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番雅书背景简介

<->

先知西番雅(名意“神必保护”或“神隐藏的”)的身世,是先知书中最详尽的,追溯至四代以上,至希西家,表明先知是出于犹大王族,出身非凡。约西亚可能与先知是叔侄,年龄相仿。据1:1,先知在约西亚年间(640-609BC)蒙召,按书中所描述选民拜偶像的情形,是在约西亚宗教改革之前(621BC);他亦预告尼尼微的灭亡(612BC)。故他的成书日必在612BC之前。

先知蒙召不久,便参与约西亚的宗教改革(参王下23:2)。同时亦有耶利米先知协助此改革,使犹大国兴起属灵大复兴。可惜宗教改革不够深入,积重难返,异教迷信在民间扎根颇深,甚难彻底铲除。外患方面,亚述已衰败失势,巴比伦的影子却常在人心,南方的埃及亦野心勃勃,伺机侵犯。609BC约西亚在米吉多战役中身亡,埃及的势力控制了巴勒斯坦。

西番雅看见列邦的兴衰,强权的嚣张,而自己国家只有虚伪的改革,首领君王仍腐败无能,没有公正,只有欺压与暴行。故此先知大声疾呼,指责宗教的失败,百姓离道背教,并呼吁早日悔改,否则耶和华审判的大日将早日来到。

<-->

2. 这是指地区性或世界性的审判?

<->

经文:番1:2~3
耶和华说:我必从地上除灭万类。我必除灭人和牲畜,与空中的鸟、海里的鱼,以及绊脚石和恶人;我必将人从地上剪除;这是耶和华说的。

书的开始便宣告神公义的审判,他的审判降临“地上”、“除灭万类”。不少学者视“地上”是指巴勒斯坦地,“万类”是描绘性词汇指全部。但是第2章及第3章皆有谈及列邦受审判(包括犹大),及3:9~10的“万民”是指超越巴勒斯坦地的人;故应是指世界性的审判。

“万类”不只是人类,而包括一切的生物。人类犯罪,使万物都服在虚空之下(罗8:20),那早已是一次世界性的审判,另一世界性的审判是挪亚时代的洪水。此处似是仿古的预告。将来神审判世界,并不局限于犹大地,但却以犹大作起首,因为审判从神的家开始。

<-->

3. 什么是“绊脚石”?

<->

经文:番1:3
我必除灭人和牲畜,与空中的鸟、海里的鱼,以及绊脚石和恶人;我必将人从地上剪除;这是耶和华说的。

神审判世界时,他特别对付恶人和“绊脚石”,“绊脚石”有何指?指人或事?经学家意见有六:

⑴指审判的事,这审判使恶人跌倒。

⑵指山崩地裂,山石四散,使人跌倒(大自然界现象,如地震)。

⑶指恶人的收场。“绊脚石”原文可译作“一堆乱石”,全句是:“以及恶人必乱石一堆”(如NIV ),意“变成一堆乱石”。

⑷干脆将“以及绊脚石和恶人”一句删除(如LXX; ICC)。

⑸指犹大国中的偶像(如启导本)。

⑹“绊脚石”(maksheloth)基本意义是“废墟”,意说一切反叛神的(连生物界包括在内,是夸饰陪衬词),都被神变成废料一堆(如T. Laetsch)。

最后一说最为可取,全句可译为:“以及凡叫人跌倒的和恶人”(都必被剪除)。

<-->

4. 为何要跳过门坎?

<->

经文:番1:9
到那日我必惩罚一切跳过门坎、将强暴和诡诈得来之物充满主人房屋的。

本节启语词“到那日”(此词在先知书中出现共二百次之多),表示这是指末世审判世界的时候,即1:7节“耶和华的日子”,论及神惩罚那些信奉异教的人。查“跳过门槛”有六个基本意义:

⑴指富有人家的仆人,受主人吩咐,急速跳跃主人的华厦门槛,出外欺负穷人(如Hitzig-Steiner; J. F. MacArthur)。

⑵指城中的土豪恶霸,随意进出穷人家中的门坎,掠夺别人家中的财物(如C. F. Keil)。

⑶指外邦宫庭的门坎,侍卫进出都要跳过门坎(如E. Henderson)。

⑷跳过门坎的是偷匪,他们进入人家作偷窃行径时恐怕被“门神”撞破,便跨越而过,以免得罪它们【注1】

⑸指外邦神庙的门坎(如大衮庙),即鬼神的居所(如启导本)。为避免碰到门坎,便跃过(参撒上5:5),否则是不敬的举动(如J. C. Laney)。

⑹指一种迷信的举动,古人认为恶魔居住在门坎上,不可侵犯,进出要大步跃过(如ICC)。

第六见解是正确的,因为神广施审判大地时,也特别要对付那些拜偶像的人。

<-->

5. 两个城市是哪两个?

<->

经文:番1:10
耶和华说:当那日从鱼门必发出悲哀的声音,从二城发出哀号的声音,从山间发出大破裂的响声。

在末日审判时(“当那日”),神特别惩罚犹大,先从鱼门开始(鱼门是耶路撒冷城的入口),鱼门发出哀声是代表神审判圣城。又从二城发出哀号,这二城不是指二个城市,而是圣城内的第二区,亦称“下城”(参王下22:14;代下34:22),此区是新建的,应译作“从第二城区”,以免混淆。

此外又有大响声从山区发出,这不是郊外的山区,而是市内的“半山区”(如锡安、摩利亚、俄普耳[Opel]),是圣殿及富户住宅区,大破裂响声爆起,表示圣城大遭毁坏。

<-->

6. 这是什么时代?何谓清洁言语?

<->

经文:番3:9~10
那时,我必使万民用清洁的言语,好求告我耶和华的名,同心合意的事奉我。祈祷我的,就是我所分散的民(原文作女子;下同),必从古实河外来,给我献供物。

“那时”一字是指末日审判之时,从内容看是审判之后,此时神在地上作王,万民皆有清洁的语言、同心合意事奉他。

“清洁的语言”有三意:

⑴“指圣洁的语言,表示此时万民皆手洁心清地敬拜神(参赛6:5),他们不再拜偶像,因他们已获救赎,是灵性上有所改变而发出的敬虔行为。

⑵指合一的语言,表示此时万民不再彼此对敌,而在神里面合为一家,主里一家亲。

⑶指一种的语言,表示将来万民皆用一种语言敬拜神,是恢复巴别塔口音变乱前的语言情形。

三种意思可综合来看,构成一帧在神国里极其详和的美妙情景。

<-->

书目注明

<->

【注1】Larry Walker, "Zephaniah,"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Zondervan, 1985, p.547.
附: LXX=七十士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