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米迦勒為何不敢「得罪」魔鬼?
<->經文:猶9
天使長米迦勒為摩西的屍首與魔鬼爭辯的時候,尚且不敢用毀謗的話罪責他,只說:主責備你吧!
猶大書的讀者受一些假師傅的攪擾,這些人放縱情慾(猶4上),否認耶穌基督是獨一主宰(猶4下),輕看在上掌權的(猶8)。作者遂引用天使長米迦勒尚且不敢就「摩西屍體事件」與魔鬼爭辯,藉此顯出那些假師傅對權柄的漠視。可是在「摩西屍首事件」中,為何米迦勒不敢「得罪」魔鬼?
據偽經「摩西升天記」記載(在1861年發現,是一份從希臘文譯成的拉丁文譯本),摩西逝世後,米迦勒負責殮葬其屍首,而魔鬼欲搶奪之,作為別的用途(另外傳說是為引誘以色列人拜祭其屍身)。米迦勒雖是天使之長,手中有無上之權,尚且不敢重責魔鬼之僭越權力範圍,只道「主責備你吧」(意說神會責備你的,你不要任意妄為)。米迦勒不欲以毀謗語責備魔鬼,若這樣行,顯出其莫大的權能,相信魔鬼也不敢稍越雷池,然而,這樣米迦勒會生出驕傲的心,這正是魔鬼墮落的前因。
整個事件是個歷史的借喻,指出假師傅視在上有權柄者之權為無物,故此他們便我行我素,無法無天。但是,即使米迦勒也不欲「冒犯」掌權柄的(如掌管黑暗權勢的魔鬼),更反映出假師傅的任性妄為了。
<-->2. 甚麼是「該隱的道路」、「巴蘭的錯謬」及「可拉的背叛」?
<->經文:猶11
他們有禍了!因為走了該隱的道路,又為利往巴蘭的錯謬裡直奔,並在可拉的背叛中滅亡了。
作者引用三段舊約歷史,分別說明假師傅的罪行:
(1)該隱的道路──假師傅像該隱般,有三方面的錯謬:一是以錯誤的方法及不純正的心態敬拜神;二是嫉妒他人(真師傅)的成就;三是存殺害之心忌恨人(參約壹3:12;來11:4)。
(2)巴蘭的錯謬──假師傅又像巴蘭般,有三方面的錯謬:一是以虛偽之心事奉神;二是為利而事奉;三是誘惑他人陷在更大的罪裏(參民22:21~31,31:8、16;彼後2:5~16;)
(3)可拉的背叛──假師傅再像可拉般,有三方面的錯謬:一是不服從神選立的權柄;二是眾眾反對神已立的權柄;三是忌恨別人比他們更有權柄。
這些假師傅在這三大歷史錯誤舊路上「走」(eporeuthesan,意「離去」,同字在本書16、18兩節譯「隨從」)、「直奔」(exechuthesan,意「狼吞虎嚥」,喻極端的放縱情慾),其終局是「滅亡」的(apolonto,意「毀滅」)。
<-->3. 這兩節經文皆出自偽經,何故列入正典裏?
<->經文:猶9、14
天使長米迦勒為摩西的屍首與魔鬼爭辯的時候,尚且不敢用毀謗的話罪責他,只說:主責備你吧!…亞當的七世孫以諾曾預言這些人說:看哪,主帶著他的千萬聖者降臨。
猶9及14這兩節經文均出自舊約偽經,前者猶9出自「摩西升天記」,一說是2B.C.的作品,另說是A .D. 44之作品。後者猶14引自「以諾一書」,日期不詳。這二本典籍是猶太人熟識的文獻,教父奧利根及亞歷山大的革利免皆知曉它們的存在。但是它們如何進入正典,的確引起一些學者的質疑,因此有些學者(如馬丁路德)便堅拒猶大書納入正典內。
解釋原則乃如R. C. H. Lenski說,聖經亦有多處經文引述不知其作者與出處的資料,如徒20:35(「施比受更為有福」),或提後3:8(兩個敵擋摩西之首領的名字)等;因此問題不是猶大在何處獲得他著書的資料,乃是猶大所說的是否為真實無誤的歷史【註1】
猶大在聖靈引導下,選擇某些資料作為他寫書的依據。聖靈的引導是無誤的,但這不表示全本偽經是無誤及有聖靈的默示。引用他人之資料,不等於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對的,這只是說,當聖靈引導作者選擇著述之材料時,聖靈必引導他擷取那正確兼無誤的部份,這樣便成為正典的一部份。
<-->書目註明
<->【註1】R. C. H. Lenski, Interpretation of Jude, Lutheran Book Concern, 1938, p.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