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雪
邱清萍
朋友西雅圖的房子插在半山,遠處可以看見著名的雷妮亞山水(Mt. Rainier)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白雪蓋頂。一個早上,我獨自坐在四面落地窗的客廳裡,外面是綠樹遍野的山谷,被雲霧遮掩,只剩三兩株松樹。室內燈光柔弱,一切卻那麼清楚真實,彷如兩個世界。
人也不是活在兩個世界裡嗎?物質的與屬靈的,外面的與裡面的。習慣了用感官和理性去認識體會物質世界,屬靈的東西又怎樣去接觸呢?我們該怎樣去接近一位眼不能見、思想不能測透的神呢?我坐在溫暖的屋內,如何去瞭解外面撲朔迷離、似有似無的世界?甚至放下暖室,而去擁抱它呢?
我從書本中去尋找前人的經驗,驚訝的發現,中世紀的基督徒們出入兩個世界,竟然如此輕而易舉。好像這邊的出口,就是那邊的入口。那種得來全不費功夫的自然,真羨煞人!他們說要靠神的恩典,但正確的途徑也很重要。
到了溫哥華滑雪勝地韋雪拿(Whistler),在朋友的渡假屋住幾天。好恬靜的世界。室內窗外一片寂靜,把人帶到心靈的原野。我坐在窗前用木條堆砌的小桌旁,眼前的是景還是畫?輕舞的錄,沿著波光,向一個方向移動;綠色後面是白雪皚皚,藍中帶白。這幅畫靜靜的放在那裡,沒人注意,有人注意,也按時候換上新裝,畫內有景,景內有畫。物質世界我太熟悉了,超時間空間的世界,我卻很陌生。怎樣進入?我要撇下甚麼才能進入?
前人提出抽離(detachment)和介入(attachment)的過程,他們說東方宗教只有抽離,而沒有可介入的實體,結果引進虛無的世界。聖經教導的抽離,卻是引到實存的愛的泉源──耶穌基督。原來物質與屬靈世界,都是真實的,只是一個可見,一個不可見,好像樹的枝葉可見,樹根在地下不可見。但見枝葉旺盛,必知有根。物質和屬靈的世界都是神創造的,我們若只循物質世界認識祂,所見的只是表面的,我們不會滿足。
聖經從不懷疑屬靈世界的存在,更不低估它的重要性。可是到了亞里士多德,便把思想縮小,放進唯理的框框。我們一直在他所造的框框裡去認知,結果只看到部份世界、部份人生。
我們所用的言語和字彙,是我們的世界窗戶。西方文化只有一個辭形容屬靈經驗,就是「神秘主義」,於是把一個豐富的世界,縮得小小,我們的感官也被訓練成自動過濾器,把許多寶貴的經驗,未經察覺,便已排除。
抽離與介入是一物的兩面,先有抽離,才有介入。抽離是一種刻意的放棄,介入是一種刻意的培養。進入屬靈的世界,我要放棄甚麼都有答案的安全感,學習從虛幻中賞其真,從無知中有悟。我也要放鬆緊握著的拳頭,讓千愁萬慮飄去,讓「別人怎樣看我」、「怎樣說我」的牽掛散去,讓「今天穿甚麼、吃甚麼」飄逝。
沉思中,不覺窗外已是另一個世界。白雪紛飛,飄在樹上和屋簷上。剛才還在隨風翩翩起舞的松枝,現在因為白雪王子來臨,都乖乖的排著隊,等候王子為他們白袍加身。湖水停止波動,倒照出另一個世界。
一霎時,景色又改,遠處蓋上白雪的樹叢上,突然冒出高山,是怎樣冒出來的?本來就在那裡嘛,只是給雲霧遮掩了。連山上滑雪的路徑都清晰的現出來。說時遲,那時快,一條寬闊的雲帶又隱沒山徑,整個山嶺又不見了!霧天一片、若不是剛才見過,豈能知道後面的世界是甚麼樣子呢?
我們看神,也是這樣,若隱若現。似乎已認識祂,看見祂,但不一會,有不知從何處飄來的雲帶,把視線遮掩了。其實不是祂不在,憑著信心,我知祂在。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19940603
轉載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38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