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基督教自說自話
黃昆寧/張宇理
黃昆寧
感謝貴刊,讓我有機會進一步認識神。可是我還有許多解決不了的問題。
恕我直言,我覺得基督教有點兒自說自話。例如,一個患有絕症的病人,若他最後能僥倖生存,這可說是上帝對他的恩典,若他最後不治,這又可以說是上帝另有更好的安排。那麼,信仰上帝真的純粹是倚靠自己的信心?
有些人信仰上帝,因為他們感到上帝給他們恩典,但為甚麼我感受不到呢?那些所謂「恩典」,例如一份稱心的工作,可能在沒有信仰的情況下,仍然會出現的,為甚麼要把它歸功於信仰呢?
有人認為宇宙、大自然,以至於人體的結構,實在太過精妙了,一定是由創造而成的。我可以接受這個說法。
但是,當我不斷的思索的時候,我又會想,人們把這位創造者歸結為神,那麼這位創造者又是從何而來的呢?人們不能相信宇宙是自然而有,為甚麼又能相信那位創造者是萬物之始?
也許由於我是一個理實感很強的人,而信仰畢竟有點兒和現實有距離。不是我不願意去相信,而是我總覺得克服不了自己,不知怎樣才能令自己相信。我總覺得,沒有信仰,我仍然活得很好。
基督教徒會說,人的生命不限於今生,人會有永生,只要相信神。但很坦白的說,我是一個不在乎有永生的人。我從來不介意自己能活多少天,因為我不認為生存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相反,若我真得到永生,但又不能和自己的朋友、家人一起(我有一些過了世的親友,他們都不是基督徒),我也不會快樂的。
對不起,我以上的話,也許有點兒不敬。我不能說自己完全不信神,但肯定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希望你們幫助我,讓我可以令自己去相信神。
張宇理
在《三國演義》裡,有一回記載,蜀主劉備大敗於東吳陸遜,蜀將黃權引兵降魏。近臣奏請問罪其家屬。劉備信黃權降魏自有不得已原因,仍給祿米養其家屬。消息傳到魏,說劉備將黃權家屬皆盡誅戮。權說:「臣與蜀主,推誠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殺臣家小也。」這就是信任,肝膽相照的信任。
許多人對上帝的所謂「信」,其實是測試、考驗,要上帝通過某些關卡,然後才「信」一會兒──過一會兒就不信了;彷彿以前是真空的,一筆勾銷,須不斷從頭測試。常聽人說:「如果上帝能醫好某甲的病,我才相信祂。」但等某甲病好了,下次又聽他說:「某乙病危,上帝若不治好某乙,就不是真神。」此段對白,此種測試,可以不住重演下去。請問,若有這樣的朋友,他是信你還是疑你?
不信的框框
不信的人,常被困於自己多疑的框框。他們不自覺地把限制著自己的邊界,套在別人,甚至上帝身上。在他們的框框內,上帝像一個人,身體健康與性命攸關,死了便完蛋了,甚麼也談不上了;因此祂唯一能幫助病人的,是治好他的病。倘若祂沒治好呢?那必是祂無能,不然便是見死不救,像人一樣。
但是,上帝無限,又怎能受限制呢?上帝說:「我是全能的上帝。」
這可越出了不信者的想像範圍以外了:「怎麼,連一個病人也治不好,也算全能嗎?」他們已假設,上帝唯一可走的路、可做的事是治病;除此以外,祂還有甚麼更適當、更好的事可做?他們不能想像,上帝既能治病,又還有別的、更好的路可走。
基督徒相信天父良善、大能、慈愛:「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麼?」(馬太福音六30,七11)在世上我們雖有苦難,但可以放心,因主耶穌已經勝了世界。祂是道路、真理、生命;我們不必憂愁,在天父家裡,主已為我們預備地方。(約翰福音十六33,十四1至3,6)
我們如是相信,所以推出來的結論,與主耶穌說的吻合:上帝能賜更好的。你不信,所以不這麼推理。這不是誰不推理,或推理錯誤的問題,而是雙方的大前題根本不同。你不能明白信的人,是因為我們信的,不在你的框框範圍之內。
不信的人也有恩典
談到恩典,就有人問:為何基督徒把尋常事都說成恩典?難道你們不知道不信耶穌的人也有「所謂恩典」嗎?
我們當然知道。甚至知道敵對上帝的人也蒙恩典;並且也沒聽過當今世界十大富豪誰公然自稱是基督徒的。可是這說明了甚麼呢?正好說明了主耶穌的話很對:天父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五45)。天父的心胸寬廣,人不感恩,祂也賜恩,絕不跟人小器計較。
不感受恩典只是不感受到而已,並不等於沒有受恩。君不見世間許多忘恩負義的人和不孝子女嗎?俗語說,「養子方知父母恩」,「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人性遲悟,後知後覺,乃經驗之談。並不能說,在我們的前半生,還沒感受父母恩時,父母恩不存在。人性最大的困難之一是,未「感覺」、未領悟時,仍自以為是、自以為知。
無底的問題
第三,你問:創造者從何而來?這問題其實你已知道答案,不過你不願接受這個答案。所以問:人既不能信宇宙萬物自然而有,那麼又為何能信創造萬物之神自有?
