿和现实有距离。不是我不愿意去相信,而是我总觉得克服不了自己,不知怎样才能令自己相信。我总觉得,没有信仰,我仍然活得很好。

基督教徒会说,人的生命不限於今生,人会有永生,只要相信神。但很坦白的说,我是一个不在乎有永生的人。我从来不介意自己能活多少天,因为我不认为生存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相反,若我真得到永生,但又不能和自己的朋友丶家人一起(我有一些过了世的亲友,他们都不是基督徒),我也不会快乐的。

对不起,我以上的话,也许有点儿不敬。我不能说自己完全不信神,但肯定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希望你们帮助我,让我可以令自己去相信神。

张宇理

在《三国演义》里,有一回记载,蜀主刘备大败於东吴陆逊,蜀将黄权引兵降魏。近臣奏请问罪其家属。刘备信黄权降魏自有不得已原因,仍给禄米养其家属。消息传到魏,说刘备将黄权家属皆尽诛戮。权说:“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家小也。”这就是信任,肝胆相照的信任。

许多人对上帝的所谓“信”,其实是测试丶考验,要上帝通过某些关卡,然後才“信”一会儿──过一会儿就不信了;彷佛以前是真空的,一笔勾销,须不断从头测试。常听人说:“如果上帝能医好某甲的病,我才相信祂。”但等某甲病好了,下次又听他说:“某乙病危,上帝若不治好某乙,就不是真神。”此段对白,此种测试,可以不住重演下去。请问,若有这样的朋友,他是信你还是疑你?

不信的框框

不信的人,常被困於自己多疑的框框。他们不自觉地把限制着自己的边界,套在别人,甚至上帝身上。在他们的框框内,上帝像一个人,身体健康与性命攸关,死了便完蛋了,甚麽也谈不上了;因此祂唯一能帮助病人的,是治好他的病。倘若祂没治好呢?那必是祂无能,不然便是见死不救,像人一样。

但是,上帝无限,又怎能受限制呢?上帝说:“我是全能的上帝。”

这可越出了不信者的想像范围以外了:“怎麽,连一个病人也治不好,也算全能吗?”他们已假设,上帝唯一可走的路丶可做的事是治病;除此以外,祂还有甚麽更适当丶更好的事可做?他们不能想像,上帝既能治病,又还有别的丶更好的路可走。

基督徒相信天父良善丶大能丶慈爱:“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他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祂的人麽?”(马太福音六30,七11)在世上我们虽有苦难,但可以放心,因主耶稣已经胜了世界。祂是道路丶真理丶生命;我们不必忧愁,在天父家里,主已为我们预备地方。(约翰福音十六33,十四1至3,6)

我们如是相信,所以推出来的结论,与主耶稣说的吻合:上帝能赐更好的。你不信,所以不这麽推理。这不是谁不推理,或推理错误的问题,而是双方的大前题根本不同。你不能明白信的人,是因为我们信的,不在你的框框范围之内。

不信的人也有恩典

谈到恩典,就有人问:为何基督徒把寻常事都说成恩典?难道你们不知道不信耶稣的人也有“所谓恩典”吗?

我们当然知道。甚至知道敌对上帝的人也蒙恩典;并且也没听过当今世界十大富豪谁公然自称是基督徒的。可是这说明了甚麽呢?正好说明了主耶稣的话很对:天父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福音五45)。天父的心胸宽广,人不感恩,祂也赐恩,绝不跟人小器计较。

不感受恩典只是不感受到而已,并不等於没有受恩。君不见世间许多忘恩负义的人和不孝子女吗?俗语说,“养子方知父母恩”,“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人性迟悟,後知後觉,乃经验之谈。并不能说,在我们的前半生,还没感受父母恩时,父母恩不存在。人性最大的困难之一是,未“感觉”丶未领悟时,仍自以为是丶自以为知。

无底的问题

第三,你问:创造者从何而来?这问题其实你已知道答案,不过你不愿接受这个答案。所以问:人既不能信宇宙万物自然而有,那麽又为何能信创造万物之神自有?

显然,你:

一丶不相信上帝是万有之始。

二丶也不能接受“第一因”这个概念。若别人告诉你,甲是第一因,你就会问:“那麽甲之前是甚麽?会不会是乙?”

别人答:“不是。第一因即在他之前再没别的。倘若在甲之前,乙已先存,那麽甲就不能是第一因了,乙方是。即到了最终的尽头是乙。”

那你又再继续问下去:“不是罢?为甚麽不可以有比第一因更先存的?会不会丙才是第一因?”

