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簡介
緊接摩西五經後,自約書亞記至以斯帖記共十二卷歷史書。前三卷(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是論以色列人進取迦南及在那裡的初期情形,亦即「王國前之歷史」;中三卷,每卷分上、下(撒母耳記、列王紀、歷代志),專論「王國時之歷史」;後三卷(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專論「國亡後歸回時期之歷史」。
按內容說,歷史書繼承摩西五經,把神在以色列中的計劃及把以色列在萬民中之計劃記述下來,一方面顯出以色列是屬神君尊之國度,歸神之管理,是神統治之國家;一方面也藉著歷史之演變,指出以色列在神的計劃中如何失敗及失敗的過程,更指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約條內完全應驗神的話。事實上,歷史(History)就是神的故事(Hisstory)。
聖經皆為史書,是以色列民族之歷史,也是神的歷史。因此,歷史與神的救恩之道有密切關聯。自以色列先祖亞伯拉罕蒙召始,迄撒母耳止,為「神治時期」 ;掃羅立國始,迄西底家亡國止,為「王治時期」 ;此後迄基督建立其彌賽亞國度前的時期,均統稱為「外治時期」 ;而每時期神均藉著「先知」多次多方曉諭列祖,以示神在萬國史中仍為萬王之王;故以列史不僅為歷史性質,亦且為先知性質,因先知著史書之原意皆以闡明神對其選民之意旨,與救恩之實現,述古鑒今,令讀者備受無限之靈感與靈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