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丶提摩太前书的神学思想


A. 书的背景

提摩太(意:神的尊荣)本是路司得人(徒16:1~3),父是外邦人,母友尼基是敬虔的妇女(提後1:5),从小受母亲及祖母罗以给予圣经的训练(提後3:14~15)。他很可能是保罗第一次旅行布道时,在路司得所得的属灵果子(参徒14:8~20;16:1;林前4:17;提前1:2),也许当时他的母亲也同时从犹太教转向基督教(徒16:1)【注9】

在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时,他再造访路司得,此时提摩太已称为"门徒"(徒16:1),并有良好见证(徒16;2)。保罗视他为可造之材,但为了帮助他在犹太人中被人接纳,保罗给他行了割礼(徒16:4),并按立他为传道人(提前4:14;提後1:6)。自此提摩太成为保罗忠心的门徒丶同工丶亲密的战友,与保罗出生入死,甘苦与共。他的名字在保罗的三组书信中(宣道丶监狱丶教牧)皆有出现,他实在是保罗由始至终的属灵同伴。凡事奉神的领袖皆需要像提摩太这样的人,使他的事奉不致太过寂寞。

保罗第二次在罗马被囚时,提摩太与他在一起(如腓1:2),当保罗获释的可能在望时,保罗立即差派提摩太前往腓立比,将此消息带给他们(腓2:19丶23)。随後他们二人在以弗所会合,後保罗转往马其顿,但把提摩太留在以弗所,牧养该地区教会(提前1:3)。在马其顿时(可能是腓立比)保罗本以为旋即可返以弗所,但事与愿违,他只得将归回的日期延後(提前3:14~15),却在该地立即写就提摩太前书,旨在鼓舞提摩太,及授权他处理一些教会的问题。若保罗是在主後63年春获释,此时便约是同年的秋天了。

B. 神学主题

多年前,保罗曾向以弗所教会的长老发出严重的警告,说将有"凶暴的豺狼"进入他们中间,不爱惜羊群,就是在他们中间,也必有人起来说"悖谬的话"(diestrammena,意"扭曲",徒13:8同字译"不信"),要引诱门徒跟从他们(徒20:29~30)。这些假先知丶假师傅在提摩太牧养以弗所教会时仍然猖獗。故保罗写下提摩太前书,旨在规劝提摩太要在真道上站立得稳,作个好牧人。在这大前题下,提摩太前书便显出几个神学主题:

1. 真神的名称

在这封教牧手札里,保罗提及神时,用了甚多形容词,描述神的本性,在教牧书信里这是相当特别的事。

他说神是救主(提前1:1;2:3),是万人救主(提前4:10a),也是信徒的救主(提前4:10b),是父神(提前1:2),是可称颂的神(提前1:11;6:16),是主(提前1:14),是不能看见丶不能朽坏丶永世的君王(提前1:17a),永生的神(提前3:15;4:10),祂是独一不死的(提前6:16a),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指"永生"或"天堂")的神(提前6:16b),这光是人未曾看见丶也不能见的地方(提前6:16c),又是独一的神(提前1:17b;2:5),是叫万物生活的神(提前6:13),是独有权能的万王之王丶万主之主(提前6:15)。

在一封简短的个人书函里,蕴藏这麽多赞美神的颂词,端是罕见!

2. 真道的话语

提摩太前书最显着的神学主题,就是神的话语在教会牧养事工上的重要。在书中,神的话有数大名称:

  1. "正道"(sound doctrine,提前1:10)。正道的"正"字(hugiainouse,英文字hygiene,意"康健"即由此而出),在路5:31及15:27译"无病";在约参2作"健壮";这字在教牧书信里多喻神的道,即"教训的话",这"正道"在内容上与下文1:11的"荣耀的福音"是一致的。在提前6:1,保罗将神的名与神的"道理"(didaskalia)放在同等地位。