若别人答:“如丙比乙先存,则乙便不能算为第一因。丙才是第一因。”

接着你又再重覆你的台词,可以不断的问下去,直问到子子孙孙。一句话说穿了,你其实根本不能接受有第一因这个概念,怎麽答你也不会满意的。

本来发问是好的,问题叫人思考,因此寻得答案。可是,你的毛病出在甚麽地方呢?你的问题错在没底,否定一切答案,也不肯假设,好像是从真空里出来的。想你也知道,做科学研究须先有个假设,然後实验,或证明或推翻。认字也一样道理,别人告诉你这是“六”,你也须相信(或假设)是“六”,才可以继续学下去;不然你光在那里问为甚麽是六?怎麽不是四丶不是五等等,你是无法学下去的。许多自以为大智大慧的问题,其实都属於这一类,没底的,彷佛是从真空冒出来,漠视一切线痕迹索根据──造物者在天地宇宙间留下来的奇妙设计不算数,历史和考古学的证据不足信,神迹与预言的应验又不足信,人们在生活中的体验和经历也不足信,一个民族遵行或抗拒上帝的诫命所引致及承受的後果亦不能算数,你只在真空里埋首发问,如春蚕吐丝般不断吐问。然而即或春蚕吐丝自困,也有终止的时候,这种问题,却可以用同一句话问到永永远远。

只有一种本钱

我看你最大的问题是靠自己,你想“令自己相信”,你想得很多,这很好,表示你肯用心思。但你想来想去,不但没寻着出路,反倒令自己被困於理性绝路。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我给你打个比方:

有个人名叫阿福,看上了一幢房子,他极想买下。房主要价三十万元,阿福口袋里只有十万块。交易不成。阿福怨房价太高,非他力量所能购买。原来他忘了家中还有十万元,另外他在银行户口里又有十万。

很多人像阿福,忘记了自己还有别的本钱──我们从创造主领受了理性,但别忘了,我们同时也领受了感性和灵性。

纵目所见,许多人忘记了自己拥有多种本钱。有人一面倒,只知感性,常感情用事,很多事不能理解,和他们说话丶共事,简直有理说不清。他们注重感觉,不理性,也不灵性。太理性的人,又是钟摆的另一极端;他们甚麽事都理性分析,忘记了尚有感性和灵性;这些人很难了解别人心里的感受,欠缺人情味,无法体谅别人;对於伟大无比的上帝,他们也想理性分析,或说,也只会理性分析这一招;彷佛除了理性,他们就再无别的本钱;又仿佛只要制出这招,便足可应付天下各派武林豪杰的绝学。当然结果不够应用了,还使自己常陷於绝路困境。

其实,上帝赐我们的资本不少,我们若在这大千世界,把天父所赐丶林林总总的各样本钱丶本能丶恩赐和恩典,凑合起来,用得其所,我们至少可以突破目前好些困局。我说的特别是灵性方面。倘若我们理性研究历史丶考古丶社会丶自然等等科学之馀,同时又适当配合,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谦卑相信顺服祂,身体力行,遵从祂的教训,我们便会晓得耶稣基督是不是真理了。因为:

一丶“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一20)

二丶耶稣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八31至32)

你想感觉有神吗?你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神,恒久遵行祂的话,容让自己有时间成长丶成熟丶心窍和悟性开通,经历神,你便不能没有“感觉”。因为“耶和华与敬畏祂的人亲密;祂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诗篇廿五14)

贯彻到底,遵行主的话,你便要“感觉”到神,因为你经历过祂。

靠自己相信

我最後答覆你一个问题,你想“令自己相信”,但你知否:

一丶人不能靠自己相信:“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於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以弗所书二8至9)

二丶世人凭自己的智慧不能认识神,“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慧”,但“神乐意用人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哥林多前书一21至25)世人把上帝的救恩看作愚拙的原因,其实是自己不能明白;因即使退一万步来说,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刚强。

我们连神的愚拙也攀不上,祂的智慧更非我们所能领悟。认识上帝的途径不是要神迹,不是求智慧,而是凭信心接受十字架的救恩,让神的灵在我们心中启示。杯水焉能盛大海?承认自己渺小丶智能不足罢。谦卑来到上帝面前,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祂,遵行祂的话,求祂赐你信心,这便是你能为“自己相信”所做的事了。

