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但以理(意“神是我的审判者”)原是皇室或权贵之后,是一位传“外邦人日期”信息的先知。他生于约西亚为王年间,与耶利米同年代。当巴比伦首次灭耶路撒冷时(606B. C.),曾把约一万犹大精锐青年与技工带回巴比伦去,但以理是其中一名,是年他约十七岁。此后他在巴比伦蒙召,在外邦国中事奉神七十多年之久。他曾亲历自己国家之灭亡(586 B. C.),巴比伦国之灭亡(539 B. C.),及波斯国之兴起。他事奉的年日历巴比伦整个王朝(606~539 B. C.,共六十七年),及延至波斯古列创国后数年之久。他可能到九十多岁才寿终。
但以理诞生时为约西亚改革成功之时。此后他看到本国最终数王之愚昧,结果急速向灭亡之途直奔,而但以理初尝国亡之痛楚(自他后国家还经二次被灭)。在他幼年时,巴比伦的尼布普拉撒(Nabopolassar)崛起(626 B. C.),摆脱亚述大国之控制,自立为新巴比伦国王,国势日盛。十四年后,刚接继其位之子尼布甲尼撒把亚述灭亡(612B. C.)。又六年后向埃及挑衅,败法老王尼哥于迦基米施(605 B. C.)(参耶46:2)。尼布甲尼撒乘胜之余,兵临耶路撒冷,首灭犹大京都,把犹大改为自己之傀儡国(参王下24:1)。但以理与其余一万人被掳到巴比伦国中去。巴王此举无非想利用他们作政治工具,灌输他们巴国文化,企图将犹大民族巴比伦化。犹国首次遭灭后,国祚日渐萎弱,此后诸王不听耶利米之忠谏,图谋靠外邦国之力挣脱巴比伦之辖制,而非靠万军之神,结果巴比伦二度复临耶京(597、586 B. C.),而在最后一次中尽灭犹大。
巴比伦自尼布甲尼撒后国势日衰,国内争权夺利,结果于539 B. C.遭新崛起之波斯所灭;但以理此时已在巴比伦事奉凡七十年之久矣。数年后(536 B. C.)波斯王古列谕,准被掳之犹大国民归回本乡本土,此乃但以理书最后所记之日期。(本书参考经文:王下24:1~8;代下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