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摩太面对何样的异教?
<->经文:提前1:3~4(全段1:3~7)
我往马其顿去的时候,曾劝你仍住在以弗所,好嘱咐那几个人不可传异教,也不可听从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这等事只生辩论,并不发明神在信上所立的章程。
保罗劝提摩太留在以弗所牧养教会,因教会正受一些异教者所搅扰,这些人虽然不多(提前1:3的“几个人”,提前1:19的“有人”,其中有提前1:20的许乃米及亚历山大),却可毁坏全条船(喻教会),因此保罗特别嘱咐提摩太要改正他们。保罗用了三句话描述这些传异教者的特征及他们的教理:
(1)他们是说荒渺无凭话语的人(提前1:3上)──“荒渺无凭的语语(muthoi,意“神怪故事”、“神话传说”),此字可指诺斯底派的“胡言”,或是犹太派的“乱语”。从多1:14的提示,可见这些异教者大多有犹太背景。再且,从他们“想作律法师”(提前1:7)此言,可见他们是具有浓厚犹太教色彩的人,因此“荒渺无凭的话语”便透露了他们的本相。
(2)他们认为家谱蕴藏属灵真理(提前1:3下)──不少犹太人坚信他们的家谱蕴藏宇宙间的属灵真理,若要发掘其内的真理宝藏,必须运用寓言法(allegorization)。结果他们便日以继夜、废寝忘食、不停不休(“无穷”)的推敲家谱,冀图从中找到属灵宝藏。
(3)他们是无知的教法师(提前1:7)──这些人意图将律法与基督的真理合并,却越讲越糊涂,越论越不清(他们应参阅希伯来书的信息)。保罗直截了当地宣告:“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提前1:15),得救不是靠遵守律法及受割礼而来。
对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保罗给予四方面的评语:
(1)他们是传“异教”(heterodidaskalein,意“不同教导”)的人,与“正道”(提后1:10,didaskalia)有别(参提后4:6,6:3)。
(2)他们所持守的“荒渺无凭的话语”与“无穷的家谱”只产生“辩论”(zeteseis,意“追求”,参徒15:2;提后6:4,同字译“问难”),不能成就神以信为基础所定的安排(提后1:4中译“不发明神在信上所立的章程”)。
(3)他们偏离律法的核心(律法的核心就是爱,是从清洁的心、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而来),反讲虚浮的话(mataiologian,意“空洞之言”,多1:10同字译“虚空话”)。
(4)他们不明白自己的“讲”、“论”(提后1:7),“讲”是指普通的传达,“论”(diabebaiountai,意“坚持相信”,中译“论定”,在多3:8译“切切实实的讲明”)是个强烈字词,是结论的定案。
由此可见,这些持守异教的人在教会中的影响必定甚大,保罗严谨地嘱咐提摩太,禁止他们在教会里有任何活动(提前1:3),并将其中的不良份子赶离教会(提前1:20),使教会能固守纯正真理。
<-->2. 何谓交给撒但?
<->经文:提前1:20(全段1:19~20)
其中有许米乃和亚力山大;我已经把他们交给撒但,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渎了。
提摩太面对教会传异教者的搅扰(提前1:3),他们在真道上如同船被破坏了一般(提前1:19),其中有二人名许米乃和亚力山大,两被提名的可能是异教的领袖(还有一人名腓理徒,参提后2:17)。许米乃在提摩太后书2:17再次提及,显然此人在提摩太前后两书信间仍未“就范”,在提摩太后书里说及他与“同谋”公然反对主复活的事。另一人亚力山大(与提后4:14的同名字人无关,因亚力山大是通用之名,因此保罗用“铜匠”一词以示区分)则背景不详。
因他们二人在教会破坏工作,保罗将他们“交给撒但”(参林前5:5、13)。此举在古教会中,是赶离教会之意,赶离教会是新约时代教会处罚信徒偏离正道的作法,“交给撒但”如同交付教会之外在撒但掌握的世界里(参约壹5:19;林后4:4),使受逐者受“教训”(paideuthosin,意“受教育”或“接受纪律”,中译“责罚”),便不再谤渎了(喻冒犯神或反对福音)。
<-->3. 保罗为何禁止女人讲道,岂不与林前11章自相矛盾?