相信,而是我總覺得克服不了自己,不知怎樣才能令自己相信。我總覺得,沒有信仰,我仍然活得很好。

基督教徒會說,人的生命不限於今生,人會有永生,只要相信神。但很坦白的說,我是一個不在乎有永生的人。我從來不介意自己能活多少天,因為我不認為生存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相反,若我真得到永生,但又不能和自己的朋友、家人一起(我有一些過了世的親友,他們都不是基督徒),我也不會快樂的。

對不起,我以上的話,也許有點兒不敬。我不能說自己完全不信神,但肯定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希望你們幫助我,讓我可以令自己去相信神。

張宇理

在《三國演義》裡,有一回記載,蜀主劉備大敗於東吳陸遜,蜀將黃權引兵降魏。近臣奏請問罪其家屬。劉備信黃權降魏自有不得已原因,仍給祿米養其家屬。消息傳到魏,說劉備將黃權家屬皆盡誅戮。權說:“臣與蜀主,推誠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殺臣家小也。”這就是信任,肝膽相照的信任。

許多人對上帝的所謂“信”,其實是測試、考驗,要上帝通過某些關卡,然後才“信”一會兒──過一會兒就不信了;彷彿以前是真空的,一筆勾銷,須不斷從頭測試。常聽人說:“如果上帝能醫好某甲的病,我才相信祂。”但等某甲病好了,下次又聽他說:“某乙病危,上帝若不治好某乙,就不是真神。”此段對白,此種測試,可以不住重演下去。請問,若有這樣的朋友,他是信你還是疑你?

不信的框框

不信的人,常被困於自己多疑的框框。他們不自覺地把限制著自己的邊界,套在別人,甚至上帝身上。在他們的框框內,上帝像一個人,身體健康與性命攸關,死了便完蛋了,甚麼也談不上了;因此祂唯一能幫助病人的,是治好他的病。倘若祂沒治好呢?那必是祂無能,不然便是見死不救,像人一樣。

但是,上帝無限,又怎能受限制呢?上帝說:“我是全能的上帝。”

這可越出了不信者的想像範圍以外了:“怎麼,連一個病人也治不好,也算全能嗎?”他們已假設,上帝唯一可走的路、可做的事是治病;除此以外,祂還有甚麼更適當、更好的事可做?他們不能想像,上帝既能治病,又還有別的、更好的路可走。

基督徒相信天父良善、大能、慈愛:“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麼?”(馬太福音六30,七11)在世上我們雖有苦難,但可以放心,因主耶穌已經勝了世界。祂是道路、真理、生命;我們不必憂愁,在天父家裡,主已為我們預備地方。(約翰福音十六33,十四1至3,6)

我們如是相信,所以推出來的結論,與主耶穌說的吻合:上帝能賜更好的。你不信,所以不這麼推理。這不是誰不推理,或推理錯誤的問題,而是雙方的大前題根本不同。你不能明白信的人,是因為我們信的,不在你的框框範圍之內。

不信的人也有恩典

談到恩典,就有人問:為何基督徒把尋常事都說成恩典?難道你們不知道不信耶穌的人也有“所謂恩典”嗎?

我們當然知道。甚至知道敵對上帝的人也蒙恩典;並且也沒聽過當今世界十大富豪誰公然自稱是基督徒的。可是這說明了甚麼呢?正好說明了主耶穌的話很對:天父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五45)。天父的心胸寬廣,人不感恩,祂也賜恩,絕不跟人小器計較。

不感受恩典只是不感受到而已,並不等於沒有受恩。君不見世間許多忘恩負義的人和不孝子女嗎?俗語說,“養子方知父母恩”,“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人性遲悟,後知後覺,乃經驗之談。並不能說,在我們的前半生,還沒感受父母恩時,父母恩不存在。人性最大的困難之一是,未“感覺”、未領悟時,仍自以為是、自以為知。

無底的問題

第三,你問:創造者從何而來?這問題其實你已知道答案,不過你不願接受這個答案。所以問:人既不能信宇宙萬物自然而有,那麼又為何能信創造萬物之神自有?

顯然,你:

一、不相信上帝是萬有之始。

二、也不能接受“第一因”這個概念。若別人告訴你,甲是第一因,你就會問:“那麼甲之前是甚麼?會不會是乙?”

別人答:“不是。第一因即在他之前再沒別的。倘若在甲之前,乙已先存,那麼甲就不能是第一因了,乙方是。即到了最終的盡頭是乙。”

那你又再繼續問下去:“不是罷?為甚麼不可以有比第一因更先存的?會不會丙才是第一因?”

