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士师记(共21章)
作者:撒母耳(意为“神听见”)
日期:1020 B. C.
地点:示罗
目的:指出以色列离弃真神的后果乃是痛苦受压制及管教责打,但悔改带来复兴。
主旨:以色列失落君尊国家的因果
士师记记述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后到建立王国这一段纷乱时期的历史,约有三百多年。本书续上书约书亚记,当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后,他们循神所吩咐,分给了各支派该有的土地,便各归各地去得享太平。可是一面因为他们没有照神旨意完全的把迦南人逐灭,一面又贪图一时的太平,利用仇敌服役,更被仇敌同化,将神的律法搁在一旁,参拜外邦人的偶像,结果受到管教,失去产业和平安。但在受敌人迫害痛苦时,他们向神呼求,神便在他们当中兴起拯救者,使他们脱离虎口,过后这些拯救者便治理他们,作他们的士师。
“士师”本是本地英雄,在其民族受外敌侵侮时蒙神兴起,维护正义,济弱扶倾,后为统治者管理百姓,他们多数是军事领袖。本书是记载一些英雄事迹,自约书亚死后至扫罗为王止,这段时期称为“士师时期”。
本书记载选民七次犯罪的循环。这段历史以十二个士师的功绩为中心,主题在说明以色列的生存有赖于对神的忠心,他们背逆神时,就招来管教;但当他们悔改再归向神时,神就饶恕他们,拯救他们。本书是一本惨痛的历史,也是一本黑暗的历史,记载了以色列历史中最黑暗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