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丶提多书的神学思想
A. 书的背景
虽然提多是保罗的挚友,但他从未出现在使徒行传中,他的名字被提及最多次的是在哥林多後书(共9次,新约共有13次)。他本是外邦人(加2:3),故乡在安提阿,可能是保罗早期的属灵果子(多1:4)。A. E. Humphrey猜测提多是保罗与巴拿巴早期在安提阿所结的果子(徒11:25~26)【注23】。一次保罗前往耶路撒冷,为自己在外邦人中的工作提出辩护时,他携同提多前往,以他为"活见证"(加2:1~5)。在保罗旅行布道时,他曾打发提多前往哥林多收集捐项之事(林後8:6丶10),提多也是哥林多後书的携信人(林後8:16~24)。此後直至教牧书信里提多才再次"露面"。
保罗首次从罗马监牢释放出来後,按计画到访各地。他重回革哩底,提多已在那里工作,圣经没有透露保罗在那地逗留多久,因他後来继续行程,提多则留下来照顾革哩底教会的事工(多1:5)。保罗接着去到亚该亚丶马其顿(大概是哥林多),在那里遇着西纳与亚波罗,这二人正准备去革哩底,保罗遂写了提多书托他们带去(多3:13)。此信函的写作年代不易稽查,照保罗首次罗马监牢释放後的行程推算,提多书与提摩太前书似相隔不久,可能是同年的末期,即主後63年末,或是翌年的春天(64AD)。无论是主後63年末或64年初,那时必接近或已是冬天,因保罗打算在尼哥波立过冬(多3:12)。
B. 神学主题
提多书是保罗教牧书信中最"正式"(formal)的一卷,书中除一些"教牧箴言"外,也包含极丰富的"浓缩基要神学",主题有三:
1. 神的道
在提多书里,保罗甚强调神的道在教牧事工中的重要。他尊称神的道为"我们救主神的道"(多2:10;"道"字原文作didaskalian,可译作"神的教训"或"有关神的教训"),神的"道理"(logos,多2:5),"纯正的道理"(hugiainouse didaskalia,在提前1:10同字译"正道",多2:1),"真道"(aletheian,多1:14),"真道"(pistei,"真"字是补字,多1:13),"纯正的教训"(didaskalia te hugiainouse,多1:9b),"真实的道理"(pistou logou,多1:9a),"共信之道"(koinen pistin,多1:4),"救主的命令"(epitagen tou soteros,多1:3),"道"(logon,多1:3),"敬虔真理的知识"(aletheias…kata eusebeian,多1:1,参提前6:3)等,这些名词皆显出保罗对神的道,有清楚的认识与活泼的应用。
2. 救恩之道
提多书开始是一段有关救恩论的精彩撮要(多1:1~3),保罗说他所论的是根据(kata,中译"凭")他对神有关选民的"真理"(pistin,中译"信心")与"敬虔真理的知识"而来(多1:1)。这个"知识"(epignosin,意"全面的知识"或"经验的知识")是建立在(epi)一个盼望之上,这盼望就是永不说谎言的神从万古之先所应许的永生(多1:2)。这永生之道到了"日期"(kairois)藉着"传扬"的工夫(kerugmati,意"传扬"丶"传播"丶"传道",意指福音的内涵,非传道的事工;"的工夫"是补字)【注24】"显明"(ephanerosen)出来了(多1:3a),而这个"传扬"(ho)也由救主之命"交托"(episteuthen)了他(多1:3b)。在此,保罗介绍神逐步地将永生之道带进人间,又藉着传扬将这道播散出去。
