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約伯記(共42章)
作者:以利戶(參32:15~22)
日期:1500 B. C.
地點:以東地之烏斯
目的:指出為何義人要受苦難及在苦難中應有的態度。
主旨:義人的悔悟
約伯記為世上最古書籍之一,也是聖經中最難明的一卷書。它的文體除序幕與閉幕外,余均皆用詩類之形式,而內容涉及世上最古之難題:「義人為何要受苦?」「全能仁慈之神又何忍睹人類受苦呢?」約伯記帶來清楚的答案。
約伯記開始於神和撒但在天上對話,然後轉移到地上,描述一位名叫約伯(意「被痛恨」或「受逼迫」)的古代族長。神准許撒但攻擊約伯,約伯的幸福於一夜之間轉為悲痛,他失去了健康、財富、家人和地位。三友聞訊而來探望慰問,混亂中,約伯尋求答案:「為什麼?」他的三位朋友都無法助其洞悉此事,也不能安慰約伯。約伯的朋友們用傳統的宗教觀點來解釋約伯的災難,認為神賞善罰惡,約伯遭受災難,無疑地是他犯了罪。但約伯不服,不承認自己應受懲罰,因為他是一個良善正直的人,於是展開三大回合的辯論。他不明白神為甚麼讓這麼多的災難,臨到像他這樣的人身上;約伯大膽地質問神,但他沒有失掉信心,他渴望能在神面前蒙嘉許,重新恢復義人的光榮。後有一年輕人以利戶,向約伯及三友陳述論及苦難有神的美意,要使人得益。
最後神在旋風中對約伯說話,對於約伯的問題,神沒有回答,卻用一連串自然界現象的問題向他挑戰,表示了自己至高的主權和智慧,使他認識神的無限和權能,醒悟自己的卑微和無知。神讓他從苦境轉回,加倍的祝福報償他。
神許可敬虔的人受撒但的攻擊,有其實意,目的是要他受到更深的造就,許多的事當時不一定明白,但是要深信「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