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雅各本為主耶穌四個弟弟之一(雅各、約西〔或約瑟〕、西門、猶大,參太13:55;可6:3)。與其他兄弟一樣,當主耶穌在世的時候拒絕接受耶穌為彌賽亞,後來卻因主耶穌的復活所折服。在等候聖靈的禱告會中,他曾有分參加(徒1:14):在使徒雅各殉道不久後,他首次以教會領袖的身份出現(徒12:17),後他成為耶路撒冷教會的柱石(加2:9),並正式以耶路撒冷教會領袖的身份,處理首次教會大會事務(徒15章),甚得眾人的愛戴與悅服。他極尊重摩西律法,因他那嚴謹的生活被譽為「義者雅各」(James The Just)。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回來,他似為耶路撒冷教會的總領袖(徒21:8~25)。雅各長居耶路撒冷管理教會的事務,並且與各地到訪耶城之猶太人多有接觸的機會,常以教會第一「監督」之身份向各人勸勉。
哥林多前書9章5節似示雅各為已婚的人,保羅說:「難道我們沒有權柄娶信主的姊妹為妻,帶著一同往來,彷彿其餘的使徒,和主的弟兄,並磯法一樣嗎?」教會傳統認為雅各在主後62年因反對福音的猶太人要他公開反對耶穌是彌賽亞,他不從,被反對者用石頭打死;也有傳說他是被暴徒從殿頂擲下而死。
書之對象是散居各地之猶太信徒,因雅各身為耶路撒冷教會之總負責人,他常接待往來的猶太信徒,故他著書的對象便以這些人為主。據推測,因彼得前書1章1節是寫給散居在巴勒斯坦西部的猶太僑民,故雅各似是寫給散居在東部的猶太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