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米迦勒为何不敢“得罪”魔鬼?

<->

经文:犹9
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的时候,尚且不敢用毁谤的话罪责他,只说:主责备你吧!

犹大书的读者受一些假师傅的搅扰,这些人放纵情欲(犹4上),否认耶稣基督是独一主宰(犹4下),轻看在上掌权的(犹8)。作者遂引用天使长米迦勒尚且不敢就“摩西尸体事件”与魔鬼争辩,藉此显出那些假师傅对权柄的漠视。可是在“摩西尸首事件”中,为何米迦勒不敢“得罪”魔鬼?

据伪经“摩西升天记”记载(在1861年发现,是一份从希腊文译成的拉丁文译本),摩西逝世后,米迦勒负责殓葬其尸首,而魔鬼欲抢夺之,作为别的用途(另外传说是为引诱以色列人拜祭其尸身)。米迦勒虽是天使之长,手中有无上之权,尚且不敢重责魔鬼之僭越权力范围,只道“主责备你吧”(意说神会责备你的,你不要任意妄为)。米迦勒不欲以毁谤语责备魔鬼,若这样行,显出其莫大的权能,相信魔鬼也不敢稍越雷池,然而,这样米迦勒会生出骄傲的心,这正是魔鬼堕落的前因。

整个事件是个历史的借喻,指出假师傅视在上有权柄者之权为无物,故此他们便我行我素,无法无天。但是,即使米迦勒也不欲“冒犯”掌权柄的(如掌管黑暗权势的魔鬼),更反映出假师傅的任性妄为了。

<-->

2. 什么是“该隐的道路”、“巴兰的错谬”及“可拉的背叛”?

<->

经文:犹11
他们有祸了!因为走了该隐的道路,又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并在可拉的背叛中灭亡了。

作者引用三段旧约历史,分别说明假师傅的罪行:

(1)该隐的道路──假师傅像该隐般,有三方面的错谬:一是以错误的方法及不纯正的心态敬拜神;二是嫉妒他人(真师傅)的成就;三是存杀害之心忌恨人(参约壹3:12;来11:4)。

(2)巴兰的错谬──假师傅又像巴兰般,有三方面的错谬:一是以虚伪之心事奉神;二是为利而事奉;三是诱惑他人陷在更大的罪里(参民22:21~31,31:8、16;彼后2:5~16;)

(3)可拉的背叛──假师傅再像可拉般,有三方面的错谬:一是不服从神选立的权柄;二是众众反对神已立的权柄;三是忌恨别人比他们更有权柄。

这些假师傅在这三大历史错误旧路上“走”(eporeuthesan,意“离去”,同字在本书16、18两节译“随从”)、“直奔”(exechuthesan,意“狼吞虎咽”,喻极端的放纵情欲),其终局是“灭亡”的(apolonto,意“毁灭”)。

<-->

3. 这两节经文皆出自伪经,何故列入正典里?

<->

经文:犹9、14
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的时候,尚且不敢用毁谤的话罪责他,只说:主责备你吧!…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些人说:看哪,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

犹9及14这两节经文均出自旧约伪经,前者犹9出自“摩西升天记”,一说是2B.C.的作品,另说是A .D. 44之作品。后者犹14引自“以诺一书”,日期不详。这二本典籍是犹太人熟识的文献,教父奥利根及亚历山大的革利免皆知晓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如何进入正典,的确引起一些学者的质疑,因此有些学者(如马丁路德)便坚拒犹大书纳入正典内。

解释原则乃如R. C. H. Lenski说,圣经亦有多处经文引述不知其作者与出处的资料,如徒20:35(“施比受更为有福”),或提后3:8(两个敌挡摩西之首领的名字)等;因此问题不是犹大在何处获得他著书的资料,乃是犹大所说的是否为真实无误的历史【注1】

犹大在圣灵引导下,选择某些资料作为他写书的依据。圣灵的引导是无误的,但这不表示全本伪经是无误及有圣灵的默示。引用他人之资料,不等于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这只是说,当圣灵引导作者选择著述之材料时,圣灵必引导他撷取那正确兼无误的部份,这样便成为正典的一部份。

<-->

书目注明

<->

【注1】R. C. H. Lenski, Interpretation of Jude, Lutheran Book Concern, 1938, p.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