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八個怎麼辦

一章所討論的問題都是從真人真事中取材。是作者從不同的場合:聚會、小組討論和個別輔導中搜集回來的。這些問題會用不同的方言問:國語和英語,潮州話和廣東話。曾用不同的方式問:口問和筆問。也曾在不同的地方問:北美各地、臺灣西岸由北至南、香港、新加坡和菲律賓。

問的人都是基督徒。他們很誠懇地問,希望獲得忠實的答案。有些人為了增加知識而問,有些人問是因為他們迫切需要幫助。有人帶著微笑問,有人掛著眼淚問。有人滿心自信的問,有人滿腹委屈的問。有些人問了希望得到答案,有些則未必。問的人多數是十三歲至三十歲的年青人。

在林林總總幾百個有關約會的問題中,我曾經挑選、組合和淘汰選出了八個來討論。青年人把信仰介入生活,必然經歷許多的掙扎,本章所討論的可以代表他們所要面對的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

讀者讀本章的答案時請記住:

一、所討論的問題除了那些有明確的聖經教訓外,其他一切的看法、推理甚至辯論無論多麼有理和富說服力,都不過是暫時性的結論。

二、人類的風俗習慣受文化影響很深,所以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便有不同的習慣。你可能認為我的看法太開放或太保守,無論如何,你必須為自己選擇一種看法,並照著去做。

三、讀者中若有人面臨一些重大不能解決,而本章及本書也未曾討論過的問題,最好能與一位可信任的朋友分擔。

以下是我們曾討論過的問題:

問:過去兩年,青年團契有幾位男孩子把我友善有態度誤解了,真是尷尬。我該怎樣做才能避免這樣的誤會而仍然保持對他們友善呢?

答:這類的誤會很難完全避免。年青人總是愛幻想。能覺得有人喜歡和需要自己,本是人生樂事。尤其這個人有可能是自己未來的伴侶!

你應該明白青年人,甚至那些不再年青的人誤解異性的說話或舉動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一個微笑可能被看作甜蜜的笑容,一個眼色看作「含情脈脈」,一次握手看成「熱情的流露」,而一個隨口而出的「哈囉」也可能看作「對我特別有意的表示」,「再見」變成「我希望很快再見你」,「你好嗎」也變成「她特別關心我」。

一般來說這種誤解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年青男女通常從經驗中可以學習更謹慎去分析這些表情的訊號。

未婚的年青人常常喜歡問自己:「他(她)是否對我特別有意呢?」但卻苦於無從回答。一旦發覺甚至對方也不知所答時,那就更啼笑皆非了。

末了,我要問你,你這樣分析團契男孩子對你的態度是否準確呢?有沒有可能是你自己把他們友善的態度看錯了呢?

問:我可以跟一個美麗的女孩子約會嗎?我當然知道「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內心的美麗最重要等這一套道理。但是我希望找一個外表也美麗的女孩子,可以嗎?容貌對我來說是頗重要的。

答:我很高興你願意提出這個問題。也許有人會因此發笑,但我覺得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在我沒有給你「是」、「否」、「或者」這一類的答案之前,我們先從聖經的觀點看看這個問題。

聖經對於外表的美麗有不少的教訓。聖經中幾個特出的女性都有出眾的姿色。例如撒拉(創 12:11)、利百加(創 26:7)和以斯帖(帖2:7)。聖經沒有說她們的美色是不好的。甚至有人可以說以斯帖的美貌為她創造了拯救她同胞的機會。

另一方面,聖經卻暗示了美色可能帶來危險。當然這不表示美麗的女子是天生危險人物,或把她們所引起的煩惱歸罪給她們。然而不可否認,美麗的女子常常成為男人的試探。暗嫩污辱他瑪(撒下13),大衛與拔示巴行淫(撒下11)都是女方的美色所引起(撒下11:2;13:1)。亞伯拉罕父子兩人先後在外人面前撒謊,否認與他們妻子的關係,也是因為他們的妻子太漂亮(創12:11-13;26:6-10)。對於外表的美麗,聖經至少有兩個教訓:-、這種美麗是短暫的。二、內在美勝過外在美(箴言31:30;彼前3:3-4)。

參孫悲劇性的-生可以用他的三次羅曼史來分段。 其中有兩次聖經明說參孫因為被女子美麗的外表所吸引而致跌倒。在士師記第十四章一節和第十六章一節,記載參孫先是「眼見」,然後錯誤的行動便產生了。

回到你的問題,我認為與一個美麗的女子約會不是一件錯事。事實上我從來沒有遇見一個誠實的男子或女子會故意選擇一個貌醜的對象。但你必須小心,要看重她內心的美麗多過看重她的外表,否則婚後三個月你便會開始感到失望。

有一位女明星說:「美麗是化妝師的傑作。」請你細心思想這句話的意思。

問:女孩子採取主動可以嗎?

