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幫助單親家庭的小孩?

莫世淳

青少年問題的根由

今天我們所處的社會,離婚與未婚生子都極普遍,因此製造了無數單親家庭。這種風氣是何時蔓延的?1960年代人們鼓吹道德革命,要推翻傳統和道德。當年披頭四(Beatles)的歌標榜的是:有愛就夠了(All you need is love)。上帝給人的十條誡命變成了十個意見,可守可不守。因此,有性行為卻沒有婚姻盟約,生小孩不需要盡父母的責任,享受社會福利卻不須盡公民義務,自由的定義成了任意妄為,藐視一切道德標準。誠如聖經上所說的:各人偏行己路。

2011年夏天,英國倫敦南面的Clapham巿發生暴動,搶劫,打死人,與警察對抗,使整個城市損失慘重。這巿鎮本來有很豐富的文化遺產,當年William Wilberforce成為基督徒後,極力反對販賣奴隸,就得到當地的基督徒支持與幫助。為何二百多年後這地方出現如此令人不安的暴力行為?在2012年2月份的Citizen 雜誌中有一篇報導分析箇中原因,一針見血地指出,是因家庭結構遭破壞而引起的。

在過去幾十年,美國傳統的雙親家庭數目迅速下降。根據美國著名的保守派人士Phyllis Schlafly報導:在1960年,只有一成多(11%)美國兒童沒有與父親同住;1993年,全美三成多(2,000萬)兒童在沒有父親的家中長大。到了2010年,約170萬嬰兒出生於未婚媽媽家庭,這些小孩生活在貧窮線下的機率,比傳統雙親家庭小孩高出六倍。因為沒有父親經濟支持,未婚媽媽要靠政府救濟,所以聯邦與州政府一年須為此花費達950億美元。據人口調查局(Census Bureau)報告:單親家庭近三成(27%)生活在貧窮狀況下;相對來說,雙親家庭的貧窮率不及一成(6%)。在2009年接受美國政府糧票的人差不多有4,200萬。數字驚人!

早在1993年,Charles Murray已看到私生子是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因它會引發很多其他相關的問題,如:貧窮、吸毒、犯罪、墮胎等等。小孩沒有好的男性做典範,到青少年時期便誤入歧途,加入幫派,為所欲為。家庭、學校、警察都管不了他們。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成了問題人物,功課趕不上,吸毒,酗酒,不能安分工作,比較容易觸犯法律。這樣家庭長大的男孩,30歲以前坐牢的機率至少是正常家庭的一倍;女孩更容易在青少年期懷孕。這些小孩,因為缺乏父親的教導與保護,受身體、情緒與性虐待的機率也較高。有一個研究發現,與母親和她的男朋友同住的小孩,被虐待的機率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多出十倍。

美國父親協會(National Fatherhood Initiative)副會長Vincent DiCaro說:「人們常常想知道如何幫助有問題的兒童,但沒有人問他們為何會成為問題兒童。歸根結底,就是小孩少了肯負責任和花時間在他們身上的父親。」統計發現,完整的美國家庭平均年收入約八萬美元,但缺少父親的家庭收入卻只有二萬四千美元。所以DiCaro先生很感慨地說:「社會上有兩種不同的人,一種認為婚姻與父愛很重要;另一種卻不以為然。所以就造成收入的大偏差與各種青少年問題。」

孩子需要父母

雖然有這麼多的證據證明有父有母的重要,但仍有人在著名的家庭雜誌上說,母親可兼父職,單親不影響孩子的成長。真的嗎?

加拿大學者Andrea Doucet調查了118位在家居住的父親,發現父母養育小孩的方式很不一樣。

1.父親常喜歡與子女一起玩,甚至把他們拋上拋下;母親一般只想抱抱親親嬰兒。

2.父親喜歡帶子女做戶外運動;母親可能鼓勵兒女做運動,但真正會與他們一起活動的母親不多。

3.父親對子女感情需要的反應與母親不一樣,父親著重解決困難;母親注意子女的感覺。表面看起來,父親好像漠不關心,其實,子女需要向他學習處理問題的方法,不能單注意自己的感受。父母不同的反應,正好滿足子女兩方面的需要。

