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耶利米哀歌背景簡介
<->七十士譯本有標題:耶路撒冷亡國後,耶利米坐在城中哀哭,著下哀歌,本節是耶利米先知為聖城悲淒的哀鳴。
<-->2. 「她」是誰?
<->經文:哀1:2~11
作者在此段用「她」字指耶路撒冷,全段主詞是「他(她)」這字。耶路撒冷本貴為皇后,今淪為寡婦。先知用極悲淒的心情一字一淚以旁觀者的態度,來抒寫聖城被毀的景象。
<-->3.「我」是誰?
<->經文:哀1:12~22
作者在此段用「我」字指耶路撒冷,全段主詞是「我」這字。全段是聖城對先知的悲感,發生莫大傷痛的自述。
<-->4. 耶利米真的失明嗎?
<->經文:哀2:11
我眼中流淚,以致失明;我的心腸擾亂,肝膽塗地;都因我眾民遭毀滅,又因孩童和吃奶的在城內街上發昏。
比喻誇飾詞,如2:11下(如2:11下~12、20~22等例子)。可見耶利米沒有失明,若是失明,又怎會有此記載呢?
<-->5.誰是這位受膏者?
<->經文:哀4:20
耶和華的受膏者,好比我們鼻中的氣,在他們的坑中被捉住;我們曾論到他說:我們必在他蔭下,在列國中存活。
其所表達的意見有二:
(1)鼻中的氣是指神,因神是生命的來源,故此『受膏者』便是神的彌賽亞。
(2)猶大國受膏者有三種人:祭司、先知、君王。而本節所說的人物是猶大國最後君王西底家,他是「我們鼻中的氣」。表示他是國民生命的依歸,如呼氣是等於有生命的表示。此人被巴比倫人捉住,困在坑中(4:20上)。他也是選民曾將生命投靠在他蔭下的(即倚仗國家的保護而存活)(4:20下),怎知竟成虛無幻影了。稱國君是百姓鼻中的氣,也是埃及人對其法老蘭塞二世的稱號(如國際研讀本)。A. S. Peake謂在Tel El-Arnarna Letters(碑文信札)找到記錄說,猶大民在國亡時逃至以東、摩押、亞捫等地(參耶40:11),卻被他們搶掠(趁火打劫)【注】,遂有哀4:21~22的「預警」。
<-->書目註明
<->【注】A. S. Peake, Lamentations of Jeremiah, Century Bible Commentary, OUP, n.d., p.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