答:問的人也許想知道女孩子怎樣採取主動而不失去自尊。每個文化對於女孩子主動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其實最主要是有高尚的情操、合宜的表示,絕不可矯揉造作、或過份明顯。暗示式的說話或行動遠勝過把對方的想像力也剝削了的策略。

女子最好不要扮演征服者的角色。她可以向意中人表示好感,但進一步的行動卻應由男子來主動。她只要向對方表示有興趣與他做朋友便已足夠了。明顯的要求對方約她出去不但不必要,還可能損害兩人的關係。

問:我只想和對方保持普遍的友誼,但是他常常約我出去,我該如何使他明白才不傷害他的自尊心?

答:最好把你的意願坦白告訴對方,然後在行動上表明出來。待他如朋友,不要躲避、漠視或蔑視他,但也不要給他虛假的希望。

也許你以後也不會喜歡他但是你不能太肯定。你應留意自己感情的實況,因它有轉變的可能。

你拒絕他的約會的時候,要謹慎不要讓他覺得你在嫌棄他。不要說:「我不喜歡跟你出去。」或「我不喜歡別人看見我們在一起。」你可以這樣說:「我想請妹妹一起去。」或者「那天晚上我有些事情要做。」或者說:「我要趕功課不能奉陪。」假如對方仍然窮追不捨、並且率直的問你:「你什麼時候有空?你喜歡到那裏去?」你可以試試下面的答覆:

「你問得好,我自己也不知道哩!」

「謝謝你的邀請,我很感激。」

「很抱歉我不想去。」

他也許會因為你的推辭而失望,但至少他的自尊心不會受打擊。事實上所有推辭的答覆,無論推得多麼漂亮,也難免令對方失望。

問:我的女朋友比我大三歲,會不會有問題呢?

答:我相信問的人已經有結婚的念頭。他其實想知道與一個比自己大三歲的女子結婚將來會不會幸福。我現在要根據這個推想來回答這個問題。

聖經對於夫婦年齡的理想差別沒有任何提示。聖經也沒有明說丈夫一定要比妻子大。

事實上,丈夫比妻子大或妻子比丈夫大的例子在聖經上都有。亞伯拉罕與撒拉就是丈夫比妻子大的好例子。另一個例子我們可以從舊約的風俗中找到。親族贖業繼後的習俗是一種;新王接收前王妻室是另一種。從這兩種習俗可以推測妻子比丈夫年紀大是大有可能的(參看得2-4;撒下12:8;16:21-22;王上2:17-25)。聖經在這方面既然沒有明文的教訓,你們只可以從彼此在學識、社交、感情、生理、靈性等各方面的相配程度來下判斷。

一般來說,假如男女雙方都認為年齡上的差異不足介懷,那便不成問題了。但是假如女方對這個差異感到不安,甚至羞愧、尷尬或自卑,問題便嚴重了。你們應該提出來討論。倆人最深處的感受必須說出來,彼此分享。我碰見越來越多女比男大的婚姻例子。他們的相處似乎沒有什麼大問題。

問:與不信主的異性朋友約會可以嗎?

答:有些人以傳福音為理由提倡這一種約會。有些人甚至說:「教會一般現象,女的比男的多,姊妹們有什麼辦法?」又有一些女孩子說:「不信主的男子在各方面都比較強。唯一可惜他們不是基督徒。教我怎麼做才好呢?」在我們討論與不信者約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很清楚聖經的教導:神不容許信與不信的結合(林前7:39;林後6:14;拉9:2;10:10-11;民13:23-27;王上11:1-2;出34:16)。無論一個文化的風俗習慣如何,聖經的標準一定不能妥協。與不信者約會有一個最大的冒險就是你不能擔保自己不會墜入情網。感情是一件微妙的東西。它來的時候你看不見,看到看見它的時候,你已經深陷其中。你不能畫一條清楚的感情界限,因為感情是人心裏面那個不能界說,只能意會的領域。

有一次一位快廿歲的女孩很傷心的在哭,原來她愛上了一位非基督徒。在淚眼汪汪中,她很後悔的說道:「我一直不知道他是非基督徒,直到自己對他發生了感情。」

這位女孩到底起初是否真的不知道,還是她故意不想知道,作者不得而知,連她自己也不一定知道。但是一件事是很明顯的:情網易墜出網難,爬出來時已傷痕處處了。

為了防止自己和對方受到這種創傷,最好從開始便要斷絕與不信者發生愛情的可能性。

當然有些情形很特殊,當事者根本沒有機會瞭解對方的信仰情況。但這種例子很罕有。一般來說,與非基督徒約會是不明智的。

問:我的愛人不是基督徒,怎麼辦?

