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耶穌為甚麼沒有優待?

張宇理

上期何以賢提到,他的母親訕笑:「倘若基督教信的才是真神,為甚麼祂不保佑基督徒們個個無病無痛,事業有成,財源廣進?」

這個其實不難理解,如果信耶穌有這些優惠,相信必吸引大量貪生怕死、貪圖便宜、唯利是圖、想走捷徑的人來「信耶穌」--其實並沒有信,更無心悔過,不過是為利而來。上帝不需要這些門生。這是「物以類聚」之理,一個君王的近臣,若都是這些貪生怕死、貪圖便宜、無心向善的人,他必是個昏君暴君無疑。上帝聖善英明,豈會讓自己被這些人包圍?

信耶穌有甚麼好處?

或曰:信耶穌總得有點好處吧?就像加入一個會,作會員,總須有點優惠。

當然,信耶穌不可能沒有好處,上帝是一切福樂的源頭。上帝創造人後,第一件事是賜福給人(創世記一27至28)。聖經說: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帝來的,在上帝以外別無好處(雅各書一17;詩篇十六2)。上帝不是召我們來跟祂受永苦,祂召我們作祂的兒女,享永福。信耶穌的好處很多,有今生來生的好處(馬可福音十29至30)。這裡且舉幾樣說明:

第一,上帝誡命的總綱是愛,作用是教我們怎麼做人處事--怎樣避免傷害他人及因之而觸發彼此連鎖傷害的機掣。也就是說:怎樣自保,蒙福,同時成為別人的祝福。饒恕是消弭仇恨,竭止彼此繼續連鎖傷害的保險掣。

第二,就個人而言,遵守上帝誡命有益身心。例如不惱恨,不爭競,不冤冤相報,不放縱私慾,不夜夜笙歌,守安息日,都有益身心保健。依照上帝的教訓生活,人生便有方向,有意義,不致迷惘徬徨。將一切憂慮卸給上帝,不為明天憂慮,便是減輕心理壓力。信靠上帝,做事便有信心。有盼望,人便樂觀。

第三,家庭蒙福:孝順父母,不姦淫,彼此相愛,關懷,體諒,尊重,彼此饒恕,用上帝的話好好教育下代,都是建設幸福家庭的要素。

第四,全國蒙福:「以耶和華為上帝的,那國是有福的;祂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詩篇卅三12)。照著上帝的誡命生活:孝敬父母,毋殺人,毋姦淫,毋偷盜,毋誣害人,不貪任何屬於別人的東西,治安必然良好;不侵略鄰國,天下便太平。若再實踐彼此相愛,扶助關懷弱小貧困,溫暖便在人間。

第五,永世蒙福:上帝賜我們永生,我們有更美永遠的家鄉,有豐富永遠的產業。

更重要的好處

但請注意一點,以上的福,都體現在「遵行上帝的旨意」上--與急功近利,損人「利己」(其實沒有利己,從長線來說是損人「害己」,破壞家國安寧)的方式,恰恰背道而馳。上帝要的,就是真心悔過、遵行祂的旨意行善,甚至不惜為義視死如歸的人(以弗所書二10;彼得前書二15:「上帝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提摩太後書三16至17;馬太福音五11至12)。

上帝不需要無心行善,而又貪生怕死,貪圖富貴功名的人來「跟從祂」(其實沒有跟隨,反是「背道而馳」)。

天地之間好處甚多:健康是其一,富裕是其一,成功是其一,名氣是其一,家庭是其一,快樂是其一,愛情是其一,聰明是其一,美麗是其一,自由是其一,國泰民安是其一……,這些都是好處。但尚有一種更重要、更具基礎性的好處,卻常被人忽略--這好處可以貫穿在其他的好處之中,與所有好處攜手同來,防止它們變質~~這好處就是「善」。沒有善的富裕是為富不仁,是土豪劣紳惡霸;沒有善的成就是用骯髒手段達到目的;沒有善的名氣是沽名釣譽;沒有善的權力地位是腐化,以權謀私,欺淩弱小;沒有善的長壽是受欺壓者的長期咒詛;沒有善的聰明使人手段更陰險毒辣難防;沒有善的自由是放縱;沒有善的娛樂是不良嗜好;沒有善的愛是淫亂和縱惡養奸;沒有善的藝術是猥褻;沒有善的快樂是為明日種下禍根;沒有善的家庭各人心懷鬼胎;沒有善的國人民叫苦連天……。

可惜這樣重要的「善」,竟在人們愚蠢、急功近利的性情下,長久地受忽略--就好比更重要的健康,經常為利慾薰心的人忽略,必須等到病來如山倒時,方悔之恨晚。可嘆比健康更重要的「善」,大部分人過了一生,到喘最後一口氣時,仍不領悟,還以為可以棄之若敝屣!

