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個痛而不苦的人

關國瑞

我們今日正生活在一苦難的世代,近年來的天災人禍特別多,也特別厲害;假如台灣的「九二一」大地震是天災,發生在紐約世貿大樓的「九一一」恐怖攻擊便是人禍!主耶穌昔日豈不曾說︰「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約翰福音十六33)我們的主並沒有否定苦難的存在,可是祂卻強調,在祂裡面有平安的應許。原來在苦難中才愈發顯出平安的寶貴,而這樣的平安才是真正喜樂的基礎。正如英國諺語︰ 「人生未嚐苦味,便不知快樂味甘。」

自古以來,苦難確實是個人生的奧祕,特別是每逢有大災難發生時,無論是否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都會很自然的問︰「為何神容許這樣的事發生呢?假如神是慈愛的,為何祂不攔阻惡人行惡呢?」等。我們可以理解的,因為這都是深受創傷的人自然的反應。其實,這些都是沒有答案的問題,假如硬要尋找答案,結果可能是帶來更深的失望和沮喪而已。我認為苦難的問題,最好不要隨便的解釋,因為若解釋不當,便可能使受害者苦上加苦,痛上加痛。

苦難既然是難以避免,我們又該如何面對苦難?並且在這樣的環境中,如何活出與眾不同的生命呢?

一、認識苦難的意義

對於我們一般所遭遇的苦難,大致上可以分為三方面的意義︰

1.「懲罰」的意義──

可以說是來自神對人類罪惡的審判,是犯罪的結果。可是我們要知道,每逢神要施行懲罰性災難之先,祂必定事前有警告,祂必定給人有足夠的機會悔改。這樣的例子在舊約歷史中屢見不鮮︰如挪亞時代的方舟事件、所多瑪和蛾摩拉被焚燒前的警告、約拿和尼尼微事件等。故此,我相信今日也不例外,神懲罰之先必有寬容、等待、憐憫和赦免!

2.「救贖」的意義──

有時候神容許某些苦難臨到某些人,是有祂特定的目的和意義,甚至帶有神聖的使命。歷世歷代中那些為義受逼迫的聖徒,那些為主受苦的宣教士,和那些為信仰而犧牲生命的殉道者,神藉著他們所受的苦難,將救贖的信息帶給世人。直至今日,雖然他們已經死了,卻因著信仍舊在說話。

3.「不明」的意義──

有時苦難的來臨是我們無法明白,更是無法預知的,正如舊約聖經中約伯的遭遇,那些自義者偏見的解釋,只是徒增受苦者的傷痛,於事無補,於人無益。苦難不但是個人生的奧祕,它也沒有完整的答案,但只能肯定苦難並非全是負面的;苦難讓我們認識人的有限,使我們學習謙卑。苦難也讓我們認識神,使我們更依靠祂。正如葛培理牧師在為「九一一」受難者追思禮拜中說︰「我們人類常常在苦難中成熟!」

二、人對苦難的反應

主耶穌曾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數千年前約伯也曾說過︰「日子短少,多有苦難。」(約伯記十四1)可見苦難不但是「有」而且是「多」。其實,我們每日都活在不同形式的苦難中。一般人對於苦難的反應,大概可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未痛先苦
第二種是︰一痛即苦
第三種是︰痛而不苦

那些「一痛即苦」的人非常普遍,也可說是自然的反應。但那些「未痛先苦」的人則非常可憐,甚至可能有時白白受苦。唯獨「痛而不苦」的人生卻是積極又得勝的人生,他們也是普通的人,卻可承擔著超乎一般人所能承擔的苦難。

生長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蓮娜瑪麗亞(Lena Maria)是個天生的殘障者,她生下來便沒有雙臂,而且僅有一條腿是正常發育的。然而,她因著對耶穌基督的信仰和父母親偉大的愛,使她能勇敢地活下去;憑著那一條腿,她學會了彈琴、繪畫、烹飪,甚至駕駛汽車。她還憑著那條腿參加了殘障者奧運會,最後還拿了游泳金牌。有記者訪問她︰「妳是否曾埋怨過?」她說︰「當然有,因為我和你們一樣是普通人;可是我從沒有因為我身體的殘缺而埋怨神!」最令我感動和得幫助的是她說︰「神假如行神蹟醫好我的身體,我當然很快樂;可是我今日這樣的身體仍然活得快樂,已經是個神蹟了!」