4.父親比較會鼓勵子女大膽嘗試新事物,幫助子女在身心靈各方面長成獨立的個體。與母親以子女的安全為主的作法大不相同。

曾經有人諮詢一組單親父親,問他們想得到的最理想幫助是甚麼?他們坦承,最理想的是有妻子分工合作。所以,有父母的家庭才是最健全的家庭,因為這是上帝所設定的。很可惜的是,現在單親家庭越來越多,使子女身心靈的成長受到負面的影響,因而社會的安定也遭破壞。

了解單親孩子

那麼,如果既成事實,父母已經是單親,該怎麼辦?我建議單親父母一定要學習從破碎中重建自己,用正確的方式教導兒女,減少孩子因失去父親或母親而帶來的傷害,和因此對社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離婚對不同年齡的小孩有不同的影響。最可憐的是小學年齡的小孩,他們會在行為上倒退,舉動比同齡孩子顯得幼稚。他們覺得父母離異是他們的錯,不管父母怎樣解釋,他們仍感罪疚。

父母離婚,孩子的情緒變得十分波動,他們會:

1.否認:不能接受現實,不相信父母真的分開,很希望他們復合。有些孩子甚至在十年後仍希望父母覆水重收。對他們來說,父母離婚比父母死亡更難接受。

2.他們會恐懼,傷痛,自責:覺得是自己連累父母離婚。他們害怕被遺棄,常常哭。

3. 憤怒:他們愛父母,但生氣父母離婚。怒氣外顯的,就大吵大鬧,發脾氣,摔東西;怒氣內斂的就感憂鬱,無奈,悶悶不樂,不開口說話。他們生氣的對象也不一致,有時生自己的氣,有時怪罪父母;有時莫名忿怒,甚至生上帝的氣。

4.想從中調停:大一點的孩子有時會從中調停,希望父母和好。不成功時,便怪責自己無用。

5.自暴自棄:他們感到寂寞無助,沮喪徬徨,功課退步,這時比較容易吸毒,目無尊長。激烈的還會藉故做出反社會行為,如破壞公物、偷竊、傷人等暴行來發洩心裡的怒氣。走到這個地步就很可怕,自殺與殺人都有可能。

單親家長須知

不是說每個離婚家庭的小孩都會如此,但父母要防患未然,不要單顧自己而忽略孩子。哀痛中的小孩有太多負面思想,要怎樣幫助他們呢?以下有一些實際的提議:

1.不要漠視孩子的傷痛。缺少父愛或母愛的孩子,身心靈的創傷很難消除。他們會自責,覺得是自己導致父母離婚。所以作父母的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多安慰和陪伴他們,彌補他們失去父親或母親的遺憾,讓他們知道你愛他們。

2.坦誠與他們溝通,讓他們知道父母離異不是他們的錯,而是父母自己的問題。選幾本關於破碎家庭的故事書與他們同讀,回答他們的疑問,指導他們用正面的態度處理難題。按他們年齡能了解的程度解釋父母離異的原因,但要講得恰當,別把仇恨撒在他們的心田裡。比如丈夫有外遇,妳只須說:「爸爸離開媽媽,和另一個女人同住。不過爸爸仍然愛你。」這就夠了,不必多說。你的責任是幫助他們面對家變的現實,並從你的言行學到正面處理人生困境。

3.盡量保持原狀,不要把環境改變得太快。家中少了父親或是母親已經是很難受的事,若再失去熟悉的環境與親友鄰舍,那小孩子會更失落,更沒有安全感。

4.聆聽孩子的感受。如果你只自顧傷痛,仇恨對方,你會忽略孩子的需要。所以要花點時間聆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們,方才知道怎樣幫助他們。鼓勵他們講出心中話,盡量讓他們表達內心的傷痛;因為心中負面的情緒不處理掉,他們便很難健康地往前行。

我曾經輔導過一位二十多歲的女生,她是獨生女,12歲時父親去世,她與父親關係很好,因此很傷心。後來患上憂鬱症,常悶悶不樂,做事不起勁,要住院治療,她覺得自己沒有父親好可憐。她母親很擔心,但不知道如何幫助她。因她們是基督徒,我與她們同讀詩篇六十八篇5節:「上帝在祂的聖所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冤者。」我問她信不信上帝的話,她說信。我問她,上帝是孤兒的父,即她的父親,是不是很寶貴?她答是。我叫她多思想背誦這節經文,也請她母親每天提醒她,要為天父上帝是孤兒的父而感恩。她很受教,慢慢地就開朗起來。

