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何西阿(意「救恩」)是北國的一位先知,與另一位北國先知阿摩司和南國的以賽亞及彌迦為同時代的人。這二北二南四先知為著書先知時期的黃金時期,而他們也被譽為主前第八世紀時期的「四金喉」或「黃金四合唱」(Golden Quaret)。何西阿的身世無人知曉,惟他的信息與南國的耶利米遙遙相應。耶利米斥責猶大離棄神,奔向滅亡之途(586 B. C.) ;何西阿斥責以色列離棄神,奔向滅亡之途(722 B. C.),故他被稱為「北國之耶利米」。在耶利米書內,耶利米為耶路撒冷哀哭;在何西阿書內,耶和華為撒瑪利亞哀哭,故此書亦稱為「耶和華哀歌」。
當他蒙召事奉時,其國在耶羅波安二世領導下欣欣向榮,國富日強的以色列便日漸忘記使它富強的神,反而崇拜偶像,行屬靈的邪淫而引致肉身的淫邪,墮落在不顧廉恥的生活中。故到耶羅波安二世死後,其國之淫邪高漲不可收拾,國勢一面倒的奔向滅亡。
耶羅波安二世之子撒迦利亞登位六個月便遭沙龍暗殺,沙龍奪位一月後又受其將軍米拿現所殺害。在米拿現僭位期間,亞述國興起侵略以色列,米拿現迫得就範,以色列遂成為亞述之傀儡國。十年後,米拿現之子比加轄登位,二年後遭比加暗殺篡位。比加與大馬色的利汛聯盟攻打猶大,猶大的亞哈斯向亞述求援,亞述大軍到來解圍,卻趁機會滅了大馬色(732 B. C.)。是時比加被何細亞暗殺奪位,竊位後他一邊重重進貢亞述,一邊與埃及溝通反叛,結果亞述重來以色列境,輕而易舉的滅了撒瑪利亞(732 B. C.)。
何西阿處在那樣動盪不安的時代;國際方面,國家岌岌可危,隨時受外敵所滅絕;國家方面,在位有權者爭權奪利,互相暗殺,永無寧日;宗教方面,崇偶之風盛行;社會方面,公義失蹤,強權奪理;道德方面,禽獸不如,國家之領袖如君王、祭司,朋比為奸,國勢如熱透之夏果,一觸即毀,神的審判在眉前。
北國被亡,何西阿轉到南國事奉,故他的前半期與阿摩司同時,後半期與以賽亞、彌迦同時。他在北國時受神命娶歌篾為妻,她有行淫之傾向,何西阿願意用愛去感化她,然婚後歌篾對他不貞,生下三子女,何西阿替他們取了預表性的名字,以示神定意施審判;但亦藉著娶淫婦為妻之事,暗示神對其國家仍有極深厚的慈愛。他的事奉一直維持到南國希西家(715~686 B. C.)的早年,共約五十多年之久。 (本書參考經文:王下14~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