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丶序言
在保罗13卷书信中,有三卷可组成一单元,因它们在内容重点上丶词汇运用上丶劝言规谏上皆异常相似,这三卷就是提摩太前书丶後书及提多书,合称"教牧书信"。这名称是1726年由德国学者Paul Anton初定的,旋即受各界新约学者采用【注1】。
早在1804年,德国经评家Schmidt便率先否认教牧书信是保罗的手笔,步他後尘大不乏人(如Schleiermacher; Eichhorn)。近年来,教牧书信亦广受经评家之攻击,称它们是第二世纪无名作者冒保罗之名捏造出来的书信;但保守的神学家以旁徵博引的方式,力证这三卷书信是保罗亲笔。综合说来,有关教牧书信是否保罗亲迹,意见有三: 是保罗的手笔(这是绝大多数保守派学者的意见); 是冒保罗之名的书卷(这是许多经评家的立场,如F. Baur; Davidson; R. Scott; A. Harnack; J. Moffatt); 内中含有保罗的手笔(这"中庸"之道亦是少部份经评家之意见,如A. S. Peake; E. F. Scott)。否认这三卷书是保罗的文墨,主要原因有四: 书内所记的保罗旅行路线不能与使徒行传的事迹对称; 书内论及的教会组织较似第二世纪的情况; 书中所暗示的异端多是属第二世纪的; 书中的文字词汇"不像保罗",如这三书共有850字,其中有175个字词在他处全未出现过【注2】。对这些似是而非的论据,E. F. Harrison; D. E. Hieber; H. C. Thiessen; G. A. Hadjiantoniou; M. C. Tenney; T. Zahn; D. Guthzie,或任何保守派之标准新约导论皆有精辟的驳斥及反证。其中以J. H. Bernard所写的The Pastoral Epistles为经典佳作【注3】,笔者在此不赘。
在神学思想上,这三卷书各自具有独特的贡献,其中以"教会的管理"丶"教会与工人"丶"工人的品行"等实际教牧神学主题为着,在新约教牧神学上呈现莫大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