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保羅生平簡介

保羅(這是他的羅馬名,意「微小」,從誕生便有,非俗誤稱為他得救後之名),他本用希伯來名掃羅(意「向神呼求」之意),是出生於基利家大數的羅馬公民。該城是個學術中心,他接受了希臘式的教育,並在青年時代被保送到耶路撒冷去,身為便雅憫支派的猶太人,他在迦瑪列門下受嚴格的宗教教育(徒22:3;羅11:1;腓3:5)。他敏銳的心思及宗教熱誠,使他遠勝在猶太教中的同儕(加1:14)。身為一個年輕的法利賽人,保羅也參與用石頭打死司提反的事件(徒7:58,8:1)。他火熱地逼迫猶太的基督徒,並到大馬色去追捕他們,卻在路上遇見復活的基督,而改變了他的一生(徒9:1~7),並在大馬色為主作見證。後赴阿拉伯三年再又回大馬色(徒9:23~24;加1:17),但因猶太人要謀害他,他必須逃離,赴耶路撒冷,蒙彼得及巴拿巴接待,十五天後再赴該撒利亞及返回大數(徒9:26~30;加1:18~21)。此後約有十年時間,他待在基利家和敘利亞(主要在大數及在安提阿教會服事)(徒11:25~26)。

巴拿巴和保羅帶了安提阿教會的奉獻,要幫助耶路撒冷受饑荒的弟兄們(徒11:27~30)。在返回安提阿後,巴拿巴和保羅被指派開始第一次宣教之旅(徒13~14章),馬可中途離開,巴拿巴和保羅在居比路、旁非利亞和加拉太一帶宣教。此次旅程之後,他們前往耶路撒冷去解決外邦人和猶太律法的爭議(徒15章),大會後回到安提阿。保羅帶西拉去第二次宣教旅行(徒15:36~18:22),地點主要在馬其頓和希臘。保羅的第三次宣教之旅,仍從安提阿出發,主要在亞西亞、馬其頓及希臘,並以以弗所為總部(徒18:23~21:16),後帶著賑災的款項回耶路撒冷,但不久即被控褻瀆聖殿而引起暴動。羅馬人將他帶到該撒利亞,被總督腓力斯監禁,囚禁了兩年(徒24:27)。保羅曾在腓力斯及其接任者非斯都並亞基帕王面前為自己申訴,然後才遣送羅馬上訴(徒24~28:16)。他在羅馬又被監禁了兩年,使徒行傳到此就結束。但從保羅寫給提摩太和提多的信,以及初期教父們所指,他後來被釋放,有機會前往西班牙、革哩底、亞西亞、馬其頓及希臘等地繼續為主工作,時在主後62至66年。在主後68年尼祿王當政時,他第二次被囚於羅馬,並為主殉道。保羅是教會史最傳奇的人物,因他擁有三種文化背景:他有濃厚淵博的猶太文化,精通聖言,熱心事奉神;又有活潑開明的希臘文化,通曉希臘文哲;信主後,又得精湛屬靈的基督教教義。這些豐富的背景使他成為基督教中一個有力的護道者,使他為有史以來所罕見。也因著他具有三方面的特點:羅馬公民、希臘文化和猶太拉比訓練等,所以能把福音傳遍當時的世界。

保羅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基督,他清楚神的呼召,全然地委身,有堅定不移的信念,並凡事倚賴仰望基督過得勝的生活。

保羅生平年代簡表
年代
(月/日/年)
事 跡經文
(使徒行傳)
1(?)出生於基利家的大數22:3
10~30在耶路撒冷迦瑪列門下受教,成為優秀拉比、嚴謹的法利賽人22:3
4/3/33(?)十字架
5/24/33(?)五旬節2章
35夏歸主9:1~7
35夏~37初夏在大馬色與阿拉伯約三年9:8~25(加1:16~17)
37仲夏首訪耶路撒冷9:26~29(加1:18~20)
37秋赴基利家之大數9:30(加1:21)
43春到安提阿11:25~26
47秋送捐項到耶路撒冷11:30(加2:1~10)
47秋~48春在安提阿12:25,13:1~3
4/48~9/49第一次旅行佈道13~14章
49秋耶路撒冷大會15章
4/50~9/52第二次旅行佈道15:36~18:22
53春~5/27/57第三次旅行佈道18:23~21:16
5/28/57在耶路撒冷21:13~23
6/3/57被捉拿在公會前辯訴21:26~23:35
6/9/57在腓力斯前辯訴24:1~26
6/57~8/59在該撒利亞監中24:27
8/59在腓斯都前辯訴25:7~12
8/59在亞基帕前辯訴26章
8/59~2/60赴羅馬(「第四次旅行佈道」),抵米利大島27章
2/60到羅馬28:1~16
2/60~3/62在羅馬「獄」中28:17~31
62~66被釋後「第五次旅行市道」(教牧書信)
68春為主殉道(教會傳統)