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扫罗到底是怎么死的?
<->经文:撒下1:6~10
报信的少年人说: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自己枪上,有战车、马兵紧紧的追他。他回头看见我,就呼叫我。我说:我在这里。他问我说:你是甚么人﹖我说:我是亚玛力人。他说:请你来,将我杀死;因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我准知他仆倒必不能活,就去将他杀死,把他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拿到我主这里。
据撒上31:3~4节记载,扫罗与非利士人作战大败,众子被杀,扫罗受箭伤,深知命不久矣,为避免被仇敌杀害,遂以自杀收场。但在撒下1:6~10的记载中,他是被亚玛力人杀死,究竟孰是孰非?
对这表面上的矛盾,解答有二:
⑴扫罗自杀未遂,亚玛力人将他杀死,免他受更大的痛苦。
⑵这是亚玛力人自己编造的故事,意图向大卫邀功,怎知他的谎言竟惹来杀身之祸,大卫相信他的故事,但认为,扫罗虽是个昏君,但仍是神的受膏者,他自己也不敢取其性命,恐有辱神的拣选(参撒上24,26章)。甚至在下文的哀歌里,他多次赞赏扫罗的英勇,说扫罗是“尊荣者”、“大英雄”、“比鹰快”、“比狮强”(撒下1:19、23),大卫是从好的方面来看扫罗,大卫确有胜人之长。
<-->2. 大卫擒拿马兵一千七百或七千?
<->经文:撒下8:4
擒拿了他的马兵一千七百,步兵二万;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
代上18:4
夺了他的战车一千,马兵七千,步兵二万,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
撒下8:4记载“大卫擒拿他(琐巴王)的马兵一千七百,步兵二万”,但代上18:4则记载“大卫夺了他的战车一千,马兵七千,步兵二万”,显然两者间的记录有一出错,究竟孰是孰非?
查最可靠的“撒下”版本(译本源于此),在撒下8:4的字句排列如下:“大卫擒拿了一千(抄本于此有一小破洞)七百马兵及步兵二万”,那破洞显然表示有一字脱掉了,在据代上18:4的记载,可填上“战车”一字,便与历代志上的经文吻合。
此外,犹大人的数字是以字母代替,在字母上加点便将数字增值,如(nun)代表500,.便代表5000;y(ayin)代表700, 应代表7000;但是犹太文有些字母是不能放点的(如ayin,aleph 及其它),只可将点放在左面,如W,但这“点”的位置又像一个注号名holom,于是误会骤生,因读者不知是ayin 的增值“点”,或是注号holom“点”,而这份最可靠的抄本,连这“点”也没有,可能是因年代久远而脱落,遂导致“撒下”原译者将“1000”与“700”合并为“1700”,成为撒下8:4现有的译文。
学者们一致认为“代上”的数字是正确的,因为它记载有“战车”,是不能忽略的事,七十士译本于此与“代上”经文一致,故此“撒下”的数字应以“代上”的为准,并作适当的修改。
<-->3. 押沙龙有三子或一个也没有?
<->经文:撒下14:27
押沙龙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名叫他玛,是个容貌俊美的女子。
撒下18:18
押沙龙活着的时候,在王谷立了一根石柱;因他说:我没有儿子为我留名;他就以自己的名,称那石柱,叫押沙龙柱,直到今日。
撒下14:27记载押沙龙有三子,而18:18却记载他连一个孩子也没有,叫人费解!
押沙龙说没有儿子,可能原因有三:
⑴他的儿子皆早夭,故不可能为押沙龙留名(如启导本)。
⑵他的儿子可能没有结婚,没有后代,故无法为押沙龙留名,所以他呼叫“我没有儿子为我留名”,而不是说他没有儿子。
⑶他的儿子没有生孩子,或者生了孩子,但这些孙子早夭,故无人为押沙龙留后裔而留名。
<-->4. 押沙龙不可能在此时背叛大卫?
<->经文:撒下15:7
满了四十年(有作四年的),押沙龙对王说:求你准我往希伯仑去,还我向耶和华所许的愿。
本节记载,押沙龙满四十年后,到大卫那里宣布要作王的意愿。大卫作王共四十年,此事不可能发生于大卫王朝的末年,还有许多事件尚未发生(如撒下15章至王上2章),故“满了四十年”何解?
解答有三:
⑴犹大传统(他勒目)记述这“四十年”是从撒母耳膏立大卫开始计算(如S. Goldman、Soncino Bible)。
⑵是指押沙龙年纪达到四十岁。
⑶“四十”是文士抄写之误,七十士译本、叙利亚课文及约瑟夫(古史,7:196)均说是“满了四年”(参和合本小字)。这四年是从撒下14:28述及,押沙龙从基述回到耶路撒冷,在那里过了两年(撒下14:28),他与父王和好(撒下14:33)。在那两年期间,押沙龙收买人心(撒下15:6),四年过后,他密谋叛变(如J. J. Davis)。
<-->5. 是谁激动大卫犯罪?
