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學之父法拉第

周鐵樓

假如沒有電力,當今的社會就無法運作,例如汽車無法發動、電梯無法升降、電燈無法照明、電腦無法工作……,可見電力對於當今社會是何等重要!

究竟是誰把人類帶入了電力時代?就是有「電學之父」美名的偉大科學家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

法拉第在科學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他認為影響他一生最深的是信了耶穌。他曾這樣總結他的人生:「我的一生是用科學來事奉我的上帝。」

法拉第的生平簡介

1791年法拉第生於離英國倫敦不遠的紐因格頓(接近現在的大象堡),父親是鐵匠,他有九個兄弟姊妹。由於家境貧窮,法拉第沒有受到完整的教育,小學畢業後就去一家小印刷店當學徒,這使他有機會讀到很多書。他酷愛讀書,印刷店中有甚麼書他就讀甚麼書。幸運的是店老闆十分仁慈,像老師對學生一樣培養學徒,幫助各人發揮自己的專長;結果他的三個學徒,一個成了作家,一個成了戲劇家,一個成為把人類帶入電力時代的科學巨匠。

法拉第喜歡閱讀物理和化學方面的書,還經常去聽各種科學演講。1812年學徒期滿,他決定獻身於科學事業。法拉第開始旁聽著名英國化學家漢弗裡.戴維爵士(Sir Humphry Davy, 1778-1829)和市立哲學協會的創始者約翰.塔特姆(John Tatum, 1772-1858)的演講。之後有一次,法拉第將他細心抄錄的300頁演講筆記拿給戴維教授過目,立刻得到戴維的鼓勵,稍後他在戴維的身邊得到一份實驗助手的工作。他一面工作,一面學習,科學視野也漸漸地開闊了。

1815年,自從戴維教授帶著法拉第從歐洲大陸旅行講學歸來,除了協助戴維進行化學試驗,法拉第自己也開始獨立從事一些小實驗。他在以後的十年中進行了各方面的實驗,1842年被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一年後,他發現了一種重要的碳氫化合物—苯,並發明了苯燈,同年擔任皇家實驗室主任,不久又擔任化學教授,並接替了戴維教授死後留下的職位。

1831年是法拉第做出重大發現的一年。他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奠定了日後電氣工業發展的基礎。同時他也發現了抗磁性、法拉第電解定律。他還發明了一種電磁旋轉機器,為電動機的雛型。

法拉第是一位優秀的實驗家,能夠用清楚簡單的語言傳達思想,但其數學能力只限於最簡單的代數,對其他更高階的數學(如微積分)並不熟悉。詹姆斯.馬克士威綜合了法拉第與其他學者的研究,歸納為馬克士威方程式,成為現代電磁理論的基石。為了紀念法拉第,在國際單位制裡,電容的單位是「法拉」。

愛因斯坦在他書房牆壁上,懸掛著三幀相片:法拉第、馬克士威和牛頓。

法拉第連連取得科學成就後,不斷受到各界賞識和各種不同的誘惑:豐厚的高工資、英國貴族院要授予他貴族封號、皇家學院聘請他為學會主席,但是法拉第一概予以謝絕了。「上帝把驕矜賜給誰,那就是上帝要誰死。」他對妻子這樣說:「我父親是鐵匠的助手,兄弟們都是手藝人。曾幾何時,為了學會讀書,我當了書店的學徒。我的名字叫邁克爾.法拉第,將來刻在我墓碑上的,也唯有這一名字而已。」

法拉第的基督信仰

法拉第是敬虔的基督徒,每逢禮拜日都和太太一起去參加教會聚會。他兩次被選為長老,在教會負責講道的事奉,他的講稿存留至今的就有150篇之多。他所使用的聖經也保存到現在,從密密麻麻的劃線和眉批中,可見他對聖經所下的功夫非常之深。

法拉第的父親對他的信仰影響很大,他曾不忘本地說:「我生長在鐵匠之家,我是鐵匠的兒子,我的一生是活在那位大鐵匠(上帝)的錘煉中。」近代心理學家往往過分強調原生家庭的不良影響,以致很多人都把自己看作受害者,法拉第卻說:「貧困在我家沒有留下絲毫痛苦的痕跡,反而使一家人更親密在父母的心中。貧困是上帝所賜的福,不是咒詛。」他指出,他之所以對科學能有如此執著和堅持不懈的毅力,都源於天上的父親和地上的父親對他無可測度的陶塑和影響。

法拉第說:「相信耶穌的神性和救恩乃是上帝的禮物,遵從耶穌的大使命乃是信心的確據。」他堅信聖經的真理,說:「人既有這部美好的聖經作指引,為甚麼還偏行己路以致迷途呢?」「唯有聖經,再無別的,是每個人在各樣境況中,唯一充分的嚮導。」他的名言是:「聖經說甚麼,我便說甚麼;聖經沒說的,我們也不應說。」

他臨終時,有人問他在想甚麼,他回答說:「我的心靈很平靜。」並引用聖經說:「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提摩太後書1:12)

他臨終前最後一句遺言是:「我的一生是用科學來事奉我的上帝。」

法拉第的生命充滿謙卑和敬虔,他是位屬靈人。他以豐富的感情與誠實面對科學的成就和有限,以完全的謙卑與渴慕面對上帝的奧秘和無限,是大家極好的榜樣。

法拉第喜愛善行,總不忘記給教會捐獻和幫助有需要的人。他成名以後,常被權貴邀請作客,但他總是盡可能婉拒,寧願花時間去看望窮困的人,與他們茶聚,看有甚麼地方能幫上忙,然後又與他們一同讀聖經、禱告。

法拉第成就非凡,被譽為科學史上最偉大的實驗家,本可像很多偉人那樣安葬於西敏寺墳場;但是他自甘平凡,婉拒這種光榮,寧願選擇與妻子同葬於高門墳場(Highgate Cemetery)。不過,後人還是為他立了一個紀念碑,就在牛頓的墓旁。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160104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645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