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鸿书背景简介
<->那鸿(名意“主安慰”,与尼希米名意相同,尼希米意“耶和华的安慰”)是南国先知。他的信息是预告尼尼微的覆灭,悲叹他的厄运,对他一点安慰也没有;惟对选民来说,却大得安慰,因为选民在亚述的残暴之下已经太久了。
那鸿的身世不详,有说他是北国人,从“迦百农”(另意“那鸿之村落”)来(如耶柔米;优西比乌)。但此时北国已亡,神似不可能从北国选召那鸿往南国传道。
鸿1:1说他是伊勒歌斯人,大部份学者鉴定是在南国地方(如ICC; TOTC)。从书中内容看,他对宗教礼仪认识颇深,故说是祭司出身,但只是臆测。在书中他充满了爱国情怀,对仇敌具有无限愤恨,满腔公义怒气,不能忍耐敌人的猖獗,切望侵略者亚述早日伏在神公义审判之下。书中语意充斥着类似诗篇咒诅诗的偏狭观念,是他的属灵感受与情操。
尼尼微亡于612BC,而据3:8所提之挪亚们也在663BC沦陷,故此那鸿书应在663至612BC之间写成,那时亚述国正走向灭亡之路。
<-->2. “有一人从你那里出来”他是谁?
<->经文:鸿1:11(全段1:9~11)
有一人从你那里出来,图谋邪恶,设恶计攻击耶和华。
亚述设谋攻击神的选民犹大,却如螳臂挡车,必遭神特别对付,全军覆没(1:9~10)。他们首领是策划攻击神的人,在3:18称为“亚述王”。对照历史,他是西拿基立(参赛10:5,36~37章),即亚述巴尼帕(Ashurbanipal),亦有说是亚斯那巴(669-627BC,亚述最后一位大帝,如国际本)。他数度挥军西征,成功地征服埃及,玛拿西也不得不向他俯首称臣(参代下33:11~13)。按亚述史志,西拿基立多次侵略犹大,毁灭犹大46座城镇(参王下18:13),其凶残的程度惨无人道,令人发指,被征服之城的首领往往先被肢解,斩下人头堆成塔,尸首成捆的焚烧,这些事甚至列入他们的史册里【注1】。
<-->3. “那打碎邦国的”是谁?
<->经文:鸿2:1
尼尼微阿,那打碎邦国的上来攻击你;你要看守保障,谨防道路,使腰强壮,大大勉力。
因亚述向神的选民滥施暴虐,神终向他们施审判,借着玛代波斯的力量,在612BC灭了亚述。
这位“打碎邦国的”是玛代王(Cyaxeres, 625-585BC),在61 4BC攻打尼尼微,但铩羽而归。二年后他与巴比伦的尼布伯拉撒(Nebopolassar 626-556BC)再连手攻打尼尼微,并得西古提王(Scythian)王M anda 之助,于612BC攻陷尼尼微,此战役记在巴比伦史志。亚述王西拿基立曾用了六年时间巩固其军力,强劲无比,接着艾萨克哈顿更扩充军备(参结23:23~24),使他们傲然不惧;若非耶和华定意审判亚述,否则玛代及巴比伦联军也势难得逞。
<-->4. 挪亚们是谁?
<->经文:鸿3:8
你岂比挪亚们强呢;挪亚们坐落在众河之间,周围有水;海(指尼罗河)作他的濠沟,又作他的城墙。
挪亚们的“挪”是城市之意,亚们是“挪城”之神,也是埃及众神之一。此城临海,在埃及古都挪弗(Memphis)之南440哩。挪城又名底比斯(Thebes),是埃及古国南部的首都。其中庙宇林立,碑林遍地,宫殿辉煌,人面狮身像横卧,帝王坟陵巍峨,其中以亚们庙最具威严雄伟,长330呎,宽170呎,并有100面大门,气势凌人【注2】,现为历史古迹之地。
挪亚们又被多条河流包围,类似天然的“围墙”,居民凭借这样的保障,在防守上固若金汤。在663BC,亚述之亚述巴拿度(Ashurbanipal)向埃及进攻,直趋挪亚们,以为此城十分巩固,但却不堪一击,旋即被攻取。先知以此为鉴,强如挪亚们也抵挡不了敌人大军,尼尼微又怎能逃避厄运,亚述的恶行曾在外邦国中暴虐,但神以暴易暴,从此之后,罪恶不得再猖狂了。
<-->书目注明
<->
【注1】D. Winton Thomas, Documents From Old Testament Times, O U P, 1958, p.76; W. C. Kaiser, A History of Israel, Broadman & Holman, 1998, p.390.
【注2】J. F. MacArthur上引书,131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