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信仰與音樂——青年鋼琴家馮景禧專訪
馮景禧
馮景禧是世界著名萊比錫巴哈國際鋼琴大賽二○○二年的亞軍得主,也是第一位榮獲這項國際獎的華人。他生於香港,十六歲中學會考後,到美國伊士曼音樂學院修讀音樂。一九九六年獲美國考帕斯基斯蒂國際青年音樂比賽冠軍,二○○○年再獲茱莉亞音樂學院協奏曲演奏賽冠軍。現常在世界各地演出。以下是本刊的專訪。
黃國凱(下簡稱黃):請先談談父母對你的影響吧!
馮景禧(下簡稱馮):我出國前,爸說:「讓你留學不僅希望你學有專長,更盼你能掌握求學之道,以後無論學甚麼都有竅門。」爸真有見地。人的一生須不斷學習,能掌握求學的竅門,比有一技之長重要。爸的話讓我們兄弟倆一生受用。
我只有一個弟弟,我於一九九三年到美國唸音樂,弟弟於二○○四年唸神學。有人聽說我家兩個男孩,一個唸音樂,一個修神學,便以為我們不實際;但爸爸態度開明,他任我們自由發揮。
媽常說:「兒子是上帝所賜,上帝怎樣帶領他們都行。我只管盡好做母親的職責。」我很欣賞媽媽的信心。她不望子成龍,不給我們壓力,只按上帝的心意教養我們,使我們一生受惠。
黃:你是甚麼時候愛上音樂的?
馮:當我在幼稚園上唱遊課,見老師彈琴,黑白的琴鍵一跳一彈,很是可愛。我想按按,老師不許。升上幼高班後,老師叫我參加兒童合唱團,我就更希望學鋼琴了。跟爸爸媽媽和老師說,他們就讓我學鋼琴。小學校長熱愛音樂,推薦我投考香港演藝學院的少年訓練課程。我在演藝學院受教於劉綺華老師,從一九八七至一九九三年,共六年之久。她糾正我過去的一切陋習,教我正確的技巧。演藝學院裡每一位老師在不同階段,都給予我不少寶貴意見。有一本書說:﹁好老師除傳遞技巧和知識外,還須傳遞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對人類的同情(不是憐憫,而是熱切的關愛)。」好老師將整個生命傾注於學生身上,教育是影響生命的工作。好老師不在乎名氣。
我自小在學校裡司琴。老師疼我,我便自以為了不起。誰知到了小學四年級,參加校際音樂節比賽慘敗。那次我萬分沮喪,校長請了爸媽到學校去,教訓了我一頓,說:「世界很大,你在這裡優秀,不等於在外面也很優秀。」他的話好像當頭棒喝,讓我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黃:你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
馮:我從幼稚園起,便在學校裡聽很多聖經故事,唱聖詩。老師告訴我們主耶穌愛我們。我爸媽在我小學一年級開始上教堂。我在基督教的環境下長大。深深體會上帝又真又活。祂愛我,管教我。我做錯了事,會感覺天父對我說:「我不喜悅這事。」我每次都緊握祂的應許,認罪悔改。聖經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壹書一9)
我在一九八四年四月廿二日接受洗禮,當時八歲;十六歲受堅信禮。我是個擇善固執的人,信了之後就堅持到底,不過靈命也有軟弱的時候。一九九三年出國後,初嚐離鄉背井之苦,孤寂無助,加上文化震撼,心中充滿恐懼,只能多禱告仰望天父,求祂看顧,引領。那時才漸與上帝建立密切的關係。
黃:信仰對你的音樂有沒有啟發?
馮:我從小在教會裡司琴。聖經中有三段經文對我啟發很大:第一段是詩篇四十三篇4節:「我就走到上帝的祭壇,到我最喜樂的上帝那裡。上帝阿,我的上帝,我要彈琴稱讚你!」
第二段是申命記十章12節:「以色列阿,現在耶和華你上帝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敬畏耶和華你的上帝,遵行祂的道,愛祂,盡心盡性事奉祂。」
第三段是彌迦書六章8節:「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
詩篇常提到彈琴稱謝讚美上帝,這是我彈琴的目標和動力。天父賜我才華,我就當用祂所賜的才華榮耀祂,服侍祂,盡心盡性盡意愛祂,並造福人群。雖然人生有困難,但我要與上帝同行。
黃:你到美國進修,最難忘的是甚麼?
馮:剛到魯徹斯特伊士曼音樂學院,認得一對從香港去的夫婦Johnny 和 Shirley,伊士曼的學生都聽過他們的名字。他們愛上帝、愛人,視我們這些海外遊子如同己出。我們稱他們是「伊士曼爸媽」。他們為我們付出很多。我從他們身上領悟天父的大愛。剛到美國,我患上思鄉病,常哭泣,他們安慰我,聽我傾訴,邀請我到他們家裡住,給我鼓勵和支持,我視魯徹斯特為第二個家,就是因為他們。我和未婚妻受他們很大恩惠。我的未婚妻也給我許多支持。
黃:很多人說,藝術的路不易走,你同意嗎?你對前路有甚麼憧憬?
馮:學音樂不容易,要出類拔萃更難。表面上我受過良好教育,機會又多,常到各國進修和演奏,表現也不差;但是比我強的人多著呢!我的人生並不一帆風順。就像找工作,整整一年,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不過我是基督徒,就不憂慮,因主耶穌說過:「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麼?」(馬太福音六26)現在回首,假如早在二○○四年前,天父給我一份全職工作,我便無法完成畢業論文。現在我能在五月拿到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博士學位,是上帝帶領。天父是宇宙萬物的主宰,祂知道甚麼對我最好。我願意完全順服祂,信靠祂有美意。時候一到,祂就會為我預備。
黃:你近年對音樂有甚麼新的體會?