親愛的弟兄姊妹,您今日是否仍需要因著神蹟才能快樂?還是因能夠快樂得活著,就已經是個神蹟了呢?蘇格拉底說︰「苦難是磨練人品格的最高學府!」

三、痛而不苦的人生

請注意神的話語如何教導我們,到底我們的信仰在苦難的人生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曾罹患鼻咽癌,現已回天家的楊牧谷牧師曾說︰「信仰不是用來解釋苦難,也不是用來逃避苦難,乃是幫助我們能承擔苦難!」

聖經中有三個基本的真理,可以幫助我們如何在苦難中過得勝的生活,作個痛而不苦又喜樂的人︰

1. 保羅的教導--堅定的信心(羅馬書五1至5)

使徒保羅在這段經文中重複提到「歡歡喜喜」,根據經文的意義,我們能夠活出喜樂的人生,主要是在乎「信心的認知」,特別在苦難中有兩件事我們要堅信的︰

第一,是在「恩典中」歡歡喜喜,雖然受苦,仍然相信自己是活在恩典中,這個恩典就是與神和好,這個正常又美好的生命關係是任何人、事、物都不能破壞的,因著有這個蒙恩的地位,我們在苦難中便仍然能夠歡歡喜喜。

第二,是在「患難中」歡歡喜喜,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生」表示是生命的結果,苦難能夠幫助生命成熟和成長;故此野外的花卉樹木為何較在溫室成長的堅強,便是箇中原因了!

2. 摩西的禱告──智慧的祈求(詩篇九十14至15)

「禱告」可以說是在苦難中我們很自然的反應,可是能否發出有智慧的禱告,卻是屬靈生命的極大學問。摩西的禱告是︰「求你使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他第一個禱告(14節)是求「在神愛中喜樂」,而且是「早早飽得」神的慈愛,原來愛能使人剛強,使人滿足,更使人有盼望;正如先知耶利米說︰「我們不至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至斷絕。」(耶利米哀歌三22)愛能使本來充滿著勞苦愁煩的人生,變為一生一世歡呼喜樂。況且,神的愛勝過人的愛,人的愛不可靠,容易改變,更令人失望;神的愛卻永不改變,因為神就是愛!

他第二個禱告(15節)是求「在苦難中喜樂」,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禱告,因為通常在受苦的時候,我們總是希望神早日將苦難挪去,這是正常又自然的事,可是摩西有點「反常」,他沒有求神挪走苦難,乃是求神「照著」使他受苦的日子,而叫他喜樂;不是求「減少」苦難,乃是求「增加」喜樂!他認識到,在苦難中,絕對不能失去從神而來的喜樂,因為「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尼希米記八10)這樣我們才能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

3. 耶穌的榜樣──復活的盼望(希伯來書十二2至3)

最重要的一項是要「仰望耶穌」,以祂為我們信心的對象──「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主耶穌在當時所面對的苦難,實在是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的;祂給人侮辱、唾罵、作假見證陷害、當眾的戲弄等等。再者,祂還有兩方面的「忍受」:一是指肉體方面的忍受十字架的苦難,二是指心靈方面的忍受罪人的頂撞。我們的主都是以人的感受來承擔這一切的苦難,因為祂也是人;故此我們相信祂有難過、有痛苦、有憂傷……,且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希伯來書四 15)。但重要的是「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成了我們的主能夠輕看羞辱和忍受苦難的力量,這個「前面的喜樂」就是指祂死後三天從死裡復活的榮耀!

「復活的盼望」同樣是我們受苦中的力量和喜樂的根源,否則我們在這個虛空、易變,而又充滿苦難的世界裡,必定絕望痛苦地生活。聖經記載,耶穌基督的復活也成了我們基督徒將來復活初熟的果子(參哥林多前書十五20至23),祂是我們將來復活的根據。是的,苦難和死亡也不是我們人生的終極,想到將來極重無比的榮耀,那份因永恆盼望而有的喜悅,相比今日的苦難和短暫的傷痛,便顯得微不足道了。原來主耶穌不但為我們預備了救恩,更給我們留下了如何面對苦難的榜樣。

其實,人生際遇變幻無常,苦與樂也並非完全絕對,有苦盡甘來的時候,也有樂極生悲的情況,基督徒也沒有例外。相信神存留我們的生命氣息,要我們仍然在這個世代活著,總有祂的美意。故此,我們無論處身於順境或逆境,都要存敬畏的心,行在神的旨意裡,活出屬靈生命的素質,專心仰望為我們的信心創始成終的主耶穌基督;相信神絕對不誤事,祂可以使創傷變為力量,使淚水化作彩虹。藉著苦難,人的情感和情操得以昇華,可以活出痛而不苦的人生。故此,莫名的苦難有可能是神化裝的祝福呢!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030704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495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