5.不要顛倒親子關係。有些父母情緒不穩,依賴兒女,把兒女變成褓母,以致子女與他們自己的朋友脫了節。把太多重擔放在孩子身上是不恰當的。

6.別把孩子捲進父母糾紛的漩渦中。不要在他們面前爭吵,更不要叫他們在你們中間傳遞信息。失去父親或母親已經很痛苦了,如果還勉強他們做信差、裁判,會讓孩子更苦惱,影響他們身心靈的健康。

7.不要在子女面前批評前夫或前妻。這很不容易,但為了愛你的孩子,一定要勒住你的舌頭。箴言十章19節:「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兒女之間可能會互相批評父母,但是任何其他人批評他們的父母,卻會使他們難受與反感。有時候父親走了,母親對父親的批評可能會使女兒對男人失去信心。如果是兒子,母親的批評可能會使兒子與父親疏遠,而凡事都唯母是從,不敢有自己的意見,失去了獨立的能力。有時候,這樣的兒子長大後可能會有兩個極端的反應,要就是因怕母親而怕接近女人;也可能會因怕而恨女人,結婚後會虐待妻子。所以離婚的父母要小心你們的言語,要拓寬你的心胸,鼓勵孩子和離去的一方保持聯絡。不要破壞他們的關係,甚至幫助他們選購生日禮物給對方,讓兒女可光明正大地與對方聯繫,而沒有罪惡感。

8.照常管教兒女。不要因離婚產生罪惡感而放鬆管教,要告訴孩子你的標準與對他們的要求,賞罰分明,言出必行,不要太心軟,助長他們常與你討價還價,要讓兒女知道你會按家規行事。如果你不能言出必行,孩子會看穿你,你就失去管教的威信,他們就成了沒有家教的小孩,這種小孩其實沒有安全感,因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底線。有家教的小孩才有自信,因為他們知道甚麼事可以做,甚麼事不能做。所以請記得,好的品格是從好的管教、合理的要求與界線培養出來的。

聖經多次提到管教兒女的重要性:

從以上的經文可以看見,管教兒女是上帝對父母的要求,不單是為了小孩,也是為父母的好處。

9.建立關愛網。為兒女找良師益友,越多人關愛他們越好,親戚朋友、教會團契、校內校外與社區團體都好。有時候在離婚的混亂中,小孩不能信任父母的時候,親戚朋友、牧師、老師都是他們談話的好對象。要記得,家庭的破裂奪去了孩子對愛的安全感,他們需要很多的愛才能使他們重建人際關係的信心。

關於愛的表達,每個孩子感受不同。有些從父母正面的話語就能感受到愛;有些要收到合適的禮物才知道父母愛他;有些從擁抱,從牽手當中感受到父母的愛;又有些在父母無言的陪伴中感受到愛。所以你要了解他們,才知道怎樣表達最有效。

10.最重要的是把兒女帶到天父面前,教導他們禱告,把重擔卸給上帝,讓他們知道上帝愛他們,祂在你們家庭裡,祂必保護照顧你們。與他們一同研讀上帝的話語,把上帝寶貴的應許指給他們看,讓他們知道上帝看他們為寶貝。

約翰福音十四章18節主說:「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

路加福音十八章16節「耶穌卻叫他們來,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孩子們一般心思比較單純,若他們知道天父是他們的父親,非常愛他們,他們可以藉著禱告與祂交談,訴說心中的孤單寂寞,他們的心會得到很大的安慰,他們的傷痛會相對減少。讓我們一同來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奉袮兒子耶穌基督的名到袮面前禱告。袮是孤兒寡婦的上帝,袮應允說,袮不會離棄我們。主啊!我很需要袮成為我生活的力量,求袮引導我走前面的道路;給我智慧聰明知道如何教導兒女。求袮親自愛他們,保護他們,使他們因為有袮而一無所缺;也知道袮與他們同在,使他們得到安慰,不會孤單懼怕。阿們!」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130703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615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