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信心称义与行为称义孰是孰非?
“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雅2:23~24)。
A. 称义之意义
关键在“称义”(dikaioutai)一字的用法,此处是“证明真实”的意思。此字可指内心对神的态度,亦可指行为对人的表现。
信心称义:表示以信心证明你对神的心是对的。
行为称义:表示以行为证明你对神的心是对的。
一个人在神面前的生活行为是对的,那就表示他对神的心是对的,因为好行为的背后需要有好信心,行为是用来证明、显明信心的真实。
所以有人说得好,因信称义是入门的信,行为称义是走天路的信。
B. 圣经的举例
-
保罗的举例
加拉太书5:6 说:“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生发仁爱的信心”这句话,就如同“有好行为的信心”、“有生命的信心”,所以就称为“行为称义”。
-
主耶稣的举例
主耶稣常用树和果子的关系来表明信心与行为间的密切相连效应。好树结好果、坏树结坏果是“生命的问题”(太7:17),我们绝不能“强迫”好树生坏果这种不合逻辑的事发生(太7:18)。若人真有信心(即有真信心),必然产生好果。再且,这是圣灵内住信徒生命的职事,一人真信主,圣灵即入住其中,引导他认识主更多(约16:13)。圣灵不会罢工的,可是当信徒故意销灭圣灵的感动时(帖前5:19),圣灵的工作便受到限制,可是那人的救恩仍在,不会被神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