多2:11~14也是一段有关救恩论的著名经文,在此保罗将神的恩典以"浓缩核心"的形式表达出来。他说神救人的恩典已显明出来("显明"epephane,是过去动词,指一次肯定的行动,此字与多2:13的"显现"是同字,从这字的时态可见这是指神的恩典在历史上的彰显,这恩典又是丰富丶广阔的,包括"众人"即全人类,多2:11),故此神的恩是世界性的。此外,神的救恩是有教育功能的。多2:12的"教训"(paideuousa,意"儿童教育")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消极方面是教导人除去罪行(多2:12),诸如除去不敬虔的心与世俗的情欲;积极方面是教导今世(minaioni,现今时代)的人向善,怎样在今世自守丶公义丶敬虔地度日(多2:12),等候"那"(ten)有福的盼望("有福"makarian是形容词,"盼望"elpida是名词,和合本译"盼望的福",将"福"变成名词,"盼望"作形容词),这是指救恩在现今时代之彰显。这有福的盼望,就是至大的神和主基督的显现(多2:13)。原文"神的显现"和主基督的显现是同一件事,因为"并"(kai)字,串连两个名词(盼望丶显现),而这两名词只有一指定冠词,故"并"(kai)可译作"就是";和合本的第二个"等候"是补字,故此信徒所等候"有福的盼望"就是神(即基督)的荣耀"显现"(epiphaneian)。而"至大的神"和"救主基督耶稣"这两个名词又是共用一个定冠词,故此"和"即等於"就是",表示神的显现,就是耶稣基督的显现【注25】。
这位基督为人舍了自己,好叫(hina)祂能救赎(lutrosetai)人脱离(apo)一切罪恶,又洁净(katharise)人"特作"(periousion,直译"在上",喻"丰富"丶"特殊",参出19:5;诗135:4;彼前2:9)祂的子民,热心行善(多2:14)。
多2:11~14精辟诠释基督的救恩之後,保罗接着在多3:4~7里强调这救恩的可爱。他用七个形容词描述信徒先前的罪行,如 无知, 悖逆, 受迷惑, 服事各样私欲和宴乐, 在恶毒与嫉妒里"生活"(diagontes,此字是动词,和合本译"常存恶毒嫉妒的心"), 是可恨的, 彼此相恨(多3:3)。但"当"(hote)神救主向人所施的恩慈和慈爱向人"显明"(epephane,参多2:11)时,祂便"救了"(esosen,过去时态,一次足够)信徒,非因人的义行,全出自神的怜悯,藉着(dia)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而为之(多3:4)。
"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二词被"和"连接着,却只受一个"和"(dia)指示,故此"和"字可译成"就是",表示这二句是相同意思。"洗"字(loutrou)非如一些人士将之解作信徒的洗礼【注26】,这不但与甚多经文有违(如加5:6;罗2:28~29;太15:1~20);也因loutrou一字与洗礼的baptizo有别(它的意思只是指一个犹太人的"洗濯"礼)。作者以此作比喻或象徵,意谓神的拯救就是"圣灵的更新",亦即"重生的洗",洗净人的罪(参约3:5有同样的表达)。另外,loutrou这字只在另一处出现,也是象徵之意,毫无"水"的成份在内(参弗5:26)。"重生"(paliggenesia由palin"再"及ginomai"生,变成"二字组合)这字只在太19:28出现,那是指"万物的复兴",万物归回原状,在此处则比喻神的拯救使人归回神造人的原状,这复归原状即神的拯救,全是圣灵的工作,称为圣灵的"更新"(anakainoseos,由字根kainos意"簇新"及ana"再"组成;罗12:2是此字惟一在别处出现的经文,那里指"心意的更新"),"更新"这字似是保罗所创【注27】,强调圣灵在信徒生命中的工作是簇新的。K. S. Wuest谓"重生"与"更新"这两字,分别指出圣灵在信徒身上使他们称义与成圣的工作【注28】。
这位圣灵是神藉着(dia)耶稣基督的工作厚厚地"浇灌"(execheen,参珥2:28;徒2:17丶33;亚12:10)在信徒身上(多3:6),遂产生三个後果: 信徒得以"称义"(dikaiothentes,法庭词汇,指罪债已消除); 成为"後嗣"(kleronomoi,意"产业的继承人"),身分已定,产业的拥有在望; 永生在望(在原文里"後嗣"在"永生"之前),这是信徒宝贵的产业。由此处可见,三一神在信徒的救恩事上各有参与,显出救恩的奇妙与珍贵。