若別人答:“如丙比乙先存,則乙便不能算為第一因。丙才是第一因。”

接著你又再重覆你的台詞,可以不斷的問下去,直問到子子孫孫。一句話說穿了,你其實根本不能接受有第一因這個概念,怎麼答你也不會滿意的。

本來發問是好的,問題叫人思考,因此尋得答案。可是,你的毛病出在甚麼地方呢?你的問題錯在沒底,否定一切答案,也不肯假設,好像是從真空裡出來的。想你也知道,做科學研究須先有個假設,然後實驗,或證明或推翻。認字也一樣道理,別人告訴你這是“六”,你也須相信(或假設)是“六”,才可以繼續學下去;不然你光在那裡問為甚麼是六?怎麼不是四、不是五等等,你是無法學下去的。許多自以為大智大慧的問題,其實都屬於這一類,沒底的,彷彿是從真空冒出來,漠視一切線痕蹟索根據──造物者在天地宇宙間留下來的奇妙設計不算數,歷史和考古學的證據不足信,神蹟與預言的應驗又不足信,人們在生活中的體驗和經歷也不足信,一個民族遵行或抗拒上帝的誡命所引致及承受的後果亦不能算數,你只在真空裡埋首發問,如春蠶吐絲般不斷吐問。然而即或春蠶吐絲自困,也有終止的時候,這種問題,卻可以用同一句話問到永永遠遠。

只有一種本錢

我看你最大的問題是靠自己,你想“令自己相信”,你想得很多,這很好,表示你肯用心思。但你想來想去,不但沒尋著出路,反倒令自己被困於理性絕路。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我給你打個比方:

有個人名叫阿福,看上了一幢房子,他極想買下。房主要價三十萬元,阿福口袋裡只有十萬塊。交易不成。阿福怨房價太高,非他力量所能購買。原來他忘了家中還有十萬元,另外他在銀行戶口裡又有十萬。

很多人像阿福,忘記了自己還有別的本錢──我們從創造主領受了理性,但別忘了,我們同時也領受了感性和靈性。

縱目所見,許多人忘記了自己擁有多種本錢。有人一面倒,只知感性,常感情用事,很多事不能理解,和他們說話、共事,簡直有理說不清。他們注重感覺,不理性,也不靈性。太理性的人,又是鐘擺的另一極端;他們甚麼事都理性分析,忘記了尚有感性和靈性;這些人很難了解別人心裡的感受,欠缺人情味,無法體諒別人;對於偉大無比的上帝,他們也想理性分析,或說,也只會理性分析這一招;彷彿除了理性,他們就再無別的本錢;又仿彿只要制出這招,便足可應付天下各派武林豪傑的絕學。當然結果不夠應用了,還使自己常陷於絕路困境。

其實,上帝賜我們的資本不少,我們若在這大千世界,把天父所賜、林林總總的各樣本錢、本能、恩賜和恩典,湊合起來,用得其所,我們至少可以突破目前好些困局。我說的特別是靈性方面。倘若我們理性研究歷史、考古、社會、自然等等科學之餘,同時又適當配合,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上帝,謙卑相信順服祂,身體力行,遵從祂的教訓,我們便會曉得耶穌基督是不是真理了。因為:

一、“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一20)

二、耶穌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八31至32)

你想感覺有神嗎?你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恆久遵行祂的話,容讓自己有時間成長、成熟、心竅和悟性開通,經歷神,你便不能沒有“感覺”。因為“耶和華與敬畏祂的人親密;祂必將自己的約指示他們。”(詩篇廿五14)

貫徹到底,遵行主的話,你便要“感覺”到神,因為你經歷過祂。

靠自己相信

我最後答覆你一個問題,你想“令自己相信”,但你知否:

一、人不能靠自己相信:“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二8至9)

二、世人憑自己的智慧不能認識神,“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但“神樂意用人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哥林多前書一21至25)世人把上帝的救恩看作愚拙的原因,其實是自己不能明白;因即使退一萬步來說,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剛強。

我們連神的愚拙也攀不上,祂的智慧更非我們所能領悟。認識上帝的途徑不是要神蹟,不是求智慧,而是憑信心接受十字架的救恩,讓神的靈在我們心中啟示。杯水焉能盛大海?承認自己渺小、智能不足罷。謙卑來到上帝面前,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祂,遵行祂的話,求祂賜你信心,這便是你能為“自己相信”所做的事了。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19960608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410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