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見鍾情到一生相許
劉建文
我是1995年來美國陪讀的,在國內從沒有接觸過基督教。奇妙的是,到美國後第三天,就認識了從老家湖南來的一對基督徒夫婦。他們邀請我和先生去教會,有時我也帶孩子參加週五學生團契。每次參加這些活動,我都很喜歡。我曾讀過有關瀕死經歷的書,諸如病人在深度昏迷時知道醫生所做的一切,醫護人員和家人所說的話,甚至另一個世界匪夷所思的事情。另外,我在農村長大,常聽大人談到鬼,說人死後幾天內晚上會回家看親人,死了的孕婦會變成血污鬼,鬼走路沒有聲音等等。因此我從小就很怕晚上出去,獨自不敢關燈睡覺。若說世界是純物質的,究竟害怕甚麼呢?因此基督教說有上帝,我一點不反感,反倒是一見鍾情,似乎有種自己的想法被證實所帶來的安慰與滿足。
出國前,大哥囑咐我一定要讀書,否則沒辦法在國外生存。但現實與理想總是有差距:想讀研究生沒有本科文憑,要讀本科,又沒有錢。到美國後我很快懷上了第二個孩子,想打黑工賺錢都找不到機會。我常常自憐、自卑,覺得丈夫在讀博士,自己卻連本科在國內都沒有讀完,差距會越來越大,因此對婚姻缺乏安全感。如果自己的夫妻關係出了問題,孩子們怎麼辦?我該怎麼辦?雖然我們的婚姻關係非常好,我卻活在這種憂慮和對前途的無望當中。後來我發現,周圍和我有相同境遇的人也一樣,在不平安中努力地活著。
或許因為這些原因,我對基督教的信仰很感興趣,也常在參加教會活動中得到心靈的安慰。唱詩歌我會流淚,聽人講信主見證,儘管不明白他們在見證甚麼,為甚麼會流淚,也情不自禁地被感動。然而要接受基督信仰並不容易,因為我的先生根本不信,對教會活動和基督徒行為有許多反感。比如他說:妳看有些基督徒,行為還沒我好。還說,他們吃頓餃子都要禱告老半天,對我們南方人來說,餃子有甚麼好吃的?他寧願開車送我和孩子去教會,自己卻回實驗室做事,只想多出論文。他擔心向我們傳講基督信仰的人是別有用心,因此後來我也不常去教會了。偶爾教會有特別活動,我好想參加,甚至想順便「免費旅遊」,這時先生總會自命清高地說:「妳又不信,幹嘛還去?不要讓別人以為我們貪小便宜。」
在人生的無望當中,我是真希望有神,但基督教信仰中的上帝跟我有甚麼關係呢?祂既看不見又摸不著,為甚麼要造一棵樹放在那裡讓人去吃?祂又是誰造的?戰爭、地震等災難來臨的時候,上帝又在哪裡?那些沒有信但一輩子行善的人死了會去哪裡?我心中的這些問題沒有得到滿意的解答,所以在加州的四年半裡我與信仰一直是若即若離。信仰似乎可有可無,但生活的道路必須自己去走。時間就在煩惱與歡愉的交替中自然地流逝,直到2000年初去了「萬湖之州」的明尼蘇達,我在那裡度過了六年半感恩的歲月,也在那裡與我的上帝「一生相許」。
剛到明尼蘇達不久,當地一位華人牧師打電話邀請我們去教會參加當晚的春節聚會,因搬家原因我們沒有去成。再過了幾個月,我們和先生的兩位哥哥的家庭團聚,對我們的信仰帶來了轉折性的改變。在閒聊家事時,發現先生的大哥、大嫂已經信主耶穌了,也感覺到他們有了不少的轉變。夫妻關係看上去更融洽了,曾經驕傲的大哥變得謙卑了很多。他們分享了從接觸到接受基督信仰的過程,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又很得激勵,尤其是先生的心中不再對基督信仰有反感和防備了。
自那次回去後,我們就固定參加教會和團契,以及週日的慕道班,提了很多問題,以致有人說我們這對夫妻是不會信的。因為心中對信仰有太多疑惑,我們決定邀請牧師到家裡做客,專門跟我們講信仰。牧師信主的經歷讓我感動:他是國內名校畢業,很有音樂天賦,來美後經歷婚姻的挫折,歸向了基督。雖然上帝的時候未到,我們的心仍沒有向上帝打開,但那晚牧師的見證對我來說仍然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原來有學問、有知識也不能帶來真正美好的婚姻和成功的人生。再過了幾天,我們又邀請了一位信主耶穌的姊妹到家裡來講福音,那天上帝感動我和先生同時決志,接受主耶穌為我們生命的主宰。我從一個有神論者到相信耶穌基督,承認自己有罪。
初信主耶穌時對罪其實並不清楚,當越多讀聖經上的話語,就越看到自己的罪無可推諉,我就是一個罪人。後來牧師問我要不要受洗,我又很猶豫。嘴上說要跟隨主耶穌,但談到受洗又沒有那麼堅定,我真是小信。當天晚上我和兩個孩子聊天,他們問我:我們死了以後會去哪裡,會去天堂嗎?接著他們說,他們相信會去天堂。我說:「我們永遠也不會分開。」將來死了以後,一家人都去天堂,那是我很嚮往的。上帝使用孩子們的信心,讓我立定心志很快受了洗。受洗歸入基督,是讓我們向魔鬼宣告:我是屬基督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在主裡我是新人;在人的面前我見證我跟隨上帝的事實,將榮耀歸給上帝。信主後,我們真的是彼此見證對方生命的改變,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生命蛻變。感謝讚美上帝!
如今我成了何等人,成為上帝的兒女,是上帝的揀選,是上帝特別的恩典。我願將自己的主權完全交給上帝,願祂的名在我口中得著榮耀。我願一生跟隨主耶穌,走永生的道路。
(宇芳筆錄)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190202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682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