其實「善」的重要,早在二千年前,耶穌已說得明明白白:「你們要先求祂(上帝)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六33)。就是說,上帝的義(或善),是一切福樂的基礎。

上帝要重建人們的價值觀,祂要呼召的,是一群真誠悔過,痛恨罪惡,跟從祂,遵祂旨意行善,以至於不惜犧牲自我的人。苦難就成了必需--不過苦難的存在,並不是因為這個,「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羅馬書五12);災禍的來源是罪,也就是說,把善拋棄,災禍便生。人不住犯罪,使災禍產生骨牌效應,相繼﹁傾倒﹂,好像失去控制,無法竭止--其實不是無法竭止,藉著反思悔過,認識天理,回歸上帝,依循上帝的義理法則去行,也就是說,回到「善」,便能減少人間禍劫。人類歷史上戰禍連連,無非都是出於貪婪、仇殺、報復等「不義」。而另一方面,「善」卻可防堵災禍的缺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因日本偷襲珠珍港而被逼參戰,美國人死亡四十萬,家家舉喪,正是血海深仇大恨。但戰後美國不但領導盟國不向德、日索償,反倒自己出資出力,協助德、日重建成為富強之國。許多人因此大惑不解,認為不索償很傻,便宜了侵略國。但這實在是很高的智慧,吻合了耶穌基督饒恕人和愛仇敵的教訓。這種善行(姑勿論背後的動機如何)化解了彼此的深仇大恨,避免戰敗國因貧困屈辱和缺乏自省而產生更大的仇怨。(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因之一,便是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根據凡爾賽條約,需賠償巨款,德人因此怨恨甚深。加上三十年代初德國經濟大衰退,民眾失業,希特拉便乘機冒起,以廢除凡爾賽條約和領導國家富強,恢復光輝為召號,引起民眾瘋狂擁護崇拜。)奠定了二十世紀末和平富裕的根基。

話說回來,災禍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失去控制,沒有意義,沒有價值,沒有目的~~也許大多數是沒有意義,因為人們不愛光,倒愛黑暗,不要上帝。但災難若由上帝掌管,把腐朽化成神奇,「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那書八12),災禍便可變成有意義,有目的,與有價值。試以耶穌基督的苦難為例,他被人陷害,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後,卻因祂一人的死,成了全人類萬世得救的根源--甚有價值,有意義,有目的。

是否只有他一個人的苦難有價值,有意義,有目的呢?又不至於這樣。以色列人的先祖約瑟,被兄長嫉妒出賣,被誘姦不遂老羞成怒的女主人誣陷下獄,被官復原職的獄友遺忘,種種後來證實都是為把他送上埃及宰相的寶座,使他濟世救民,解決當地的飢荒。

聖經上還有一個義人,名叫約伯,被魔鬼攻擊至家破人亡,好像沒有意義,沒有目的,沒有價值,但聖經用了整卷書描寫他災劫的前前後後,義意重大,就是說:苦難不只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見證:「善」和「人與上帝的關係」,可以屹立於排山倒海的苦難上,不被摧毀。所有得勝罪惡和苦難的人,都同樣見證:

一、「善」(和「人與上帝的關係」)的價值非常重要。個人的得失苦樂榮辱,相形之下並不如人們所想像那麼重要。

二、善可以勝惡。因邪惡和苦難犯罪,只是出於人的軟弱,不是必然。

三、「善」是上帝賜福的路,必結出善果。

信耶穌看似沒有優待,基督徒仍須經歷生、老、病、死和艱難挫折,有時甚至為義受苦,這不只是考驗,也是見證,見證善的重要,見證善最終得勝。同時,這也是一個心思十分細密的設計,足令大多數無心向善、貪生怕死,只貪圖富貴功名的人自我淘汰--怎麼信耶穌也有難處啊?怎麼沒有優惠?信耶穌有甚麼好處?不信的也風調雨順,為非作歹也逍遙法外,何必行善?「上帝的話不可靠。我才不信。不如行惡!」於是,不真相信的、無心向善的、唯利是圖的、急功近利的、貪生怕死的紛紛離去,自動清場。

不過這個設計也讓我們及早認識自己。如果我們是自我淘汰的人,不必灰心,亡羊補牢未為晚也,現在就是我們悔過,求上帝幫助我們真信,讓我們真看重祂的時候。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19980308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431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