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智慧书简介

一、智慧书的性质

旧约圣经继十二卷历史书后为五卷“智慧书”,或称“诗类书”,即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及雅歌。 “智慧书”的性质与历史书不同,它纯论个人灵性之经历。每卷书充份表现人之宗教天性与灵里深处对神之响应,但这并非说作者在舞文弄墨,或凭空幻想,而是由圣灵感动写出“实践的智慧”来。书内多以人生的教益为主题,特别论到人在世上存活的问题,也论到人与人相处之间题,藉著这些彰显神的智慧,因它是一切智慧的源头(参箴1:7,8:10),故名“智慧书”。

智慧书的文学形式取诗歌的体裁,它们的主题内容重思想生命的意义,属于人生哲学的探讨,目的在指引学子获得幸福人生的途径。

历代信徒在这些书内所得之灵训、所受之感动至美且深;多人在书内得安慰、滋润、亮光,因而看透万事,与有更密切之交通。

二、智慧书的格式

智慧书乃希伯来诗类文学之特色,对诗类文学的研究通常循着二方面的途径:

1. 灵解的方法——把诗类文学作“灵训一束”看待,即是从其文字中找出真理的灵意与启迪心灵之灵训,而不注重其结构与形式,这方法为普遍信徒所采用。

2. 综解的方法——即是把诗类的体裁配合其透露之人生经验,作一综合式的研究,这不但可明了诗类文学结构之优美,也能进到诗类文学之意境里;这样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欣赏其中微言妙趣,与作者打成一片,学习他们所经历的功课。

因此对诗类文学的结构形式,必先有相当的认识才能进入与作者共鸣的阶段,这并不是易达的阶层,因为真正认识诗类之伟大,不但需要高度的学术修养,更要配合深厚的灵性造诣。下面只能简单扼要的介绍诗类文学之结构形式,因除却原文外,所有的译文只能把个中的情趣作“表面式”的表达而已。

中国诗的定义:有声韵、有歌咏之文调。但希伯来诗歌的特色是在思想的协调和发展,及语句的平衡。

希伯来诗歌的结构,并不注意音韵、音节或音调等,乃是 特别注重意义的平行、重复和重叠。分类如下:

1. 正的对偶(Synonymous Parallelism)——即第二行思想增强第一行之语气,例:“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诗19:1)

2. 交替的对偶(Alternate Parallelism)——即第一、二行与第三、四行交替式的增强语气,例:“天离地何等的高,祂的慈爱向敬畏祂的人也是何等的大;东离西有多远,祂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诗103:11~12)

3. 反的对偶(Antithetic Parallelism)——即第二行与第一行的意思相反,例:“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诗1:6)

4. 合的对偶(Synthetic Parallelism)——即每句的意义是连续性的,第二行解释或增添第一行之意义(或称Stairlike Parallelism),这类较长一点,例:“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耶和华的法度确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耶和华的训词正直,能快活人心;耶和华的命令清洁,能明亮人的眼目。”(诗19:7~8)

5. 首尾对偶(Alternate Spiral Parallelism)——即首尾二行遥对,中间每行亦互相遥应(亦称“内转对偶”Introverted Parallelism),例(诗103全) :

6. 呼应对偶(Responsory Parallelism)——即每句均为对唱之词,交替式的呼问或应对,例:诗115:9~11。

7. 进行对偶(Climatic Parallelism)——即第二行完成第一行之意思,例:“有好消息从远方来,就如拿凉水给口渴的人喝。”(箴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