3. 教牧之道
提多书虽是教牧短简,但劝诫精妙绝伦,言简意赅,即一切务要合乎纯正的道理(2:1)。对提多的教牧要义,保罗的劝言可分四点:
有关自己的生活
保罗劝勉提多凡事要显出善行的"榜样"(tupon,参提前4:12),主要在两方面显出(多2:7):①在"教训"(didaskalia,意"道理",喻"真道",参提前4:16)上要"正直"(adiaphthorian,意"无杂质"丶"纯净")丶"端庄"(semnotetai,意"严肃")及"纯全"(aphthorian,和合本的版本缺此字)。这表示提多在运用真理时态度要大公无私丶公正严明及不搀杂假师傅的道理在内;②在言语上要"纯全"(hugie,参多2:1)及无可指责(akatagnoston,意"无批评"),使反对者无隙可寻,无法找到把柄。
有关长老的设立
保罗吩咐提多在各城"设立"(katasteseis,徒6:3同字译"选出")长老(多1:5)。至於长老如何设立,保罗并未提及,可能是用会众制的方式选出来(参徒14:23;林後8:19)【注29】。长老的条件可分四类:①普通条件——无可指责;②家庭背景——须是一妇之夫,儿女也是信徒,他们的行为也无可责之处(多1:6);③个人生活——不任性,不暴躁,不酗酒,不打人,不贪婪,乐待他人,好善,庄重,公平,圣洁,自持(多1:7~8);④真理方面——"坚守"(antechomenon)那真实的道理,这道理是照(kata)"那教训"(ten didachen)而作准的(多1:9a)。此句表示,作长老的条件之一,乃是他能坚守使徒传授下来的教训(如徒2:42),而非说他要坚守自己所教的(如和合本的译文,H. A. Kent, J. H. Bernard, K. S. Wuest的见解)。这表示长老是使徒真理的保护人(custodian),靠此,他能"劝化"(para kalein)争辩的,也能"驳倒"(elegchein)他们(多1:9b)。
有关对众人的牧养
提多牧养的革哩底教会里人口复杂,故此保罗劝他要设立长老来协助。在牧养各类人时,保罗的劝诫可分三种对象:①对老年人(多2:2~3);②对少年人(多2:4~6,分已婚少妇及未婚少年);③对仆人(多2:9)。对这些人,保罗劝提多运用各等权柄将他自己的劝言向他们"讲明"(lalei)丶劝诫(parakalei)丶责备(elegche,即多1:9的"驳倒"),勿给人"轻看"(periphroneito,直译"在周围思想",喻"轻视",参提前4:12)。
有关对教外之人的态度
对教会之外,人人当顺服在上掌权的(多3:1a,历史家谓革哩底人对政权是最反叛的)【注30】。信徒更当常常预备行各样善事(多3:1b),对其他人勿毁谤,勿争竞,务要和平处事,向人"大显"(endeiknumenous)温柔(多3:2)。从"和平"和"温柔"两字的运用,可见信徒不能以报复行动对付不义的行为。接着,保罗以二个理由解释: 因为信徒以前也是极其败坏的,故对人要多有忍耐与原宥(多3:3); 因为信徒现今是"新造的人",故需以新生活样式对待他人(多3:4~7)。
此外,对"分门结党的人"(hairetikon,从字根"选择"而出,意说"分门结党者"是以自己的选择为重,不管别人之见,参彼後2:1同字译"异端";多3:10),务要远避那引起纷争的根因,如无知的辩论,家谱的空谈,律法的纷争,这些都是虚妄无益的。若经警戒後仍无效果,便要弃绝他们(多3:10b),因他们已背道而为,又明知故犯,是"自我定罪的"(autokatakritos,和合本译"自己明知不是,还是去作";多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