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耶利米约生于犹大恶王玛拿西之时代,是大祭司族之后。那是国中最黑暗之时期,或许他的父母预料自己国家因罪恶满盈必被掷到被掳之地去,寄望于他在黑暗的时代里把神的信息释放出来,故名他为“耶利米”,意“神必掷出”或“神必建立”。
希西家王之后,大约有六十年之久,神没有兴起先知向百姓说话。及至约西亚王年间,神呼召耶利米为先知,他的工作大约自627B.C.到586B.C.(耶路撒冷陷落)时。他传信息的时代历经犹大最后几个王:约西亚、约哈斯、约雅敬、西底家。
耶利米在约西亚王在位第十三年蒙召(626 B. C.)。当年是亚述最后国王亚述巴尼波(Asshurbanipal)逝世的一年;自他死后,亚述从此一蹶不振,数年后(612 B.C.)便亡于新兴的巴比伦手中。
约西亚原是敬畏神的贤君(八岁登基),励精图治,在位十八年后(621 B.C.)(亦即耶利米蒙召后五年),命大祭司希勒家(耶利米之父)修葺圣殿,希勒家在圣殿中找到律法书;约西亚以此训导全国,结果扫除其祖父玛拿西所建立之邱坛偶像,举国复兴过来(参王下22~23章)。
在615 B. C.,巴比伦王尼布普拉撒联合了玛代人,攻陷了亚述京城尼尼微,亚述并在612 B.C.被尼布甲尼撒所灭,但仍作垂死挣扎,企图复国,故联合埃及王法老尼哥,共同出兵合攻巴比伦,并将在迦基米施决战,是时约为约西亚在位三十一年时(609 B. C.,年三十九岁),他不听先知之忠谏,以为亚述一旦倾覆,犹大国就可以抬头,故出兵抵挡前来帮助亚述之埃及王尼哥,结果在米吉多交手时,约西亚不幸中箭阵亡。 (尼哥“帮助”亚述复国,中文错译为“攻击”,参王下23:29。)尼哥乘胜攻击犹大,把登位仅三个月的约西亚之第二子约哈斯掳至埃京去。其兄约雅敬被尼哥立为犹大王,犹大便成为埃及之傀儡国。此后,国内拜偶像风死灰复燃,亲埃及之政治团体也起来攻击耶利米。有一次,耶利米在圣殿前直斥崇偶之愚昧(著名之“圣殿讲道”7~10章),结果他差点儿陷在攻击者之手中。后来他藉巴录的口把神的话语传给当时的政要,也藉著巴录之笔把以前神的信息记录下来(即从蒙召后至约雅敬在位第四年止所传之信息),呈给约雅敬,但约雅敬却当众撕毁并焚烧其书卷(耶36:23),耶利米只得命巴录重书一份他的预言,并附以其他信息(耶36:23),是为本书主要的骨干。
是时巴比伦败埃及于迦基米斯(605 B. C.),犹大国(约雅敬)成为巴比伦之傀儡国。598B.C.时,约雅敬反叛巴比伦,巴王尼布甲尼撒以大军围攻其京城施予报复,约雅敬莫名其妙死去(可能是军变:参耶22:18~19),其子约雅斤刚继位三月,巴王把他与其余的一万精锐青年及国内技工掳到巴比伦去。巴王立约西亚幼子,即约雅斤之叔西底家为王。当西底家任政时,耶利米曾劝国王顺服巴比伦乃神管教之工具(参耶21,27,29,34,38),惟西底家不肯顺服,并以叛徒之名把耶利米囚于皇狱中。588 B. C.,埃及新王何弗拉(耶44:30)与西底家结盟反叛巴比伦,结果在586 B. C.,巴国大军临到耶京,经十八月之苦战,耶京终于陷落,西底家也被处死。
城国亡后,巴王特别恩待耶利米(因他曾劝西底家顺服巴比伦),让他选择去(巴比伦)或留(耶京,参耶40:4)。耶利米决定留在余民当中工作。巴王划犹大为巴国一省,又立基大利为省长。基大利被暗杀后,耶利米被约哈难强带到埃及去(参耶42~43章)。此后耶利米续在埃及的犹大余民中事奉神(考古学者在埃及之“以勤芬丁”(Elephantine)曾掘出有耶利米之祷文;44:17~19),传说他死在埃及地;但犹大传说,在568 B. C.埃及被巴比伦灭后,耶利米被带到巴京居住(参列王纪释义部份),在那里撰著列王纪及可能编成耶利米书(试将王下24:18~25:30与耶52章比较)。 (本书参考经文王下22~25;代下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