  2. "真道"(tes pisteos,提前3:9;另参提前3:13;4:1丶6;5:8;6:10丶12丶21)。此词原意"那信心"或"那信念",此字用在神的话语上则强调信心的重要,故此真道可称为"信心之道"或"信仰之道"。保罗在此写"真道的奥秘",这奥秘的内容在下文提前3:16称为"敬虔的奥秘",是人所"公认的"(homologoumenos,中译"无人不以为然"),是有关神的道成肉身(反对"幻影说"),被神灵称义(圣灵证明基督一生是行神旨,也证明耶稣所行的神迹是靠圣灵的能力。在代赎之事上将称义的地位予人,故此点也可指主的复活,参罗4:24),被天使"看见"(ophthe,此字表示主的一生有天使看顾,如太4:11;路22:43,但这字也指天使看见主的复活;腓2:10及彼前3:22表示主已返回天家有天使作证)【注10】,被传於外邦(如保罗的旅行布道),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如徒1:2。主返回天家表示祂的工作完成)。以上六点正是整个基督生平之主要阶段。

  3. "真理的道"(ten aletheian,提前4:3;但和合本译"真道",与上文所论的"真道"——"信仰之道"混淆,另参提前2:4丶7;6:5)。此词强调"道"的来源是真理的神,也强调这"道"毫无虚假的成份在内,不像那些异端教派禁止嫁娶,禁戒食物,将神所造的物凡是好的都弃绝(提前4:3~4),这就违反神设立婚姻制度与将万物赐人作食物之目的了。

  4. "神的道"(logou theou,提前4:5),此言强调"道"的归属,道与神之间的相互关系。

  5. "善道"(kales didaskalias,提前4:6),此词与提前1:10的"正道"互相呼应,正道是指纯正丶正直丶健全的道,而"善道"则强调使人获益方面(即下句的"教育",entrephomenos,意"养育"丶"喂养")。

  6. 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提前6:3a),"纯正"这字与提前1:10"正道"的"正"字是同一个字,在此处却与主耶稣基督的话(logois)合在一起用,界定了何谓纯正的话。"正道"原来就是指主耶稣基督的话,可见主的话在当时已成为公认的信仰规条。

  7. "敬虔的道理"(eusebeian didaskalia,提前6:3b)这词与1:10的"正道"及4:6的"善道"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此处可译成"虔道"。这敬虔之道固然与信徒的生活有关,但亦与敬虔的奥秘有关(参提前3:16)。

3. 教会论

提摩太前书的教会论是描绘性,非如以弗所书或歌罗西书那样是解释性。他说教会是属永生神的(提前3:5丶15)是神的家,是真理的"柱石"(stulos,犹太人称大公会是律法的柱石【注11】,今保罗将教会喻为承担真理的支柱)和"根基"(hedraioma,林前15:58同字译"坚固";西1:23作"稳固"),这两字合起来用表示真理的确实与稳固。

4. 圣工的管理

"圣工的管理"这主题占据全书绝大部份的篇幅,这是教牧神学中一个重要主题,在这书内有极丰富的提示。

保罗以自己的蒙召作为劝告提摩太的起点(提前1:12;2:7),他的劝勉可分下列五大重点:

  1. 有关个人生命方面

    保罗称提摩太为"属神的人"(提前6:11a),藉此唤醒他与神的关系及与自己所承担的使命。"属神的人"这名词多指旧约的先知(如撒上9:6;王上12:22;13:1),在这书信中应是指终身事奉神的人,如提摩太,非指普通信徒【注12】。保罗藉着四个命令式动词嘱咐提摩太当如何去行:①要逃避这些事(提前6:11b),这些事是指上文的勿贪财,因贪财会被诱离真道(提前6:7~10);②要追求公义丶敬虔丶信心丶爱心丶忍耐丶温柔等(提前6:11c),这些都是属神之人的生活美德;③要为真道打美好的仗(提前1:18已提及打美好的仗,那是保罗在提摩太蒙召作传道的按立典礼上向他作预言或指讲道时),"持定"(epilabou,意"紧握")永生(提前6:12);④要持守(teresai)保罗曾吩咐他的命令。这命令是指提前6:13的吩咐,可能是指在许多见证人面前所作的见证(或指洗礼),毫无玷污丶无可指责,直至主再来(提前6:14)。

