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耶利米書(共52章)

作者:耶利米(意為「耶和華必擲出」或「耶和華必建立」)(部份口傳至文書巴錄代筆)

日期:560 B. C.

對像:猶大國及猶太擄民

地點:耶路撒冷(主要在耶城,其餘在埃及和巴比倫)

目的:指出猶大國拜偶像之罪行,若不悔改必招惹神之審判。

主旨:以色列的敗亡

耶利米書是在猶大國滅亡前最黑暗時期一位偉大先知的作品。 先知耶利米是公元前七世紀末葉到六世紀初葉的人。當時北國早巳 滅亡,而南國仍不醒悟,離道叛教,國家人民悖逆,拜偶像,道德 淪喪,審判將至,國家急速奔向滅亡之時局,只有耶利米一人為中 流砥柱,藉著講道忠心宣佈信息達四十年之久(629~588B.C.)。 他的書中有「責備」的信息,但在許多方面有「安慰」之信息,他 預言以色列必復國,神的國度必再建立;神與以色列民另立新約, 眷顧他們,拯救他們。神也必興起公義之王,把分散在各地之子民 招回,將屬神的尊榮賜給他們。本書最主要的信息是神對罪的審判 是肯定的,而它的慈愛與信實也是肯定的,所以背道者,要停止你 們的背道,回到神的懷中。

耶利米書可分為六段:

一、作者自述蒙召的經驗,目的指出日後傳神信息之權柄。

二、作者記述在約西亞、約雅敬、約雅斤、西底家諸王統治時期,所傳警誡猶大國之信息。

三、乃歷史之插段,敘述當時國都被巴比倫圍攻及攻陷之史事。

四、本書之附錄,是秘書巴錄從耶利米口述後之手筆。

五、論列國遭審判之預言。

六、記述耶路撒冷之陷落及人民被擄至巴比倫之經過。

耶利米是一個感情豐富、熱愛國家及同胞的人,在眾多先知中,他是最受逼迫、難為的一位,除了少數人外,幾乎所有人都仇恨他,逼迫他,他常受威脅、侮辱、枷鎖、監禁,甚至多次瀕臨死境,但他忠心耿耿任勞任怨,諄諄勸告,他站在神與百姓中間,走在時代的前面,苦口婆心,斥責百姓之罪惡,預言將來之災禍,他內心的痛苦恐怕比外面的挫折更甚,在許多經節裡,他透露心中的感慨,描述他作先知而受的各種痛苦。他不喜歡宣判選民的罪,但神的話像火焚燒——他不能不講。他又被稱為「流淚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