<->经文:提前2:12(全段2:8~14)
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她辖管男人,只要沉静。
在全段经文里(提前2:8~14),保罗谨慎地列出男女在教会中当有的地位与扮演的角色。
提前2:8的“所以”(onn,中漏译)将上文有关在崇拜时如何带领公祷的讨论,连接下文(提前2:8~15)。保罗说他愿男人在崇拜时,随处(在任何举行崇拜的地方)带领祷告(提前2:8),这些祷告的领导人必须有圣洁的生活(“圣洁的手”),无忿恨政权(当时的情况)或别人的心及无疑惑(参中译小字)。此外,保罗亦愿女人有各项庄重、端正的服饰与生活表现(提前2:9~10),和在崇拜期间需“沉静学道,一味顺服”(提前2:11)。
“沉静”(hesuchia,在徒22:2及帖后3:12同字皆译“安静”)──此字非指不许说话(若要祷告或讲道,哪能沉静),而是指不要高谈阔论,或喧哗嘈杂。若保罗意指绝对一言不发,他可用sigao 字(此字在路18:39译“不作声”)【注1】,那更清楚了当。保罗更一步说他不许女人“教导”(提前12:12上,dielaskein,中错译“讲道”),因为“教导”是新约时代男人的专职(如拉比般)。初期教会的教师专职是由男人担代(徒13:1),亦因教导是牧养工作之一(弗4:11),保罗在其书信中常将教导的职工归给监督长老(提前3:2,5:17;多1:9)。在教牧书信内特别强调教导的重要性,并以此对抗异端的传播,及将神的真理一丝不苟的传递下去【注2】。
鉴此,保罗补说:“也不许她辖管男人”(提前2:12下),即是指不许女人行使监督的功能(参提前3:1;国际本)。“辖管”(authentein,意“自理”)一字在新约仅此处出现,但在经外文献中却用在“贼魁”、“盗首”、“暴君”、“土王”等人身上【注3】。故此处表示教会的牧养与治理是落在男人的领导上。就此,保罗给予二个原因:创造的次序是先男后女(提前2:13), 堕落的次序是先女后男(提前2:14)。这非说女人在道德意念上、聪睿智慧上或属灵领悟上低于男人,而是说在神的安排方面,神要男人治理教会,女人则以“一味顺服,沉静学道”的表现作为好见证。
<-->4. 女人如何在生产上得救?
<->经文:提前2:15(全段2:12~15)
然而,女人若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就必在生产上得救。
在上文(提前2:11~14),保罗用使徒的权柄定下治理教会领袖的角色,是由男人作主(提前2:12),但此举却非贬低女人的地位。女人虽先堕落(提前2:14),却不等于她失落一切;若她在信心、爱心、圣洁信守上有美好的见证,她必能在生产上得救。
学者们对“在生产上得救”此言大感困惑,提供解释理论众多,主要有:
(1)生产拯救灵魂说──此说认为女人在生产的事上促使灵魂得救(全世界的母亲都是得救的人),甚至假若她难产而死,灵魂也会自动到天堂(这是天主教的立场,Moffat, Moule,但此说太荒谬,不值引证驳斥)。
(2)生产过程蒙保守说──此说认为女人在生产的痛苦过程中有特别的保守,必顺利生下婴儿,没有生命危险(如H. A. Ironside、J. H. Bernard、E. K. Simpson 等、启导本,但此说与现实不符,甚多敬畏神的妇女在产儿事上死去)。
(3)诞生耶稣救主说──此说认为“生产”这字是单数,指上文的夏娃;而“女人”是众数,泛指教会其他的妇女,因生产是指夏娃,而耶稣是从她而来(参创3:15)(如Elliott、A. Clark、W. Lock [ICC]、H. A. Kent,此说有点穿凿附会,保罗若有此意,他是在与读者玩猜谜游戏)。
(4)在家天职说──此说认为女人虽然不能在教会担任牧养及治理的圣职,这非说她们地位低下,而是女人的天职是“在家”(指在家中料理家务,以“生产”【意“生养儿女”,参提前5:14同字】及治理家务为重,这是修辞学上称换名【synedoche】之意义)【注4】。表示女人若能在治家彰显信心、爱心、圣洁、自守,她地位是崇高的;这样的生活见证因教养敬虔的下一代(在生产上)而“挽回”(“得救”)由夏娃而来“失败”的“名誉”(如J.N. D. Kelly、H. Ridderbos、D. Moo、J. Carl Laney、BKC、MacArthur)。
最后一说是最合理的解释。
<-->5. 这里是指女执事吗?