  2. 有关聚会崇拜

    提前2:1~15全章是有关公共崇拜方面的劝诫,因为其中论及祷告与教导这两件事,可见不是谈个人的灵修生活【注13】。首七节,是有关公共崇拜时为各对象祷告的重要,接着在提前2:8~15就转向教会中的男女作分别的劝导。对男人,保罗劝他们要"随处祷告"(提前2:8),这表示男人在公众崇拜场合中(如不同家庭聚会)当负责带领祷告【注14】,而女人(提前2:9的首字hosautos,意"同样的",中译"又愿")在聚会时需廉洁丶自守丶端庄并以善行"配合"(epaggellomenais,现在分词,意"承诺"丶"答应",喻"相配"丶"对称",中译"相宜"),是个"敬神"(theosebeian,由"神"与"崇拜"二字组成,意"敬拜神",约9:31同字译"敬拜神"的人;提前2:9~10)。

    故此,保罗说女人需在聚会时沉静"学道"(manthaneto),并要顺服这个原则(不是顺服男人,提前2:11);但他不许女人教导(didaskein,中译"讲道"是错误的,参林前11:5),也不(oude)许她"辖管"(authentein,意"自理"丶"管治",喻"独断独行")男人(提前2:12)。在新约教会时代,"作教导的"是一个管治丶治理的教会岗位,这岗位通常是由男人担任,他们的工作如同牧养(参弗4:11)。当时女人的地位不像现代,她们只扮演一个"支持"丶"辅助"的角色(正如沉静学道的态度所表现的),这并不是说她们没有教导的事奉(参提後3:14;多2:3),只是不能站在带领(即"辖管"或"管治")的岗位而已。

    对这个"不许",保罗提出两个历史原因作解释:①男女被造的次序,先男後女,後造的是为先造的而造(参林前11:9),故此,在地位上而言,男的是处带领的地位(提前2:13);②犯罪的次序是先女後男(提前2:14),可见女比男更易受诱惑,故不要站在辖管的地位。H. A. Kent谓,女人先犯罪,因她僭越作头,违背了神设立的带领地位,导致失败【注15】。这个失败的地位可以扭转过来,保罗说只要女人"常存信心丶爱心丶圣洁自守,就必在生产上得救(提前2:15)。

    "在生产上得救"一词引起各界学者莫大困惑,解说有:①救赎法——妇人在生产这过程,自动获得灵魂的救赎(这多是罗马天主教的主张,但此说全无其他经文的支持);②保守法——敬畏神的妇人在生产时得蒙保守,不出意外(如H. A. Ironeide; J. H. Bernard; E. K. Simpson,但此说多与事实不符);③基督法——此言是指救主藉着妇人诞生下来,把救恩带给世人(如初期教父:游斯丁丶爱任纽丶伊格那修丶H. A. Kent丶W. Lock丶Ellicott,但此说与上文如"常存信心丶爱心丶圣洁自守等语全无关连);④挽回法——"救"字非指灵魂方面的"得救",而是指基本上字面的意义,如挽回。换言之,妇人若能在为母的天职上保持信心丶爱心及圣洁自守,她必能挽回那因犯罪而失去的名声,改变在社会上遭人轻看丶责备的地位(如W. E. Vine)。上文指出妇人不能在教会站教导的地位,却可在家中表现出女人当有的光辉。

  3. 有关教会的职工

    在提摩太前书中,保罗列出教会的职工共有二种:①监督;②"执事"(男女皆可)。"监督"(episkopes,意"从上看下来",提前3:1)与"长老"(presbuteros)是同一类人,前者强调他的工作,後者强调他的身分(参徒20:17的"长老"即提前20:28的"监督";多1:6的"长老"即1:7的"监督")。而"执事"(diakonous,男,提前3:8;女,提前3:11)的工作多是协助性的,协助监督处理教会大小事工。

