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以色列自所罗巴伯与耶书亚第一次带领归回重建圣殿,及以斯拉第二次带领归回之民重建宗教生活后,归回之民在祖国故乡生活渐渐安定下来,但因耶路撒冷无城墙之保障,归回之民大受撒玛利亚人之凌辱(参拉4:23)。在445B.C.(尼1:1)时,消息传到在波斯宫中作酒政的尼希米,尼希米为此消息悲痛多日。他要回耶路撒冷重建城墙的负担日渐加深(1:2,2:1),后蒙王恩准回到他素未谋面的祖国,发动重建城墙的宏志。在他英明的领导下,虽敌人诸多阻挠,但工程前后只费时五十二天(6:15),其重建之速度实在惊人,也显出尼希米是大有能力之领袖。
城墙修建完毕,尼希米与以斯拉合作举行一奋兴布道大会,以斯拉为特约讲员,把神的律法讲解明白(8:2、8)。神的道如两刀利剑,刺透人内心的隐罪(来4:12),他们诚恳认罪(9:1~3),签遵守神话语之约(9:38),更立志把以前的恶习革除(13章)。尼希米把一切经过记录在卷中,旨在记念神恩浩瀚,无以复加(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