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盼望的福”?

<->

经文:多2:13
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

保罗鼓励信徒等候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这确是一个甚有价值的等候。

但什么是“盼望的福”?此句中译将形容词与名词对调了;查“盼望”是名词,“福”是形容词,该译作“有福的盼望”。并且,“盼望”与“显现”为二个名词,前面有一个冠词(ten),故连接这二个名词的“并”字(kai)不是作连接词用,乃是用下面名词解释的上面名词。这样“并”字便可译作“就是”,表示“有福的盼望”就是“主耶稣荣耀的再来”,两者是同一件事。

而且,“等候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此句的“神”和“救主”这两名词亦只有一个冠词(tou),如上句的“盼望”与“显现”的句子结构般;“和”字可改译为“就是”。表示神和救主耶稣是同一属性的神,同时亦指出,在保罗的思想中,神和耶稣基督是同一个体的神,不分彼此(另参彼后1:1),主耶稣的神性亦可见一斑!

<-->

2. 何谓“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

<->

经文:多3:5
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

保罗很清晰地说明,人的得救全非因自己有什么好行为,而是完全出自神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

不少学者将“重生的洗”解作洗礼,视洗礼叫人得救(多是天主教的立场)。但是此处的“洗”字(loutrou,指洗濯盘的“盘子”)只是个象征字汇,与“洗礼”(baptize)或“水”(hudatos)全沾不上关系【注1】。因为若“洗”是与洁净罪污有关,那便与“洗礼”或“水”无关了。而且,“重生的洗”与“圣灵的更新”这两个名词句子统归一个前置词dia(中译“藉着”),表示这两个名词句子意义相同,是二而一、一而二的意义,而连接两名词句子的“和”字(kai)便是一种“下释上”的用途(参多2:13的例子),可译作“就是”。全句意说,“人的得救,是因神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就是圣灵的更新”而成的。

“重生”(palingenesias,由“再”与“生”二字组成;太19:28及徒1:6同字译“复兴”)与“洗”字同是名词,指信徒生命的新生与生命的洁净全是圣灵的工作,圣灵于此的工作称为圣灵的“更新”(anakainoseos,由“再”与“新”二字组成),表示圣灵使人获得新生命,使人成为新造的人(林后5:17)。

<-->

3. 保罗劝告提多要远避何人?

<->

经文:多3:9~11
要远避无知的辩论和家谱的空谈,以及纷争,并因律法而起的争竞,因为这都是虚妄无益的。分门结党的人,警戒过一两次,就要弃绝他。因为知道这等人已经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还是去作。

保罗劝告提多要“远避”(多3:9)甚至“离绝”(多3:10)在革里底教会作出甚多背逆真道之事的人,这些人是到处招摇撞骗的假师傅,他们脚踪所踏处由以弗所(提摩太前书),延伸至革里底(提多书),引起分门结党的事。在保罗笔下这些人的特征有:

(1)他们是为律法而起争论的人(多3:9)──保罗称这些语言之争为“无知”(moras,意“愚笨”)的辩论,因他们争辩的中心皆与无知的家谱有关(moras一字形容“辩论”及“家谱”两字,中译的“空谈”是补字)。此外他们又为律法而起争竞;他们无疑是犹太人(参多1:14),试图将律法与诺斯底主义调和在一起,制造出一些古怪荒诞的理论来,是为“荒渺无凭的话语”(提前1:4)。但这是行不通的,保罗称之为虚妄与无益(多3:9下)。

(2)他们是分门结党的人(多3:10)──“分门结党”(hairetikon,字根“选择”,徒5:17同字译“教门”)是指选择与真道不同的路而行,这些人在教会中结成党派,分裂肢体间的和睦关系。

(3)他们是背道与犯罪的人(多3:11)──“背道”(exestraptai,意“由内翻外”,喻“扭曲”)是指反真道之意,犯罪反对神之意,此等人保罗更进一步称他们是“自定己罪的”(autokatakritos,中译本译为“自己明知不是,还是去作”),若经警诫后仍不悔悟,便遭弃绝(不是“交给撒但”而赶离教会,可能他们是外来的人,非教会本身人士),是以有此“处分”(参多1:16)。

<-->

书目注明

<->

【注1】D. Guthrie, "Pastoral Epistles," TNTC, IVP, 1983, p.205却不以为然,但参H. Alford, Alford's Greek Testament, Guardian, 1976, p.424及H. A. Kent, Pastoral Epistles, Moody, 1971, p.241另有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