    保罗谓渴望(oregetai,意"追求",提前6:10同字译"贪恋";来11:16作"羡慕")作监督的职分,就是"羡慕"(epithumei,此字基本意"强恋",带有好坏两意,坏者即"贪欲",如太5:28作"动淫念";好者即"羡慕")善工(提前3:1)。他随即列举作此工者的各项条件,有生活丶道德丶恩赐丶待人处世丶家教丶好见证等各方面(提前3:2~7);这些条件也适合作执事的人(提前3:8~10);女执事(原文gunaikas)也不例外。至於"女执事"的原文,可指执事之妻或指女执事(如H. A. Kent)。然而按全段文意,指女执事的意见似乎占优,理由有下:①使徒时代教会是有女执事的(参罗16:1);②"也是如此"(hosautos)一词在此的用途乃将全段经文分指三等人(提前3:1~7;3:8~10;3:11);③"执事"一字的原文(diakonon)是阳阴二性通用的,故在此处为了将上文人物划分,作者便选用gunaikas这字;④若此节是指执事之妻,此节该有一些与上文(提前3:8~10)衔接起来的字才是,但原文结构却没有,反以"也是如此"hosautos,将上下文区分【注16】

    提前3:12~13的劝勉是向执事(男女包括在内)发出的,善作执事的有二大应许存留:①美好的"地步"(bathmon)直译"阶梯",指"好地位",喻"好见证";②在基督的信仰范畴下大有胆量(指为神工作)。

  4. 有关自身作好执事

    保罗劝勉提摩太作真道话语的好执事(提前4:6b),他先预告在"後来的时候"(husterois kairois),神的道会因假师傅的引诱遭到摒弃,有人改接受邪灵鬼魔之道(提前4:1~3)。保罗劝他,若因这情况(在这些事上)而提醒信徒,便是神话语的好执事了(提前4:6a),务要将今生和来生的应许吩咐人,教导人(提前4:8丶11),切勿小看自己"年轻"(neotetos,参可10:20;提後2:22;4:12a,此字乃描述40岁之前的人【注17】。40岁之龄仍可算年轻。提摩太此时已届30岁之龄,不过与保罗比起来仍算"小伙子"),总要在外(言语丶行为)丶内(爱心丶信心丶清洁)等方面,作众人的"榜样"(tupos,保罗亦以此劝提多,参多2:7;4:12b)。在"宣读"(anagnosei,公开性宣读神的话,如路4:16;徒15:21;林後3:14;帖前5:27;西4:16;启1:3)丶劝勉(paraklesei,参徒13:15)丶教导(didaskalia,指正规性的教导,如牧师的身分,参弗4:11)等方面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即在以弗所按立提摩太时蒙众长老预言所有的(提前4:13~15)。在这等事上总要在众人面前有"明显"(phanera,形容词,与"长进"同位格,和合本将此字译作动词"看出";太5:16作"看见")的"长进"(propoke,同字在腓1:12作"兴旺")。

    提前4:16似是劝言的总结,保罗要提摩太谨慎自己和"真理的教导"(didaskalia),在这等事上要"不断"(epimene,意"停留",喻"继续")去做,这样便能救自己与听他教训的人。本节的下半句曾引起释经家莫大困扰,因提摩太已是得救的人,为何保罗在此竟说"救自己"的话,於是产生四种看法:①"救"是指属灵上的拯救,表示若在这等事上恒心,便能持守救恩,不致失落;②"救"是指将来完全的救赎,意说将来的救赎是伟大无比的,因此要恒心去做"这些事",这有点像"作成得救的工夫"之意(参腓2:12)【注18】;③"救"是指脱离"邪灵鬼魔的道理"(提前4:1)的迷惑【注19】;④"救"是指挽回或改变之意,全句意说,若提摩太能在这些事上恒心去做,他就不会叫人轻看他年幼,能改变别人对年轻传道人的偏见。此外"救"必包括"证明"之意。总要在"这些事上"证明自己是个好执事。

  5. 有关治理的范围

    说完对自身职分方面的劝导後,保罗随即给提摩太在牧养教会方面的一些实际提醒,共有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