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廣場

讀者

中國,C:我看了《中信》第四一三期「離婚三年」,很有感動。我和黃蕾的遭遇相似,九四年離婚,那年有許多不順心的事,我幾乎成了迷途羔羊,迷失了自己人生的道路。去年我從爸爸的書房中發現了《中信》,一下子覺得找到方向,我也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我的父親給我介紹《中信》,並給我聖經,開始我覺得查經太難,又不好問周圍的人;貴刊成了我的好友,教我如何查經。後來我又看了錄像《耶穌傳》,發覺聖經中有無窮的智慧與力量,聆聽了許多主所說的話。雖然我離了婚,反而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我覺得這並不是讓人見笑的事,我努力做有益社會的事。每做一件事,首先考慮的並不是得失,而是「幫助」、「耕耘」。辛名的短文對我啟發很大,也道出了我的心聲。人在沒有認識主前,覺得自己有多麼的偉大、能耐及影響,認識了主,才感到人是多麼的渺小無能,感到主的寬宏偉大。

* * * * *

溫哥華,黃義投:十多年前,我從印度移民來到溫哥華,因毫無經濟基礎,一家四口,嗷嗷待哺,生活相當困難,心情焦慮,急急要找工作。我在印度幹文教工作,待遇很差,僅堪一家糊口,空手移民來溫哥華,經過懇切禱告,終于獲得救恩堂圖書室管理員職務,每月薪酬兩百元。該堂李牧師同情我的處境,私人另外津貼我五十元。這物小情重仍解決不了我家庭的困境。然而李牧師對下屬的關懷,對僑胞的愛心:奔走申請擔保,又為老人設安老院,使老有所歸,令我至今感戴佩服。

為了現實,我祈求上帝賜予能夠解決家庭生活的工作,結果在一間電油站找到灌油工作。談到新的工作,起初我真是度日如年,我在印度是當中學校長,一旦拿起灌油的大筆來,似嫌粗笨,而且過慣了印度酷熱的天氣,轉入天寒地凍的環境下工作,不免有高處不勝寒和自卑感。後蒙上帝開導,「勞工神聖」,就強自忍耐,漸漸適應,心情也慢慢平靜下來。每到星期天進入教堂,聽到悠揚的唱詩歌聲,心中更充滿喜樂。一日三餐及睡前,我必定禱告,因知上帝垂聽。

* * * * *

南美秘魯,Alice Ho:我教會今沒有講中文的傳道人,你們的刊物在我靈命的培育上有十分重要及肯定的地位。我常記念你們的文字工作,是我代禱的事項之一。(編者按:十分謝謝。彼此記念。)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19970309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419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