<->经文:撒下24:1
耶和华又向以色列人发怒,就激动大卫,使他吩咐人去数点以色列人和犹大人。
代上21:1
撒但起来攻击以色列人,激动大卫数点他们。
撒下24:1说,神向以色列人发怒,就“激动”(yaseth,意“耸动”,参王上21:25同字;另撒下26:19译“激发”)大卫,使他数点国内兵力有多少,把安全感放在人力,而不是在信心上。而代上21:1说是撒但起来攻击以色列人,就激动大卫数点他们。两者之间互相矛盾,何解?
对这问题,解答有二:
⑴对照撒下24:1的原文,“激”这动词没有主词,可放“有一位”在前,表示是“有一位”(据代上21:1,此处是撒但)激动大卫,去数点国中的军力,导致他自恃国富兵强而犯罪(如E. W. Bullinger,R. A. Torrey)。
⑵代上21:1是对的,是撒但激动人先犯罪,因为神绝不会激动人犯罪,“神不试探人,也不被恶试探”(雅1:3)。而撒下24:1所说的是指撒但的激动是经过神所许可的(如伯1:12,2:6,撒上16:14),表明万事都是在神的掌权下(如A. W. Pink,E. H. Merrill,陈终道)。数点军力不是罪,神也曾吩咐摩西数兵作战(民1:2~3),但大卫在四境太平之时,核点兵力是无需的,是炫耀自己的国力。
<-->6. 两处所记的士兵人数不一,何解?
<->经文:撒下24:9
约押将百姓的总数奏告于王;以色列拿刀的勇士有八十万;犹大有五十万。
代上21:5~6
将百姓的总数奏告大卫。以色列人拿刀的,有一百一十万;犹大人拿刀的,有四十七万。惟有利未人和便雅悯人没有数在其中;因为约押厌恶王的这命令。
两处经文人数的差异在下图可见:
撒下24:9 | 代上21:5~6 | 差额 | |
---|---|---|---|
犹大 | 拿刀勇士50万 | 拿刀勇士47万 | 3万 |
以色列 | 拿刀勇士80万 | 拿刀勇士110万 | 30万 |
共 | 130万 | 157万 |
两段经文重点在代上21:6:“惟有利未人和便雅悯人没有计数在其中,故此“代上”那差额30,000便是便雅悯人,而利未人是不用当兵的(参民1:49),因为是一个支派,在此只是顺便提及。至于那300,000的差距,是因他们是储备军,“撒下”没记载这群人。
<-->7. 饥荒七年或三年?
<->经文:撒下24:12~13
你去告诉大卫,说耶和华如此说:我有三样灾,随你选择一样,我好降与你。于是迦得来见大卫,对他说:你愿意国中有七年的饥荒呢;是在你敌人面前逃跑,被追赶三个月呢;是在你国中有三日的瘟疫呢;现在你要揣摩思想,我好回复那差我来的。
代上21:12
或三年的饥荒,或败在你敌人面前,被敌人的刀追杀三个月,或在你国中有耶和华的刀,就是三日的瘟疫,耶和华的使者在以色列的四境施行毁灭。现在你要想一想,我好回复那差我来的。
“代上”记载大卫将受之刑罚可以选择:“三年饥荒、惨败三月、瘟疫三日”,同故事“撒下”经文记载饥荒是七年,而非三年,两者孰是孰非?解释乃是“代上”所记是一个“三、三、三”受判的模式,这模式应是原来的版本。故撒下的“七”字应改为“三”字,七十士译本此处经文的记载均是三年饥荒,这是对的,因为撒母耳记上、下的抄本多处呈现破洞,这可能是造成后来文士抄写显出疏漏的原因。
<-->8. 大卫用多少价银买禾场,五十舍客勒银子或六百金子?
<->经文:撒下24:24
王对亚劳拿说:不然;我必要按着价值向你买,我不肯用白得之物作燔祭,献给耶和华我的神。大卫就用五十舍客勒银子,买了那禾场与牛。
代上21:25
于是大卫为那块地平了六百舍客勒金子给阿珥楠。
撒母耳记下记载大卫用50舍客勒买了禾场和牛,而历代志上记载大卫用了600金子,这不是后来(代上)通货膨胀的缘故,因为两者的差额达180倍以上,是很显着的差别。原来“撒下”所记载的是大卫买了禾场和牛,而“代上”则记载整块地,包括禾场和牛,固然也包括整块地上的建设,故此便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