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安祭牲的血是洒在坛上,或倒在其上?

<->

经文:利3:2
他要按手在供物的头上,宰于会幕门口;亚伦子孙作祭司的,要把血洒在坛的周围。

申12:27
你的燔祭,连肉带血,都要献在耶和华你神的坛上;平安祭的血,要倒在耶和华你神的坛上;平安祭的肉,你自己可以吃。

对此表面矛盾,解说有二:

⑴平安祭牲的血,有部份是“洒”在坛上,其余的则是用“倒”的方法(如中古犹太学者Maimonides)。

⑵“洒”字与“倒”字意义相同。“倒”是“洒”的强烈用词,如“小雨如洒水,大雨如倒水”(如N. L. Geisler)。

<-->

2. 什么是“凡火”,亚伦两子献之有何不妥?

<->

经文:利10:1~2
亚伦的儿子拿答、亚比户,各拿自己的香炉,盛上火,加上44解开发光的话——旧约困语诠释香,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凡火,是耶和华没有吩咐他们的;就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把他们烧灭,他们就死在耶和华面前。

利10:1下之“凡火”,意“不规矩之火”、“不正途点着之火”,是耶和华没有吩咐的,故献上有错。“凡火”(zarah)表示不按正统(律法)规定献上,此风不可长,否则后果堪虞,究竟他们错在哪里?学者解释有三:

⑴方法错误论——明显指出,这“火”是点香炉之火,必须从祭坛取火种而点着(参利16:12)。亚伦二子是大祭司之后,不应不知情知法(如J. R. Kohlenberger; G. J. Wenham)(参利8:1~2 上)。

⑵时间错误论——香炉点着时间是每日早、晚二次,他们在错误时间点火(如Keil & Delitzsch)。

⑶方法及人皆有错论——除第一论外,可能再加上亚伦二子没正视其圣洁之身分,很可能醉酒行事,故招祸尤,如10:9便乘机提及此事。此外,燃点香炉是大祭司之专职,他人不可擅自为之。

<-->

3. 古代的食物律,今日仍需遵守吗?

<->

经文:利11章

神给以色列人的食物律,有双重作用:

⑴神学意义——利11章所列出各种的动物及海产有洁净与

不洁净之分,旨在提醒以色列人是“圣洁之民”、“分别为圣”之民、归神的选民,有与众不同之别,这是以色列人的“使命”。

⑵卫生意义——从卫生角度下看,凡被列为洁净的动物或海产食物均比较卫生;反之,不洁净之动物或海产则多以废物为食物,他们体内藏有大量病菌,人吃了易导致疾病。

就这双重意义,神禁止食用不洁净的动物或海产,旨在提醒选民的身分及使命,并保障他们生命的健康,使能成就他们的使命。而今日信徒在恩典时代,并不需要遵守律法的食物律,如彼得在异象里所获得的启示(参徒10:11~16;可7:19);可是在卫生角度下看,一切仍需谨慎为之。

<-->

4. 沙番与兔子倒嚼不分蹄,与事实不符?

<->

经文:利11:5~6
沙番,因为倒嚼不分蹄,就与你们不洁净。兔子,因为倒嚼不分蹄,就与你们不洁净。

沙番(俗称“石兔”,参诗104:18;箴30:26)与兔子在此处说是倒嚼不分蹄的动物,在现代科学下看,他们虽不分蹄,却是不倒嚼的,便与圣经产生矛盾。

学者对此的解答有二:

⑴在现代科学下看,他们虽不是反刍动物,但他们在吃食物时,嘴部的移动使人一看便视之如牛、羊倒嚼的动物。连伟大的瑞士动物学分类学者林奈(C. Linnaeus, 1707-1778)也误将他们分类为倒嚼动物,因他们吃食物时,嘴部的运动表面看来太像倒嚼动物。因他们仍是不分蹄的,故算为不洁净的动物(如N. L. Geisler)。

⑵他们是属古代的兔系动物,今已绝种,故不能以现代的石兔或兔子来作批判标准(如H. M. Morris)。

<-->

5. 为何生男生女洁净的日子不相同?

<->

经文:利12:2
你晓谕以色列人说:若有妇人怀孕生男孩,他就不洁净七天,像在月经污秽的日子不洁净一样。

利12:5
若生女孩,就不洁净两个七天,像污秽的时候一样;要在产血不洁之中,家居六十六天。

律法指出,妇人生男孩便不洁净7天,需家居33天。若生女孩便不洁净14天,需家居66天(双倍日子)。何解?

学者解释意见有二:

⑴整件事是与洁净礼仪(ceremonial rite)有关,与生男生女绝无关系(physical)。如主耶稣之母生下祂后,满了洁净的日子便带祂到耶路撒冷献给神(路2:22)【注1】。洁净的日子是33日(利12:4)。

⑵古代中东传统文化认为,妇人生男孩失血量较少,故计算不洁净日子较少,家居复元时间也短少些;而生女孩因一般失血较多,故不洁净日子较长,家居复元时间也要双倍计算。因女孩身体较男孩柔弱,需更多时间照顾,这是神给予生女儿的母亲“额外”的恩典。且女子在成长过程中需多加体贴照顾。生产后,因体恤而给予更多的家居时间,更合今日医学之根据。

<-->

6. 是否遵守律法便可得永生?

<->

经文:利18:5
所以你们要守我的律例、典章;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着;我是耶和华。

本节经文在旧约结20:11、新约路10:28、罗10:5及加3:12 均有出现,似乎除因信称义外,提供给世人另一个得永生之途径。但这是误读及误解了本节经文的意义。

严格说来,本节并非提倡遵守律法便可获得永生,因这样的神学理论与整本圣经所强调“因信称义”大大相违。此处强调以色列人进入应许地后,必须全心全意遵守神的律法。“守律法”是他们在应许地的“生活准则”(live by them),这是对那些已信神的选民而说的,因他们已信神(不信者根本与守律法无关),已是得永生之人。但是得永生的人要如何彰显他们“永生生活的样式”,那就是遵守律法了(尤在律法时代言)。故本节是论及得永生者的“圣洁生活”(sanctification),非“称义的要求”(justification)【注2】。是以出埃及(喻得救)的选民,对神所要求的回应是:“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19:6)。

至于罗10:5及加3:12 的经文,由上下文思路来看,是指在律法时代靠律法活着的人,在律法的指导之下,如何过一个“奉公守法”的生活。

<-->

书目注明

<->

【注1】G. Bush, Notes on Leviticus, James & Klock, 1976, p.115.
【注2】W. C. Kaiser, Hard Sayings of the Old Testament, IVP, 1988, p.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