答:這種情形通常有下面幾種成因:

一、 兩位非基督徒由朋友成為愛人,接下來其中一位信了主。

二、一個基督徒明知故犯,或因一時的軟弱,與未信主者約會,結果墜入愛河。

三、兩個都是基督徒,但其中一位對屬靈事情漸漸失去興趣,甚至停止一切教會活動,也不再讀經祈禱。

你面臨的情形無論是上述三項中那一項,以下我要向你提供幾個當採取的步驟:

(一)做一番檢討的功夫:

為什麼他對屬靈事物不感興趣?他與神的關係越來越接近或是生疏呢?你對他屬靈的光景要負些什麼責任?他過去是否曾有不愉快的經歷,以致現在對基督教沒有好感?他願意坦誠討論屬靈的事情嗎?他有沒有一些理智上通不過的問題?

(二)溝通彼此的觀點立場:

鼓勵他把真正的感受說出來。用同情的耳朵聽。向他表明你對神堅定的信仰及他在你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堅定仁愛的態度向他解釋信仰問題一日不解決,你倆的關係一日不能再發展下去。

(三)堅定持守自己的信念:

有時你下對了判斷,但感情未必能阿們。這時在處理上便要格外小心。讓對方明白你不是在嫌棄他,只因為了彼此的幸福,目前你倆只能做朋友而不可能有深一層的關係。將來信仰問題若解決了,友情仍然可以發展成為愛情。因為建立在搖搖欲墜的根基上(信仰不同)的愛情只會帶來煩惱與痛苦。所以為了避免將來的苦惱,也為了有一天你們可能重修舊好,你應該冷卻目前這個關係。當然這樣做彼此都會心痛,但卻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四)把將來交托給主:

你既然決定為信仰放棄這一段感情,而又不確知對方是否肯因此轉向神,當然一股患得患失的心情是很難排遣的,但你要相信神必負責一切的後果。又要記住:你既然按照神的話做對了,便不須自責或後悔。

問:我的男朋友和我在許多方面都很相配,可是在屬靈上,他不如我,所以不能引起領導的作用。我們的關係應該繼續下去嗎?他有可能是神為我預備的配偶嗎?

答:他是否神為你預備的配偶這個問題我在第三篇有詳盡的討論。在這裏我們只談談你們的關係是否應該繼續下去。我倒很想知道為什麼你覺得他不夠你屬靈,並且不能發揮屬靈領導的作用。到底你用什麼來量度他屬靈的程度呢?他真的沒有領導才能嗎?抑或你們對屬靈的領導有不同的看法?其他你所敬重的弟兄姊妹是否也有同樣的觀感?

有沒有可能你自己在領導,以致他沒有機會發揮他的領導責任呢?

我發覺自己年紀越大越不敢判斷別人屬靈的深度。我們看不見別人內心深處的動機,許多時候只有從別人外面的表現―如赴會、奉獻、事奉、靈修等方面來評價。可是這些表現雖然都很重要,卻不足以用來衡量一個人屬靈的真正光景。

大衛在他的一篇較出名的詩篇裏這樣禱告:「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裏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 139:23)。人的心思意念是他屬靈生活的正堂,可惜別人無法看見,所以也不能下判語(參看林前4:3-5;太7:1-5;羅2:1-3)。

此外,你還應檢討一下自己。你自己有軟弱卻希望他剛強嗎?你自己達不到的目標卻期望他達到嗎?你在他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弱點所以覺得失望嗎?你有沒有把自己的軟弱推卸在他身上?假如你對他有很深的認識(至少兩年的深交),其他基督徒朋友也同意你的觀感,而你經過自省沒有犯上述的毛病,我認為你可以考慮停止你與他的關係。屬靈上太大的差距可以影響婚姻的幸福。

不過我勸你要小心從事,不要操之過急。我見過不少愛主的弟兄在年輕時差不多是掛牌基督徒。有些男人需要一些打擊來喚醒他們。轉過來後他們自然便會敲打神的門。

另外,我要你小心還有一個原因。可能你成了他不能發揮領導責任的攔阻。你要給他機會,也要忍耐。也許他的確沒有領袖才能,但也可能他根本不要跟你玩這個「猜領袖」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