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沉溺
方华
有一天家居附近发生工程意外,若干地方整天都没有自来水供应,我们家也受波及。政府派出了水车供应食水,总算解决膳食问题。晚饭过後,我打电话给住在附近的朋友,说:“可以到你家洗澡吗?”朋友哈哈大笑叫我们快去,还问要不要顺道在那边的游泳池游泳。
老三第一次到这位阿姨家,十分高兴也十分好奇。洗完了澡,她对姨姨家的淋浴设备大感满意,说:“这里不错,跟酒店差不多,只不过不能住宿。”老三一向很喜欢住酒店,所以可算是恭维的话了。阿姨听到这话,就邀请她什麽时候来住一住。
这个几岁的孩子充分表达了我们的时代气息,简言之就是消费心态。这是一个消费社会,好像什麽都是买回来的,包括亲切丶笑容,都归入“服务”之内。消费心态膨胀,大家惯常地买卖虚情假意,人际关系反而更生隔膜,人的真正价值也受到贬损。
有一回我在邮局买邮票,突然听到旁边另一个服务窗前,一个外籍老太太大声对正在为她办理事务的年轻女子说:“你为什麽笑也不笑?你应该对客人微笑!”那个样子有点愁苦的女子突遭叱喝,不知所措地冲口而出说:“对不起。”老太太扫视一眼旁边投过来的目光,板着脸孔继续大声说:“你用不着说对不起,你微笑就可以了!”那个女子勉强弯起嘴角,给对方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微笑”,老太太才肯阔步离开。
这一幕令我很难受,我很同情那个年轻女子。带着微笑的服务的确是令人更愉快,不过消费者的心态有时却很冷酷霸道:“我来消费,你要给我笑。你不笑,我就给你气受。”服务人员变成消费物品,难怪很多人厌恶自己的工作。
消费心态扭曲人心,无远弗届。有人认为自己辛勤工作养妻活儿,所以家人都得听他的。有人认为自己既是老板,大可颐指气使。即使在教会群体中,也泛滥着消费心态。有些会众认为牧者既是受薪的聘用人员,最好遵从大家的要求。有些信徒觉得教会必须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这一家办不到,就移师另外一家。
消费心态带给我们许多表面的亲切丶虚假的笑容,我们却失落互相的尊重丶真正的委身。
当耶稣说:“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祂难道是说,我会给你提供最全面丶最周到的关怀服务?不是的,耶稣是指出祂有最深广的爱,甚至愿意为所爱的世人舍弃自己的生命。但是,人也必须承认,自己是有罪的,人陷在罪中不能自拔,於是呼喊:“主啊,救我。”耶稣不是要增加市场占有率,所以吩咐门徒去传福音,祂是在乎人的死活。
耶稣应许信的人有丰盛的生命,也并非要给我们“生活质素超级市场”的大货架任君挑选,祂是要人透过跟从祂,活出生命最精彩的质素。消费也许是当今社会最有力量的字眼,却肯定不是生命的福音。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030108
转载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489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