顯然,你:
一、不相信上帝是萬有之始。
二、也不能接受「第一因」這個概念。若別人告訴你,甲是第一因,你就會問:「那麼甲之前是甚麼?會不會是乙?」
別人答:「不是。第一因即在他之前再沒別的。倘若在甲之前,乙已先存,那麼甲就不能是第一因了,乙方是。即到了最終的盡頭是乙。」
那你又再繼續問下去:「不是罷?為甚麼不可以有比第一因更先存的?會不會丙才是第一因?」
若別人答:「如丙比乙先存,則乙便不能算為第一因。丙才是第一因。」
接著你又再重覆你的台詞,可以不斷的問下去,直問到子子孫孫。一句話說穿了,你其實根本不能接受有第一因這個概念,怎麼答你也不會滿意的。
本來發問是好的,問題叫人思考,因此尋得答案。可是,你的毛病出在甚麼地方呢?你的問題錯在沒底,否定一切答案,也不肯假設,好像是從真空裡出來的。想你也知道,做科學研究須先有個假設,然後實驗,或證明或推翻。認字也一樣道理,別人告訴你這是「六」,你也須相信(或假設)是「六」,才可以繼續學下去;不然你光在那裡問為甚麼是六?怎麼不是四、不是五等等,你是無法學下去的。許多自以為大智大慧的問題,其實都屬於這一類,沒底的,彷彿是從真空冒出來,漠視一切線痕蹟索根據──造物者在天地宇宙間留下來的奇妙設計不算數,歷史和考古學的證據不足信,神蹟與預言的應驗又不足信,人們在生活中的體驗和經歷也不足信,一個民族遵行或抗拒上帝的誡命所引致及承受的後果亦不能算數,你只在真空裡埋首發問,如春蠶吐絲般不斷吐問。然而即或春蠶吐絲自困,也有終止的時候,這種問題,卻可以用同一句話問到永永遠遠。
只有一種本錢
我看你最大的問題是靠自己,你想「令自己相信」,你想得很多,這很好,表示你肯用心思。但你想來想去,不但沒尋著出路,反倒令自己被困於理性絕路。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我給你打個比方:
有個人名叫阿福,看上了一幢房子,他極想買下。房主要價三十萬元,阿福口袋裡只有十萬塊。交易不成。阿福怨房價太高,非他力量所能購買。原來他忘了家中還有十萬元,另外他在銀行戶口裡又有十萬。
很多人像阿福,忘記了自己還有別的本錢──我們從創造主領受了理性,但別忘了,我們同時也領受了感性和靈性。
縱目所見,許多人忘記了自己擁有多種本錢。有人一面倒,只知感性,常感情用事,很多事不能理解,和他們說話、共事,簡直有理說不清。他們注重感覺,不理性,也不靈性。太理性的人,又是鐘擺的另一極端;他們甚麼事都理性分析,忘記了尚有感性和靈性;這些人很難了解別人心裡的感受,欠缺人情味,無法體諒別人;對於偉大無比的上帝,他們也想理性分析,或說,也只會理性分析這一招;彷彿除了理性,他們就再無別的本錢;又仿彿只要制出這招,便足可應付天下各派武林豪傑的絕學。當然結果不夠應用了,還使自己常陷於絕路困境。
其實,上帝賜我們的資本不少,我們若在這大千世界,把天父所賜、林林總總的各樣本錢、本能、恩賜和恩典,湊合起來,用得其所,我們至少可以突破目前好些困局。我說的特別是靈性方面。倘若我們理性研究歷史、考古、社會、自然等等科學之餘,同時又適當配合,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上帝,謙卑相信順服祂,身體力行,遵從祂的教訓,我們便會曉得耶穌基督是不是真理了。因為:
一、「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一20)
二、耶穌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八31至32)
你想感覺有神嗎?你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神,恆久遵行祂的話,容讓自己有時間成長、成熟、心竅和悟性開通,經歷神,你便不能沒有「感覺」。因為「耶和華與敬畏祂的人親密;祂必將自己的約指示他們。」(詩篇廿五14)
貫徹到底,遵行主的話,你便要「感覺」到神,因為你經歷過祂。
靠自己相信
我最後答覆你一個問題,你想「令自己相信」,但你知否:
一、人不能靠自己相信:「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以弗所書二8至9)
二、世人憑自己的智慧不能認識神,「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但「神樂意用人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哥林多前書一21至25)世人把上帝的救恩看作愚拙的原因,其實是自己不能明白;因即使退一萬步來說,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剛強。
我們連神的愚拙也攀不上,祂的智慧更非我們所能領悟。認識上帝的途徑不是要神蹟,不是求智慧,而是憑信心接受十字架的救恩,讓神的靈在我們心中啟示。杯水焉能盛大海?承認自己渺小、智能不足罷。謙卑來到上帝面前,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祂,遵行祂的話,求祂賜你信心,這便是你能為「自己相信」所做的事了。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19960608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410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