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哈巴谷書背景簡介

<->

先知哈巴谷(名意「神的擁抱」)的身世隱晦不明,據3:19節下,他可能是祭司之後,但也無從證實。

從書的內容可見,此書符合三個猶大君王的時期:

(1)在約西亞時代(640-609BC,如Delitzsch)(唐佑之據1:14~17,2:5~20說此處的迦勒底是亞述人,故此書的故事應發生在621-615BC之間【註1】)。

(2)在瑪拿西時代(609-597BC)(如Keil; Unger)。

(3)在約雅敬時代(609-597BC)(如Archer; Feinberg; Freeman)。因有迦勒底人殘暴的描繪,本書,較能配合約雅敬當時的時代背景。再且書中沒有論及亞述的情形,似乎是在612BC之後的事。書的氣氛乃是論巴比倫將向選民國大施暴虐,是首次侵犯猶大之時(605BC)。若約雅敬在609BC登位,哈巴谷書必在609至605BC之間寫成,故此,與他同時事奉的還有西番雅和耶利米兩位先知。

<-->

2. 公理如何不顯,如何顛倒?

<->

經文:哈1:4(全段1:2~4)
因此律法放鬆,公理也不顯明;惡人圍困義人;所以公理顯然顛倒。

先知哈巴谷充滿迷惘與困惑,因為他看見國家社會暴行充斥,罪孽遍地,奸惡橫行,律法鬆弛,義人受制於惡人。時正值約雅敬在位(609-597BC),朝中貪贓枉法,民不聊生,君民拜偶之風盛行。先知不停地向神呼求、哀求、求神彰顯公義的約束,但神卻保持緘默,沒有行動,使他更加迷惘。這是理性的困惑,因他深信神是賞善罰惡的神,只是看見事實適得其反,似乎神漠視甚至縱容罪惡,不予干涉,著實令人費解。

原來先知的迷惑是基於愛國與愛神之心,若沒如此公義的憤慨,也就不易產生迷惑。他不斷的呼求,若神采取行動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他的困惑是理性與信心的衝突,現實與理想無法協調,信心沒有響應,使他感到十分苦惱,甚至忿怒。

<-->

3. 什麼是「義人因信得生」?

<->

經文:哈2:4
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義人因信得生。

「義人」從廣義來看是「屬神的人」,即「信神的人」,是與神有正確關係的人。從狹義來說,是指「愛神、敬虔之人」。此處經文應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因為先知不是在討論信心的等級或階級,他只是從基本觀念上指出,在國家社會動盪不安的情況下,信神屬神的人,應持何種心態度日。神似袖手旁觀,為何「公理不顯、公理顛倒」?待他進入守望台與神有深切的相交後(2:1),發現原來神早有「腹稿」,

神用惡人來懲治惡人,惡人總有惡報(2:5~19)。當他明白了神的方法後,便解決了他心中的困惑,便發出一個「信心的立約」,義人必因信得生。

「生」是指生活、存活,是個未完成式動詞,存著繼續恆久之進度,引往永遠去。所以保羅在羅1:17及3:11兩處經文裡,加上更深一層的屬靈意義,解釋救恩(義人廣義「是得救的人」)的要義:「因信得生」。

<-->

4. 先知願神復興什麼作為?

<->

經文:哈3:2
耶和華阿,我聽見你的名聲(或作言語)就懼怕。耶和華阿,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

先知明白了神是公義施審判的神,也知道神處事有他自己的時間,故此他發出一個禱願,求神在這些年間(原文指這幾年之間,即不久的將來,越早越好【註2】),復興他的作為。

「復興」一詞不是指培靈會的口號,而是指神「恢復」他的工作之意。此句是回應先知在1:2~ 4節所表示的「不滿」。他明白了神有處事的方針與時間後,加上一個禱願,求神早日「動工」,彰顯他公義的審判,只是在施行審判時,不要忘記以憐憫為念。

<-->

5. 誰是這「受膏者」?

<->

經文:哈3:13
你出來要拯救你的百姓,拯救你的受膏者,打破惡人家長的頭,露出他的腳(原文作根基),直到頸項。

神的受膏者可指祭司、先知或君王,本處解說有六:

(1)有說指摩西(如C. E. Armerding; J. MacArthur)(但摩西似不在這幀戰爭畫像裡)。

(2)有說指一般的首領(如唐佑之)(但受膏者是單數字)。

(3)有說是指巴比倫王(如C. L. Feinberg)(但神沒有必要助他取勝)。

(4)有說是指以色列(如啟導本;國際本;NIC)(但在舊約裡受膏者從不指以色列整體)。

(5)有說他是以色列的君王(如TOTC)(但神不會拯救猶大最後君王)。

(6)有說是指彌賽亞(如Lactsch; Keil & Delitzsch; BKC; W. C. Kaiser)。

先知借用出埃及、進入迦南地及在士師時代,神給予選民得勝的歷史為喻(3:3~11),指出神一發怒,欺侮選民的列邦實時受罰(3:12)。他一出現,便能拯救其百姓及其彌賽亞,並打破惡人「家長的頭」(指惡人的禍首),顯露他的腳,直到頸項(3:13)。「腳」字原文是「根基」(參3:13小字),是比喻一座大廈,根基露出,表示房子也倒塌,意指全然徹底的毀滅。

神的拯救先從歷史上的君王首領開始,直至末世之時,神也會拯救百姓,拯救其彌賽亞。至於彌賽亞需要拯救,似乎不合「彌賽亞本色」。原來這拯救是指在末日的戰爭時,彌賽亞出去協助選民爭取勝利,神也出去協助彌賽亞爭取最後勝利,非說彌賽亞本身沒有能力取勝,而是神降臨與他一同取勝。

<-->

書目註明

<->

【註1】唐佑之上引書卷三,13 4頁。
【註2】J. A. Brewer上引書,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