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哈巴谷书背景简介
<->先知哈巴谷(名意“神的拥抱”)的身世隐晦不明,据3:19节下,他可能是祭司之后,但也无从证实。
从书的内容可见,此书符合三个犹大君王的时期:
⑴在约西亚时代(640-609BC,如Delitzsch)(唐佑之据1:14~17,2:5~20说此处的迦勒底是亚述人,故此书的故事应发生在621-615BC之间【注1】)。
⑵在玛拿西时代(609-597BC)(如Keil; Unger)。
⑶在约雅敬时代(609-597BC)(如Archer; Feinberg; Freeman)。因有迦勒底人残暴的描绘,本书,较能配合约雅敬当时的时代背景。再且书中没有论及亚述的情形,似乎是在612BC之后的事。书的气氛乃是论巴比伦将向选民国大施暴虐,是首次侵犯犹大之时(605BC)。若约雅敬在609BC登位,哈巴谷书必在609至605BC之间写成,故此,与他同时事奉的还有西番雅和耶利米两位先知。
<-->2. 公理如何不显,如何颠倒?
<->经文:哈1:4(全段1:2~4)
因此律法放松,公理也不显明;恶人围困义人;所以公理显然颠倒。
先知哈巴谷充满迷惘与困惑,因为他看见国家社会暴行充斥,罪孽遍地,奸恶横行,律法松弛,义人受制于恶人。时正值约雅敬在位(609-597BC),朝中贪赃枉法,民不聊生,君民拜偶之风盛行。先知不停地向神呼求、哀求、求神彰显公义的约束,但神却保持缄默,没有行动,使他更加迷惘。这是理性的困惑,因他深信神是赏善罚恶的神,只是看见事实适得其反,似乎神漠视甚至纵容罪恶,不予干涉,着实令人费解。
原来先知的迷惑是基于爱国与爱神之心,若没如此公义的愤慨,也就不易产生迷惑。他不断的呼求,若神采取行动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他的困惑是理性与信心的冲突,现实与理想无法协调,信心没有响应,使他感到十分苦恼,甚至忿怒。
<-->3. 什么是“义人因信得生”?
<->经文:哈2:4
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义人因信得生。
“义人”从广义来看是“属神的人”,即“信神的人”,是与神有正确关系的人。从狭义来说,是指“爱神、敬虔之人”。此处经文应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因为先知不是在讨论信心的等级或阶级,他只是从基本观念上指出,在国家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信神属神的人,应持何种心态度日。神似袖手旁观,为何“公理不显、公理颠倒”?待他进入守望台与神有深切的相交后(2:1),发现原来神早有“腹稿”,
神用恶人来惩治恶人,恶人总有恶报(2:5~19)。当他明白了神的方法后,便解决了他心中的困惑,便发出一个“信心的立约”,义人必因信得生。
“生”是指生活、存活,是个未完成式动词,存着继续恒久之进度,引往永远去。所以保罗在罗1:17及3:11两处经文里,加上更深一层的属灵意义,解释救恩(义人广义“是得救的人”)的要义:“因信得生”。
<-->4. 先知愿神复兴什么作为?
<->经文:哈3:2
耶和华阿,我听见你的名声(或作言语)就惧怕。耶和华阿,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作为,在这些年间显明出来,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
先知明白了神是公义施审判的神,也知道神处事有他自己的时间,故此他发出一个祷愿,求神在这些年间(原文指这几年之间,即不久的将来,越早越好【注2】),复兴他的作为。
“复兴”一词不是指培灵会的口号,而是指神“恢复”他的工作之意。此句是回应先知在1:2~ 4节所表示的“不满”。他明白了神有处事的方针与时间后,加上一个祷愿,求神早日“动工”,彰显他公义的审判,只是在施行审判时,不要忘记以怜悯为念。
<-->5. 谁是这“受膏者”?
<->经文:哈3:13
你出来要拯救你的百姓,拯救你的受膏者,打破恶人家长的头,露出他的脚(原文作根基),直到颈项。
神的受膏者可指祭司、先知或君王,本处解说有六:
⑴有说指摩西(如C. E. Armerding; J. MacArthur)(但摩西似不在这帧战争画像里)。
⑵有说指一般的首领(如唐佑之)(但受膏者是单数字)。
⑶有说是指巴比伦王(如C. L. Feinberg)(但神没有必要助他取胜)。
⑷有说是指以色列(如启导本;国际本;NIC)(但在旧约里受膏者从不指以色列整体)。
⑸有说他是以色列的君王(如TOTC)(但神不会拯救犹大最后君王)。
⑹有说是指弥赛亚(如Lactsch; Keil & Delitzsch; BKC; W. C. Kaiser)。
先知借用出埃及、进入迦南地及在士师时代,神给予选民得胜的历史为喻(3:3~11),指出神一发怒,欺侮选民的列邦实时受罚(3:12)。他一出现,便能拯救其百姓及其弥赛亚,并打破恶人“家长的头”(指恶人的祸首),显露他的脚,直到颈项(3:13)。“脚”字原文是“根基”(参3:13小字),是比喻一座大厦,根基露出,表示房子也倒塌,意指全然彻底的毁灭。
神的拯救先从历史上的君王首领开始,直至末世之时,神也会拯救百姓,拯救其弥赛亚。至于弥赛亚需要拯救,似乎不合“弥赛亚本色”。原来这拯救是指在末日的战争时,弥赛亚出去协助选民争取胜利,神也出去协助弥赛亚争取最后胜利,非说弥赛亚本身没有能力取胜,而是神降临与他一同取胜。
<-->书目注明
<->
【注1】唐佑之上引书卷三,13 4页。
【注2】J. A. Brewer上引书,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