馮:我在二○○○年夏天到西班牙演奏,順道旅行法國。看見山脈田野,美不勝收,不禁由衷歌頌天父的偉大。真是「藉著所造之物,叫人無可推諉」!
我近兩年更從音樂裡觀察到上帝的足跡。一位德國猶太裔音樂理論家Schenker,在其遺作《自由創作》(“Free Composition”1935)中,引述聖經兩段經文,一為傳道書三章1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他指出,一切有生命並有組織的東西,都來自上帝,是上帝賜人的禮物。例如音樂,表面看來是人的作品;但實質卻是上帝的傑作。表面上整個現實foreground(前幕)看似雜亂無章,其實卻從上帝永恆無限的「幕後」(background)衍生出來。天文學家都知道每一個星系背後有更高層次的管理力量。這力量就是上帝,偉大的創造者。 Schenker一語道破了音樂與生命,並與上帝的奧妙關係!
我打個比方,每一首音樂都被一個和弦(Key or Tonality)管理。在不同層次(layer)上,可能都同是D,但有時候,這個D是結構音(Structure note),很重要;有時卻只是裝飾音(Embellishment)。這與我們的人生很相似,我們順服上帝,在祂安排下,有時遭遇到一些很重要的事,像結構音一般;有時卻只是裝飾音。不過兩者都各有其重要的地方。最要緊的是,這個D音服在和弦底下。我們的生命若服在上帝的主權下,便不論何時何地,都活在上帝美妙的樂章裡。若偏行己路,這個音非但沒有作用,而且會破壞整個結構。
黃:你為甚麼特別欣賞巴哈?
馮:我欣賞巴哈的音樂,也欣賞他的為人。巴哈作曲的技巧超越同期的作曲家。他最後二十幾年在德國萊比錫統籌音樂事工,安排每星期天禮拜的音樂。他作了一套新曲,在禮拜中獻唱。此外他獻身教育,教孩子,教學生,教詩歌班,讓小孩認識上帝。
巴哈用過的聖經寫滿了筆記,可見他很用心讀聖經,靈修生活很豐富。他應徵做聖湯姆士教堂(St. Thomas Church)的聖樂職事時,要考協同書(路得會信條),他被錄用了,可見他對聖經頗有認識。
巴哈有些樂曲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很豐富。他透過兩行曲調表達很複雜的感情。他的浪漫作品毫不遜色於蕭邦。巴哈作品中的智慧常讓我驚訝不已!即使一些簡單如 two-part inventions 的作品,我不用聽,單是想想,便覺得很美。我不能解釋這是怎麼回事,更難用言語描繪其清淳明淨,毫無瑕疵的純潔!要表達宏偉的氣魄時,他又有逼人的氣概。一言以蔽之,他的樂曲真能做到伸縮自如!
「聖馬太受難曲」(St. Mathew's Passion)是一首很複雜的音樂。有一次受難節在教會聽十架七言的信息,提到主耶穌為甚麼受苦,回到家裡,聽這首樂曲,讀著歌詞,不覺驚嘆巴哈的才華。他用三十分鐘的音樂,便將整個晚上講道的內容完全表達出來!開始五分鐘已概括了主耶穌為何因我們而死。真不可思議!
黃:你過去幾年,參加很多國際比賽和大型音樂會,又拿到獎,你有甚麼感想?
馮:這些都是上帝給我機會。我希望與人分享巴哈的作品。萊比錫對巴哈來說,是很重要的地方,他在那裡住了二十多年,是他終老的地方。萊比錫巴哈賽的序言中,列出幾個演奏巴哈的要訣,第一是要了解巴哈的信仰。這個我沒問題,因我是基督徒。不過心中也有掙扎,因很想得獎。但又想,我是基督徒,怎麼這樣求勝心切?於是禱告,把勝負之事交託上帝。
參賽者來自世界各地,共六十多人,設六個名次,頭三名獲「巴哈獎」(Bach Prize Winner)。得獎之事提醒我,上帝給我天賦,我就當好好運用,榮耀祂,服侍祂。後來每次傳媒訪問我,我都將榮耀歸給上帝。
音樂家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覺得自己技藝超群,很了不起。我的期望是演奏後,讓人歸榮耀給上帝,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當然我管不了別人的想法,但起碼自己要謙卑,歸榮耀給上帝。「上帝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約翰福音四24)
黃:如果你不是基督徒,你會怎樣看成功和失敗?
馮:如果我不是基督徒,今天面對的一切,可能承受不起;因為外面有那麼多人比我優秀,行內也有妒忌。如果我不是基督徒,我想,我彈琴會為了炫耀自己的才華。然而基督徒知道,自己只不過是人,是罪人,普通人。我們有一方面的特長,卻可不是萬能。看到上帝無限的能力,人方能了解自己是多麼渺小。音樂只是上帝創造的一個環節。當然音樂很美,但與全能上帝相比,就很渺小!我有機會演奏是上帝的恩典。祂要何時收回我的技巧就何時收回。人生如過眼雲煙,更長遠的東西,我們看不見。
美國「九一一」的災難給我很大震撼。在那兩座大樓裡工作的,都是些頂尖兒的人物,當時我在紐約,深深感到:人對自己的生命根本無法控制。雖然醫藥發達,人的生命延長了一點,但能活到哪一刻呢?沒有人知道。此刻活得風風光光的,下一分鐘仍無把握。基督徒知道誰掌管生命。我們的天父掌管萬有,祂為我安排最好的。一個人亂闖亂撞,會走很多冤枉路,費時失事。但願更多人及早認識上帝。
(整理:黃國凱、余銘志)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050403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51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