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耶利米哀歌背景简介
<->七十士译本有标题:耶路撒冷亡国后,耶利米坐在城中哀哭,著下哀歌,本节是耶利米先知为圣城悲凄的哀鸣。
<-->2. “她”是谁?
<->经文:哀1:2~11
作者在此段用“她”字指耶路撒冷,全段主词是“他(她)”这字。耶路撒冷本贵为皇后,今沦为寡妇。先知用极悲凄的心情一字一泪以旁观者的态度,来抒写圣城被毁的景象。
<-->3.“我”是谁?
<->经文:哀1:12~22
作者在此段用“我”字指耶路撒冷,全段主词是“我”这字。全段是圣城对先知的悲感,发生莫大伤痛的自述。
<-->4. 耶利米真的失明吗?
<->经文:哀2:11
我眼中流泪,以致失明;我的心肠扰乱,肝胆涂地;都因我众民遭毁灭,又因孩童和吃奶的在城内街上发昏。
比喻夸饰词,如2:11下(如2:11下~12、20~22等例子)。可见耶利米没有失明,若是失明,又怎会有此记载呢?
<-->5.谁是这位受膏者?
<->经文:哀4:20
耶和华的受膏者,好比我们鼻中的气,在他们的坑中被捉住;我们曾论到他说:我们必在他荫下,在列国中存活。
其所表达的意见有二:
⑴鼻中的气是指神,因神是生命的来源,故此“受膏者”便是神的弥赛亚。
⑵犹大国受膏者有三种人:祭司、先知、君王。而本节所说的人物是犹大国最后君王西底家,他是“我们鼻中的气”。表示他是国民生命的依归,如呼气是等于有生命的表示。此人被巴比伦人捉住,困在坑中(4:20上)。他也是选民曾将生命投靠在他荫下的(即倚仗国家的保护而存活)(4:20下),怎知竟成虚无幻影了。称国君是百姓鼻中的气,也是埃及人对其法老兰塞二世的称号(如国际研读本)。A. S. Peake谓在Tel El-Arnarna Letters(碑文信札)找到记录说,犹大民在国亡时逃至以东、摩押、亚扪等地(参耶40:11),却被他们抢掠(趁火打劫)【注】,遂有哀4:21~22的“预警”。
<-->书目注明
<->【注】A. S. Peake, Lamentations of Jeremiah, Century Bible Commentary, OUP, n.d., p.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