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阿摩司(意「默示」)是提哥亞(距耶路撒冷之南十二里)之牧人及修理桑樹者(7:14)。他不是皇室、先知或祭司之後,而是普通的平民(「平信徒」);從他的職業可知他是富有之商人(1:1「牧人」原文為牧場場主,7:14「修理」原文為種植)。

他在北國耶羅波安二世(782~753 B. C.)與南國烏西雅(767~746BC.)(故相通年代為765~755 B. C.)時蒙召(與何西阿、約拿同時代)。他雖是南國人,惟主要的工作對像為北國(7:14~15)。他事奉的中心處在伯特利(7:10)、撒瑪利亞(3:9~12,4:1~3)及吉甲(4:4,5:4~5)。他勇敢不怕死的斥責國中之罪行,及預言以色列將被擄(7:11),曾招惹北國假祭司亞瑪謝之忌恨,向他施逼迫,在王前誣告他為叛徒,迫使他逃離歸回其家鄉提哥亞去(7:12~13),在那裡,他把其默示著成其先知書。

阿摩司事奉神的時代乃是國家內外太平的時代。北國在耶羅波安二世領導下成為興盛強國,南國在烏西雅朝政下也是一片昇平的跡象,人民豐衣足食,不免陷入過份享受之弊病,物質主義至上,屬靈的嚮往冷淡,道德生活糜爛,毫無公道正義可談,強權奪理,貧富懸殊(3:9~10,5:10~13)。阿摩司在他們中間以凜然不可侵犯的態度,赤裸裸將社會的黑幕揭露,並宣告公義的神必不坐視不管,必要討伐他們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罪孽。 (本書參考經文:王下14: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