<->经文:提前3:11
女执事(原文是女人)也是如此:必须端庄,不说谗言,有节制,凡事忠心。
在上文,保罗清楚列出作监督的资格与条件(提前3:1~7),接着讨论执事的(提前3:8~10),再提到作女执事的要求(提前3:11)。但“女执事”(原文gunaikas,意“女人”)是否指女执事,或提前3:8男执事的妻子,或别人,学者意见分二:
(1)有说这是指提前3:8之男执事的妻子(如启导本、国际本)。谓执事的工作涉及男女需要,如有妻子在旁协助,必使工作更顺利及免却尴尬(若有此情况,女执事岂不更合宜?支持此说的有J.Carl Laney、BKC、GNB、NIV、NEB等)。
(2)有说这是另一类教会工人,是为女执事。在新约时代,甚多这类事奉的人(如非比)。再且,提前3:11的首字hosautos(意“照样”,中译“也是如此”)表示作者现今讨论一项新一类的事奉工人。因执事一字diakonos 可指男性或女性执事(罗16:1的女执事是用“姊妹”一字作区分),作者为了要说明女执事的资格,他便用“女人”一字作代表。且若此处指执事之妻,为何保罗没说监督之妻的资格?(赞成此见的学者颇多,如H. A. Kent、A. T. Robertson、J. H. Bernard、J. B. Lightfoot、R. L. Saucy、G. Fee、MacArthur 等)。
这类女执事的条件不亚于男执事,彼此有四项条件皆相同。而执事之妻的品格也可包括在下节内,故此保罗特别再提到男执事当有“家中见证”(提前3:12),才能承担这份圣工。
<-->6. 假先知的荒谬教理。
<->经文:提前4:3(全段4:1~5)
他们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或译:又叫人戒荤),就是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谢着领受的。
在提前1:3~7,保罗提及以弗所教会遭受一些假师傅的影响,在本段里(提前4:1~5),作者再提及这些假师傅的一些荒谬教理,在4:3里说他们“禁止嫁娶”及“禁戒食物”。这二条戒令是新约时代诺斯底派的教义,诺斯底派接受宇宙二元论,认为物质是邪恶的,只有精神或灵魂部份才是圣洁的,他们又不赞成嫁娶,坚信独身主义,这是诺斯底禁欲派人士的立场(参西2:16~23)。此外,他们也持守一些食物律,禁戒某些食物,认为某些食物才是圣洁、合用的。但保罗说所有食物都是神所造的,凡明白真道的人皆可坦然地存感恩的心而领受(提前4:3上~4)。
婚姻是神圣的,是神设立的(创1:28),食物也是神赐给的(创1:29,9:3),两者皆为人的益处而预备。前者是为人口的生长,后者是为生命的延续,这都是神的旨意为人而设立,是圣洁无瑕的(提前4:5)。
<-->7. 难道提摩太还未得救?
<->经文:提前4:16(全段4:11~16)
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
保罗给予提摩太一连串的鼓励与劝勉,先是他公开的事奉方面(提前4:11~13),再是私人长进方面(提前4:14~16),其中的焦点在提摩太自身的谨慎,在此保罗提醒他要谨慎自己的属灵生命,再要谨慎自己的教训;“人”在先,“理”在后。传道人的失败,主要是生命方面,生命不合神的心意,知识也付诸流水。
可是保罗说,若提摩太在这些事上恒心去行时,便能救自己及听他教训的人,究竟提摩太如何能救自己及其听众?有学者认为,提摩太如此行便能救自己,是使自己不致堕入邪灵和鬼魔的道理里(参提前4:1,如K. S. Wuest);亦有说他如此行便能救自己脱离事奉的困难(如H. A. Ironside);或是有把握至终能达到救恩的终点(如G. Fee);或是说得救是个过程,如信主后仍在被拯救中(如国际本)。
以上解释似没有太大根据,原来“救”这字非指属灵的拯救,那是只有神才能作的。此处的“救”是指证明自己是蒙恩得救的人,这样的见证必使听众大大受益。
<-->8. 基督徒可喝酒吗?
<->经文:提前5:23
因你胃口不清,屡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点酒。
保罗刚对提摩太说完:“不可在别人的罪上有份,要保守自己圣洁”(提前5:22),旋即对他说:“可稍微用点酒”(提前5:23),他的忠告似乎有过。
原来在古世界里,水多搀杂太多杂质,故此古人多以酒代水。再且(众所周知)酒确有医疗效能,在医学鼻祖Hipporrates 之《Ancient Medicine》(古医书)一书中,详述酒的医疗功能,此点不少古人认同,犹太人的他勒目也有专论酒对胃病大有助益【注5】。
圣经一贯谴责醉酒、酗酒(参箴20:1,23:31),却没有禁止有节制地喝酒(提前3:3、8)。再且,圣经更认为酒是神给人的礼物(诗104:15),是喜乐场合不可缺少的饮料(申7:13;传9:7~10;摩9:13~14;珥3:18)。所以酒是古代平常饮品,酒代水是经常的。另古社会的水质不佳,常导致生病,因此为医疗缘故,“稍微”用酒是许可的,现代人不可以此作为圣经“准许”喝酒的依据。
<-->书目注明
<->
【注1】A.D. Litifin, "I Timothy," BKC, Victor, 1983, p.735.
【注2】D. Moo, "I Timothy 2:11~15", Trinity Theological Journal, 1980, pp.65~66.
【注3】J. H. Bernard, The Pastoral Epistles, Baker, 1899, 1980, p.48; BAG, (CUP, 1953, 1979), p.121.
【注4】Moo p.72. 同感。
【注5】Gordon Fee, "1and 2Timothy, Titus," GNC, Harper & Row, 1984, p.94; J. N. D. Kelly, A Commentary on the Pastoral Epistles, Harper & Row, 1964, p.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